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历了2002年大师杯初抵上海的新鲜与惊喜、05年大师杯风靡全国的激情与期待,我们高兴地看到网球运动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在北京,中网即将开战;在上海,大师杯至少燃烧至08年。大江南北,一个又一个以大众参与为主的网球俱乐部和培养明日之星的专业网球学校纷纷建立;全国上下,一场又一场不同形式的业余网球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2.
癸未年,体育年。初夏,欧陆激荡着英雄与草寇并存的德劳内杯神话。初秋,爱琴海畔的雅典燃起古老奥运的万种风情。金秋,古老中国碰撞新锐网球。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最典型的大都市在这个季节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网球,这是他们结缘体育的一个支点。除此之外,奥运会、F1、上海大师杯、亚运会,他们全方位向体育出击。这是一个饕餮的网球季节,空气中都弥漫着网球的味道。为便于各地球迷欣赏比赛,本刊特推出此文,历数京、沪、穗三地看球之心得,以飨读者。现在起,请屏住气息,留意——网球,风行在中国!  相似文献   

3.
《网球》2006,(7)
6月8日,2006业余网球大师杯团体锦标赛在上海海沃斯家具创意中心举行了开幕式。本次业余网球大师杯团体锦标赛,由维尔胜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新新体育文化推广有限公司联手打造,意在为业余网球高手们搭建交流的平台,推动群众网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与以往的业余网球赛不同,本次业余网球大师杯采取与戴维斯杯相仿的团体赛赛制,各团队将由两组男双及一组混双组成。2006年是业余大师杯赛的第一年,比赛将在全国15个城市(包括香港和台北)巡回进行;2007年,维尔胜公司计划把赛事推广到整个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上海“喜力”公开赛,吸引了包括阿加西在内的众多明星,同时也请来了ATP(职业网球联合会)的金牌(最高国际级)主裁。在与几位资深主裁的并肩工作中,让人深刻感受到了他们不凡的能力,同时他们那种敬业精神、执法的艺术、严谨的操作程序,特别是他们对身体语言的娴熟运用,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主裁与司线密切配合的整体性。这些高水平主裁的到来有助于提高我国网球裁判的业务水平,为做好明年上海大师杯决赛的司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网球》2007,(12)
11月12日,在上海大师杯激战正酣之时,"2007建行龙卡信用卡——Wilson业余网球大师杯"总决赛,经过12个城市的分站赛之后,诸路网球业余高手终于在上海旗忠森林网球中心"会师"。  相似文献   

6.
《网球》2007,(2)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汪峰的这首名曲就像是专为网球选手而写的,当你不能实现自己职业梦想的时候,业余大师杯提供了这样一个让你飞得更高的舞台。12月24日晚,中国网球的年终盛会业余网球大师杯在北航天行网球馆落幕,在银白色的雪片之下,于潇、呼和领  相似文献   

7.
上海大师杯尘埃落定,踏实了,全都踏实了。其实,看球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的模仿过程,忽然间,我明白了,网球有着轻柔的本质。理解网球并得益网球带来的刚柔并济,让你手上的球在加力和借力之中飞舞,你可以这样打,也可以那样打,它是力量和轻柔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7月1日,经中国网球协会官方认可,由深圳市维尔胜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新新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推广的"2006业余网球大师杯·Wilson 团体锦标赛",首站比赛在深圳罗湖网球俱乐部启动,该项大赛巡回全国共计15站。虽然从接受报名到举行只有3周时  相似文献   

9.
《网球》2006,(12)
自从今年4月加拿大小伙子麦克唐纳,用一枚红色曲别针换得一栋别墅的一年居住权后,换客成了流行,物物交换成了趋势。其实,作为价值的最初体现,物物交换法则一直没有消失过这种看似复古的价值交换形式存在于各个领域。最近,中国和欧洲的网球论坛上也在流行一个交换的话题用大师赛换大师杯。当然,这不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话题是围绕着ATP掌门人德·维利尔斯的一句话展开的,他说:"我们愿意把中国的网球运动带入新的高度,因此中国需要一个更大、  相似文献   

10.
《网球》2008,(1):134-135
梦想,因为梦幻而美丽,也因为现实而痛苦。对于挚爱着网球的所有非职业选手而言,更是如此。"2007年终业余网球大师杯"无疑为热爱网球运动的人提供了参与竞技的平台,成了点燃他们梦想的火焰,让梦想像烟花一样在辽阔的夜空中肆意绽放,划破黑暗,点亮希望与未来。  相似文献   

11.
我国网球职业化前景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管理学上的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网球职业化的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网球职业化的最大优势是我国体育体制的保障,女子网球竞技水平迅速提高和全国网球俱乐部联赛的经验;劣势是对职业化本质认识不够,职业化培养模式与举国体制有冲突,后备人才不足,男子网球竞技水平不高。面临的机遇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球运动的普及、中网和上海大师杯等赛事充满活力和2008北京奥运会的有利契机;面临的威胁是资金短缺,职业化人才稀少,网球市场培育不够,职业化运作模式不成熟等。  相似文献   

12.
四大公开赛过后,本赛季最令人期待的比赛就只剩下网球大师杯决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年度的大师杯决赛将在我国的上海市举行,届时来自ATP网坛8位顶尖选手角逐年度世界第一的排名。这是我国首次承办国际网球的A级赛事,中国的网球迷们将有机会亲身体验此项赛事的激情,亲眼目睹选手们敏锐的头脑、强健的体格和绝佳的球技。11月,上海将成为世界网坛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在我刊组织的上海大师杯观摩团中,有一位来自北京的老年读者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她背着一只大球包,精神矍铄,浑身上下洋溢着健康的活力。凭着直觉和新闻工作者的敏锐性,我觉得这样的铁杆球迷一定会有些故事,于是一番“盘问”之后,“顺藤摸瓜”地又找出了十几位这样的网球爱好者。每个人喜好网球的理由和方式均不雷同,来看着这群老人是怎样来亲近和理解网球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上海网球大师杯赛前的推广项目之一,2006年业余网球大师杯·wilson团体锦标赛北京站于8月26~27日在朝阳公园网球场举行,本该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可这个周末偏偏"天公作美",阳光明媚。在炙烤之下,罗兰网球俱乐部技高一筹捧走了最后的冠军,他们也将代表北京参加11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06,(1)
农历大雪后的第二天,北京继续着寒冷和大风。北航天行网球馆里,6个孩子和一群大人,正在游戏。孩子们站在网球场上,大人们围成一圈,气氛热烈但严肃。业余网球大师杯赛,和孩子们习惯的游戏大相径庭,球童们稚嫩的心灵仍无法体会大人们投入其中的乐趣。2005北京-上海年终业余网球大师杯赛从10月开始,历经"新人杯(大师杯预选赛)"、"牵手上海大师杯"、"拥抱上海大师杯"、"上海大师杯之旅"四个阶段,耗时2个多月,跨越大江南北,来自七个国家的数百名选手经过近千场比赛,终于迎来了12月11日展开的嘉年华之夜暨总决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中国网球公开赛、大师杯、全国业余网球公开大奖赛等相继在各大城市举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并参与到网球运动中,网球市场前景日趋广阔。作为长期一直致力于体育工程产业的福州东海岸体育工程公司,在网球奥运驱动与市场驱动的新形势下,投身网  相似文献   

17.
10年前,中网和广网刚刚创立,上海正酝酿ATP大师杯的回归,那算得上中国网球试水职业网球产业的真正开始。 10年之后,中国网球赛事已呈井喷之势。除了北京、上海、广州,还有武汉、天津、香港、深圳、珠海加入到这个阵营,中国地区史无前例地迎来了近10项高级别的网球赛事。  相似文献   

18.
黄子麟 《网球天地》2009,(1):116-117
在大师杯这样最高级别的赛事上.你总能看到许多和网球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们聚拢过来.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也回到祖国,共襄盛举。这无疑是网球人的一个重大节日,哪怕不为看球.邂逅新中国的网球名人也能让你不虚此行。  相似文献   

19.
《网球》2014,(3):102-103
十几年网球推广生涯,天行网球的创始人,七年前开始参与每年的四大满贯解说,协助费德勒、纳达尔、阿加西中文自传的出版,中国极少数专访过阿加西和格拉芙的人之一,中国业余网球大师杯的创始人……一连串的头衔下,许畅这个名字在中国网球迷眼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网球公开赛是北京首次举办高规格的国际网球赛事,组委会声称要打造成世界“第五大满贯”。在中国,凡是跟“大”字沾了边儿的活动,像什么“大生产”“大开发”之类的,总有相似的状况:规模、声势、影响都不小,但细节难如人意,经不住标准的推敲。在中国公开赛的赛场上,中国观众的“看球礼仪”一直受到国外朋友的非议,与国内司空见惯的足球、篮球、乒乓球比赛相比,中国观众似乎还不大习惯或是不大接受网球比赛作为“绅士运动”的某些规范,以往在上海举办的喜力公开赛以及大师杯,都曾出现过类似问题,这是国外媒体质疑中国网球市场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