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黄昏意象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符号,在时空意义上内蕴丰富深刻,是诗人们借景生情、依象兴意的媒介物,诗人们“以情观物”、“寓情于景”,在心境与物境的交融中,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透过黄昏意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们丰富、凝重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首好诗"意与境二字而已".何为"意境"?"意"是人主观思想感情,"境"是境界,是由意所触发的客观事物艺术画面的再现.由"意"生"境","境"又成为"意"的载体,二者相互交融.中华文化瑰宝古诗词具有独特的生命活力,蕴涵着意境之美,是意境之珍品.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国丰富的文学宝库中,有着无教闪着奇光异彩的诗词珍品。笔者不揣简陋,想就怎样鉴赏这些艺术珍品的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进入诗境 欣赏诗词,有一个及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欣赏者要置身于意境之中。什么是诗的意境呢?古代很多文艺批评家对此都有所论及。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指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也就是作家的精神与客观的物境契合相融。司空图则倡“思与境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更深刻地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可见,所谓诗的意境,就是指一种客观物境与主观情思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地的审美范畴。它含蓄隐避于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古典音乐的意境看民族审美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古典音乐意境说的内涵、意与境交融的方式、意境的深化与开拓意境的个性化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进一步阐述了在中国古典音乐的意境中渗透的民族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5.
正教法是辅助教师顺利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常见的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发现法等。"意境教学法"作为教法的一种,高中语文教师在运用时应熟练地掌握其内涵,结合课文实际,准确地运用。一、"意境教学法"的内涵"意境"是意和境的结合,文艺学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诗格》中指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  相似文献   

6.
比兴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和意境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兴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意象组合和意境创造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意象组合的两种形式即“错综”和“叠加”中,比兴分别起着映衬、对比和引发的作用;在情随境生、移情入境和物我情融等意、境交融的三种方式中,比兴更是意境生成的主要因素。从比兴介入意象构成和意境创造的视角来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成为解析古典诗歌迷人魅力内因的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7.
常青 《中国成人教育》2006,(12):158-159
诗歌中创设的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境界的完美结合,但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一般的解释是: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境是指客观生活或氛围。意和境有机的融合从而造成一种艺术境界,称为“意境”。换一个角度来说,“意”是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形象描绘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二者的关系是“意”借“境”而表现,“境”则以“意”为灵魂,情景相生,形神交融,方可成为意境。追求意境美,是有情有景的抒情诗的艺术极致,更是中国古典诗的特点,那…  相似文献   

8.
<正> 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是我国传统诗歌美学审美理论的核心和最高审美原则。早在南北朝时期,刘勰就提出过“神与物游”的艺术要求,后来又有唐皎然的“取境”说,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论,明代王世贞的“意象”说,胡应麟的“兴象”说,清人王国维的“境界”说,他们都对诗的意境理论作过多方面的探讨和阐发。我们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诗学的意境理论体系构成无非包括“意”与“境”这两个重要因素。所谓“意”,是指诗人的思想与情感;“境”,是指用以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与画面,即把情感客观化、对象化。“意”是诗的生命,“境”则是附丽“意”的形象的外壳,是表现诗人主观情志的手段和工具。诗人的思想情感只有借助于具体形象的描绘才能得到生动的抒发,而具体形象又因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熔铸而获得强烈的美感力量。诗的意境创造,就是要求“意”与“境”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强调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的高度统一与交融。古人云:“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景相融而莫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些艺  相似文献   

9.
小 说 意 境 的 营 构 缘 起 于 古 诗 论 。 但 小 说 的 叙 事 性 决 定 了 小 说 意 境 建构 与 传 统 诗 论 的 意 境 说 既 有 千 丝 万 缕 的 联 系 , 又 有 明 显 的 差 异 。 小 说 的 意 境 创 造不 在 于 对 诗 歌 意 境 特 长 的 移 植 , 而 在 于 能 否 把 这 种 移 植 融 化 在 小 说 独 具 的 写 人 叙事 的 特 长 之 中 。 小 说 意 境 美 的 表 现 形 态 是 淡 化 情 节 、简 化 人 物 和 意 蕴 象 征  相似文献   

10.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情)和境(景)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如何把意境融入政治课教学中是中职政治课教学的一大特色之一。那么,教师如何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今文学作家 ,无不孜孜追求文学作品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 ,作诗的首要要求 ,“意与境二字而已” ,“有境界自成高格”。这里 ,王氏所谓的意境 ,是指文艺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交融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种意境 ,包括两个因素 :“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境”指的是作者描绘的具体生活图景 ,“意”是“境”的触发 ,“境”是“意”的载体 ,二者水乳交融 ,互为依托。为了表现特定的情感和意蕴 ,文学作者往往选取特定的“境” ,以语言文字为媒体 ,使之升华为美好的艺术境界。可以说 ,营构意境 ,深化…  相似文献   

12.
彭小萍 《考试周刊》2007,(34):111-112
霍建起的影片情境优美感伤,物境清新明丽,情境与物境交融,颇有中国古典诗词风韵。他的一部电影就是一首诗,将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情境与意象具体可感,从而使影片的"情"与"景"浑然一体,在优雅伤感的意境中,传达了导演对亲情、爱情,甚至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主观情志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诗歌的突出特征,好的意境是优秀诗歌作品的勋章。诗歌要较之其它文学形式更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做到言约而意丰,言近而旨远就必须创造出美好的意境。而“情”与“景”正是构成意境的两大重要方面,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境”的具体表现。因而古代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情和景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理解古典诗歌意境中的情景关系,对我们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家的艺术匠心,提高创作能力和鉴赏水  相似文献   

14.
唐诗的和谐美主要表现在:一、情与物的和谐美;二、意与境的和谐美;三、组合方式的和谐美。而情与物、意与境的和谐美与组合上的对称皆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情)和境(景)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如何把意境融入政治课教学中是中职政治课教学的特色之一。那么,教师如何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意境呢?  相似文献   

16.
贾跃文 《考试周刊》2010,(35):174-174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情)和境(景)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把意境融入政治课教学中是政治课教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7.
<正> 意境是构成文学作品艺术美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意”是作品里流露出来的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境”是作者借以抒情、明理的典型化了的生活画面和艺术形象。意境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客观事物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它是情与景的统一,神与形的统一,物与“我”的统一,内容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情)和境(景)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艺美学里讲的意境 ,指的是文艺作品中自然、生活的图景与作者灵动丰赡的情思高度统一的能诱发读者想像思索的艺术境界。在“意”与“境”的交融之中 ,“意”可以是作者的真情实感 ,也可以是“情”与“理”、“情”与“志”的结合体 ;“境”可以是“景” ,是“物” ,是“人” ,是“事” ,或景物人事兼而有之。一言以蔽之 ,意境乃是客观生活的主观反映 ,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即章学诚所说的“人心营造之象”。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 ,都是有意境可言的。意境的创造 ,单就诗歌来说 ,是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整合来实现作者对情感意蕴的表现的。下面 ,笔…  相似文献   

20.
诗词鉴赏过程是一个读者之情与作品中诗人之情相会的过程。优秀的诗歌,形象鲜明具体,意境深邃阔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如何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使其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是诗词鉴赏的关键所在。我认为以下几种鉴赏方法必不可少。一.挖掘意境,引发联想想象"意境"即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鉴赏古典诗词,关键要会挖掘其意境。王国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