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楠 《出版参考》2015,(3):25-26
相对于以往从韩国引进的那些温情浪漫的小说,《钱的战争》更具现实意义,因而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漫画,都在韩国引起了广泛的话题和巨大反响。有人说"浪漫的韩剧也是韩国人理想中的生活,而不是现实中的韩国",那么这本书告诉你真实的韩国是什么样子,这是完全不同于我们从以往韩剧里看到的东西,同时,小说内容蕴含着人们关注的信用卡消费等许多热点话题,在华尔街金融风暴环境的衬托下,体裁和内容都引起读者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仿佛一夜间,我们的大部分电视节目都在热播韩剧,而且在各个电视频道都取得了较高收视率,中国观众被韩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所吸引,掀起了一股收看韩剧的热潮。中国受众从韩剧中感受到了对韩国文化的全景式描述,对其中的服饰、饮食、文化价值观,从好奇到喜爱到最后认同。韩剧在韩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文化软实力作用。  相似文献   

3.
韩剧作为韩国文化输出的主要渠道之一,渗透着政治制度、文化价值和国家形象的无形感召力,是软实力传播效果的具体体现。即作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韩剧,无论传播内容还是演艺人员都潜移默化地承担着韩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使命。韩剧不只是扩大了韩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使韩国跻身于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4.
当下,在欧美发达国家影视话语霸权控制和操纵的全球化浪潮下.许多国家失去了文化的话语权,精神和艺术领域的版图和疆域日益萎缩.从韩国的历史和现状看,其文化底蕴不如中国深厚,经济实力逊于日本,在影视方面对世界的影响曾落后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许多年.尽管如此,韩剧却能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取得骄人的实绩并赢得世界的关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韩国影视文化成功崛起,并且从"抵御"跳跃到"进攻",向外输出.这不仅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直接收益,而且带动了众多相关产业,甚至扭转了其他国家对韩国的文化偏见.①  相似文献   

5.
韩剧《大长今》在中国的热播,在出版界也引发了新一轮的韩剧热,各种与“长今”有关图书争相出现。小说类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推出是由译林版和人民文学版的同名小说《大长今》。两者虽书名体裁相同,译者相同,主要人物相同, 然而著者不同,内容也大相径庭。译林版是引进韩国作家金相宪创作的历史小说《医女大长今》。而人民文学版的《大长今》是  相似文献   

6.
韩剧的民俗文化传播策略很成功,注重传播传统民俗精神所制约的韩国社会,强调个性、尊严,彰显人道主义,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取向成了韩剧的基本元素,相比中国影视市场中的伦理模糊,韩剧文化产业的传播策略值得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借鉴。  相似文献   

7.
奇幻与世俗交织的新民间故事:韩剧的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乐 《现代传播》2006,40(6):89-94
韩剧从成因到表现形态都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本文从韩国三大地面电视台近10年播出的电视剧中选取数十部剧集,通过对七个要素和两条主要叙事链的论述,揭示韩剧已经转化成为一种新的民间故事,这也是在与观众的有效互动中达成的一种默契。但民间故事流传中不可避免的对要素的僵化处理及模式化组合问题,同样会在韩剧发展中出现。本文希望通过对韩剧的深入分析,为此类节目的实践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孔同 《传媒》2007,(4):66-67
韩国传媒产业的现状 传媒产业打造"韩流"风潮 从1997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剧《爱情是什么》开始,十年来韩国的传媒产业逐渐做强做大.2000年,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成功登陆中国市场,在年轻人当中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韩流"热潮.  相似文献   

9.
武闽 《传媒》2016,(16):65-68
从20世纪90年代起,作为“韩流”文化的主力军,韩国影视剧(简称韩剧)在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连番掀起多次收视高潮,同时也将极具韩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海外观众的心里,从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完成了一次国家的形象塑造。2007年,韩国国政弘报处海外弘报院院长俞载雄进行了一项《收看韩剧对韩国形象的影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9.4%的被访者是通过韩剧了解韩国的,而被调查者收看韩剧的次数和数量与其对韩国产生的善意联想、情绪和行动意图基本成正比。以中国为例,随着《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等一系列韩剧在中国热播,韩国在中国的形象与冷战刚结束时期相比大大改观。当前,大多数中国人认为韩国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有观光魅力”的国家,这与韩国政府想要塑造的“动感韩国”形象有着强烈的一致性。随着民众对韩国好感的增加,近年来,中国赴韩国旅游热与日俱增,韩国服饰、化妆品业也深受国人青睐。可见,韩剧的海外传播成绩斐然,影响深远,不但提振了韩国经济,还成功塑造了韩国在海外的正面形象,取得了政治经济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李丹 《新闻通讯》2014,(9):26-27
在全球化语境下,韩国通过电视这一大众媒介将本国文化推向了中国乃至世界。从跨文化传播学视角来看,文化的相近性和差异性对于文化传播的效果都有很大影响。本篇文章以最近热播的韩国青春偶像剧《继承者们》为例,研究韩剧是如何承载着文化重任走向异国的。  相似文献   

11.
早期童话起源于神话和民间传说,其内容表现的都是人类最普遍和最强烈的愿望.童话的幻想与浪漫似乎和现实的小说相距甚远,然而,童话与小说反映的都是人们对美好愿望的理想性期待和主观性解释,因此,用童话元素来呈现小说表现的内容便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2.
陈云萍 《青年记者》2017,(5):109-110
韩剧之所以在韩国及亚洲地区,尤其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引发新一轮的韩剧热和韩国文化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韩剧的产业化运作来看,精准的市场定位、网络营销策略、打造时尚产业、融合旅游产业等是韩剧取胜于市场的重要原因;从政策保障来看,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一系列政策是韩剧发展的重要保障.韩剧的创作和制作、产业化运作和海外推广策略为我国电视剧提升质量、打造精品、提升国际传播力、进军海外市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廖思琦 《新闻世界》2014,(7):281-282
韩剧热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兴起,至今已经风行了20多年。韩剧产业作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开拓者,其成功有着必然的因素,韩剧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文化传播优势来传达韩国文化,不过韩剧本身缺陷也给韩剧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些许隐忧。  相似文献   

14.
王可 《声屏世界》2016,(6):44-45
1993年中国首次引进并播放韩剧《嫉妒》,随后《蓝色生死恋》《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以超高收视风靡中国,2016年2月反映军旅题材的《太阳的后裔》更是以史无前例的人气蹿升至“现象级”作品。韩国总统朴槿惠大赞《太阳的后裔》,称其不仅是对外宣传韩国文化的窗口,更提升了海外游客对韩国的关注。回顾韩剧入华23年时间,几乎每隔一两年就会有部热播韩剧刷新之前的收视纪录,韩剧正以其强大的渗透力撩动中国受众的心。伴随着韩剧的风靡,以韩剧为传播媒介的韩国民族文化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韩国文化为何成功持续撩动中国受众?它们是如何进行文化输出的?我们该如何吸取韩剧精髓,将“华流”推向海外。  相似文献   

15.
全贞花 《今传媒》2016,(3):50-52
本文以河南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韩剧受欢迎的主要因素对韩国国家形象与产品形象的影响.研究发现,韩剧受欢迎的因素包括"演员的外貌与风格","背景音乐与画面","主题和内容",其中"演员的外貌与风格"与"背景音乐与画面"对韩国国家形象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并且"演员的外貌与风格"对国家形象与产品形象的影响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6.
孟烨 《今传媒》2016,(7):97-98
韩国电视剧《太阳的后裔》自开播以来在中国互联网络开启霸屏模式,这部中韩同步直播的韩剧在爱奇艺的播放量超过26.8亿,打破了2年前《来自星星的你》13亿的播放量纪录,掀起全民追剧的又一波热潮.在电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一部部韩剧为何能在中国市场掀起热播潮?本文将在传播学视阈下,以该剧的热播为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探析韩剧在中国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韩剧自1993年进入中国,凭借其特有的人文关怀、道德情感、文化内涵俘获了观众芳心。在亚洲,尤其在中国,因为共同的文化纽带,韩剧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新世纪,韩剧适应内容为王的市场,题材更加丰富多样。韩国影视圈着力打造的明星效应以及创新的拍播模式让韩剧在多元文化中急剧成长。本文以2013年韩国SBS电视台播出的《来自星星的你》为例,从题材创新、明星效应、拍播模式等因素分析韩剧发展对国产影视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丛丽静 《青年记者》2005,(12):61-62
198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才在中国掀起了韩剧热潮。从《嫉妒》到现今的《看了又看》、《人鱼小姐》及《大长今》等一部部韩剧,不仅让中国观众熟悉了韩国的俊男美女,也将韩国的饮食、生活方式、服饰、消费习惯、道德观、家庭伦理等一点点地输人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韩剧是韩国化输出的一种策略,具有经济和化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燕 《视听界》2014,(3):28-31
江苏卫视韩国文化探访节目《带你看星星》零距离接触韩国一线明星、导演、编剧、制作人,探寻韩剧热播秘诀。本文作者参与该节目制作,从策划与剧本,选角,边拍边播,造型、音乐、灯光四方面讲述韩剧的幕后制作,展示了在高强度压力下发展的韩剧产业链。  相似文献   

20.
韩剧背后的运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璐 《视听界》2014,(3):39-42
韩剧在中国电视剧市场持续走红,得益于其背后强大的机制保障。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韩剧背后成熟的机制。宏观层面,韩剧作为韩国文化的输出利器受到国家重视;中观层面,韩剧制作团队对电视剧市场的走向和细分把控到位;微观层面,韩剧标准化的造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