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在制作蜡叶标本时,我们都希望既能保持植物的原有形态,又能长期保持叶的绿色。本文给你介绍一种方法。一、原理用Cu~(2+)取代叶绿素中的Mg~(2+).与卟啉环结合成一种很稳定的不易被氧化分解的绿色物质。二、方法步骤 1.采集。按常规方法进行。 2.溶液配制。用300毫升乙酸溶液(浓度为35%)、150克硫酸铜晶体、1200毫升自来水配成硫酸铜饱和溶液。 3.药物处理标本。将溶液倒入2000毫升的烧杯中,把采集来的标本浸没在溶液中,加热。10分钟  相似文献   

2.
白酒中是否含甲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酒中含有50~70%的酒精(乙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工业酒精兑制假酒,而工业酒精中常混有甲醇,饮后使人眼睛失明,量多会中毒致死.为此,广大消费者应增强防假意识,提高辨假能力.鉴定白酒中是否含甲醇的方法介绍如下:一.试剂的配1.高锰酸钾一磷酸溶液:称取3克KMnO。,加入15毫升H。PO。(85%)与70毫升水的混合物中,溶解后加水至100毫升,贮于棕色瓶内,为防止氧化能力降低,保存时间不宜过长.2.草酸一硫酸溶液:称取5克HZC。O4或7克比QO。·2几O,溶于迅*0。(1:1)中至100毫升.3.品红一亚硫酸溶液:称取0.卫克…  相似文献   

3.
一、昆虫幼虫液浸保色标本制作法昆虫的卵、幼虫及蛹等用酒精或福尔马林保存极易褪去原色。用下面的方法保存可使幼虫的原色不易褪去。保存液,有以下几种。 (1)上等白糖5克,冰醋酸5毫升,福尔马林4毫升,蒸馏水100毫升。此液可保存幼  相似文献   

4.
一.仪器和药品1.仪器:250毫升的烧杯8只,白色手绢二条.2.药品:红蓝墨水应加水冲稀5倍左右,2-3%的暗紫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该溶液PH值应在4左右(以稀硫酸调节).3%的双氧水溶液,4%的硫氨酸钾溶液,4%的亚铁氰化钾溶液,少量三氯化铁固体粉末.二.表演操作1.课桌上放上两排25O毫升的烧杯,第一排烧坏中分别依次盛放2O0毫升的蓝墨水、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溶液、硫氨酸钾溶液.第二排烧杯中依次盛放20O毫升的红墨水、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溶液、亚铁氯化钾溶液.外观上看第一排的颜色分别为蓝、紫红、无色、无色.第二排的…  相似文献   

5.
乙醛分子中含有醛基—CHO ,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为乙酸 ,而氢氧化铜则被还原为红色氧化亚铜沉淀。但在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却不一样 ,红色、黑色、黄色、绿色都有出现。这跟选择试剂的用量有什么关系呢 ?按照操作要求 ,选用 1 0 %氢氧化钠溶液 2mL ,滴入 2 %硫酸铜溶液 4~ 8滴。 2 %硫酸铜溶液很稀 ,且用量才几滴 ,很显然是控制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量。若是硫酸铜溶液用量多 ,生成氢氧化铜的量自然多 ,在加热时 ,氢氧化铜部分分解为氧化铜而出现黑色沉淀。1 0 %氢氧化钠溶液要用到 2mL左右 ,跟2 %硫酸铜溶液的用量相比 ,碱液明显要过…  相似文献   

6.
1.实验方法在一个50毫升小烧杯中加人半角匙味精,再加20毫升水,搅拌,制成味精溶液.然后取A、B、C、D四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人高锰酸钾碱性溶液3毫升,在B试管中加入3毫升酚欧指示剂和1滴20%的NaOH溶液,在C试管中加入3毫升甲基橙指示剂和1滴1:4的硫酸,在D试管中加入3毫升硝酸银(2%)溶液·最后在A、B、C、D四支试管中各加人约1毫升味精溶液,并振荡,则可观察到:A试管中溶液渐渐由紫色变为绿色,B试管中溶液红色迅速褪去,C试管中溶液迅速由红色变为橙色,D试管中则迅速出现白色沉淀.2.实验说明商品味精一般含有20%的…  相似文献   

7.
植物标本保存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存植物标本的完整、不发霉、不变色、不变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过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压制法.它的成本高,不能保持植物的原色和形态。例如一朵钟形花,一经压制就变成了扁平的,失去原形。另一种是用FAA固定液(福尔马林5毫升、冰醋酸5毫升、70~90%乙醇90毫升),由于福尔马林、冰醋酸的作用,也不能保存植物的原色。  相似文献   

8.
朋友们,你们会制作标本吗?不会,看了这篇文章后,你也会的。在暑假期间,我参加了标本制作兴趣班的学习,懂得了标本的制作方法。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标本的具体制作过程。一、动物标本的制作关于昆虫、蛹、人体寄生虫等标本的制作主要有两个步骤。1.固定把采集到的动物用清水冲洗干净,经整理后,用细线缚在玻璃板上,然后放到用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与50%的酒精各半兑成的液体中。经过10天后,浸在这种溶液中的动物变硬而被固定下来。2.浸制从固定液里将其取出,再浸入到盛有10%福尔马林溶液的玻璃瓶里保存,这就完成了…  相似文献   

9.
蜡叶标本在教学中应用广泛。如果用传统方法制作,绿色的茎叶通常变为褐色,严重失真,影响初学者的观察效果。用这里介绍的方法制作的标本,不但能保持植物茎叶的绿色,并且叶片不易脱落。一、方法步骤1.采集材料:按常规方法进行,这里只处理其茎叶。2.配制硫酸铜饱和溶液:用250毫升36%的乙酸、150克硫酸铜晶体、1200毫升自来水配制而成。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把昆虫幼虫浸渍标本保存根长时间。把采集的活幼虫,在浸泡前先饥饿几天,使其排出体内废物,然后用开水烫死,待皮肤伸展后取出放入保存液内浸泡,但绿色、黄色及红色的幼虫不宜烫杀,否则迅速失色。常用的保存液有以下几种。1.酒精浸泡保存液用酒精  相似文献   

11.
茎叶维管束透明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管束是植物的“血管”。它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连接情况,可制成透明标本直观地显示出来。取凤仙花(或马齿克)的幼嫩植株,用刀片截取一小段叶枝,立即插入盛有0.05%碱性品红溶液的烧坏中。当茎叶维管束均呈红色时取出,用清水洗净放入平底指管中。然后.用酒精脱水,浓度依次是50%、70%、95%、100%(两次)。每步均需4~6小时。脱水后浸入纳二申苯中封存。碱性品红染色法制作的透明标本特点是,茎叶维管束红色.其它部分透明,并且叶迹、叶隙以及节处维管束的分段情况也看得很清楚。茎叶维管束透明标本的制作@韩万中$河北省清河中…  相似文献   

12.
1 植物标本制作 取完整植物幼苗一株,用水洗净,浸入内盛75%的酒精的烧杯中,并加热到80~85℃,待晾至叶子发白时(约30min),取出植物并放在清水中浸洗泡软。取出后再浸入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4h,待植物达到透明为止。取出后放在清水中浸泡10min左右,洗去氢氧化钠,再放入75%的酒精中浸泡7~8h,等  相似文献   

13.
探讨无味标本保存液消除甲醛气味的作用机制.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1~1.5 a的尸体标本在无味标本保存液中浸泡不同的时间,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样品甲醛的含量.结果表明:标本色泽良好且消除了福尔马林刺激性气味,各样品甲醛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甲醛溶于甘油和酒精后的混合溶液挥发性大大降低;无味标本保存液绿色环保且降低了甲醛对工作人员人体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实验方法:1.把少许棉花放入25×150mm规格的大试管。里,加入70%的硫酸溶液4毫升.2.把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1厘米处边微热边搅拌,约2分钟,试管里形成红褐色的液体时停止加热.3.向;。试管里加入20毫升水稀释,振荡后溶液里显浅棕色,用小试管l。取试管a里的液体约2毫升,用30%的NaOH溶液中和.4.中和时,用胶头滴管吸取30%的NaOH溶液快速渡加,边滴边振荡,当溶液m浅棕色突变为棕色时为止.(这时溶液显弱碱性)5.另取小试管C配新制的Cll(OH)22~3毫升,用滴管取试管1。里的液体1毫升加入试管C,振荡后在酒灯上加热…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师: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你会解答吗?(学生自主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收集学生资源,展示学生作业)生1: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3+2=530÷5=6格红色:6×3=18格黄色:6×2=12格生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相似文献   

16.
验方选登     
《老年教育》2011,(3):57-57
治中耳炎方 黄连、黄芩各40克,置砂锅内,加水约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左右,滤取药液,再加入硼砂7.5克,冰片0.5克,混匀装瓶备用。使用该药液时,先用3%双氧水反复冲洗脓耳数次,至脓液及分泌物干净后,用消毒棉签拭干,滴入药液2~3滴,每日3次,3天为1疗程。一般2~3个疗程见效。  相似文献   

17.
叶脉镀铜     
一.各种溶液的配制:1.碱液:将7g氢氧化钠,5g碳酸钠溶解干200mL水中,2.敏化液:在1加mL水中加入4mL浓盐酸和1g氯化亚锡。搅拌、溶解,然后加入驷锡粒.3.活化液:在100mL水中加入1.7g硝酸银溶解,再慢慢滴加28%氨水,最初可出现褐色沉淀,一直加至溶液里透明为止.4.酸性电镀液:将18g硫酸铜晶体,2g硫豚,2mL乙醇干100mL水中,再加入5mL浓硫酸,搅拌备用.5.钝化液:将4g重铬酸钾溶解于100mL水中,滴加醋酸,调节pH值为3-4.二.实验程序与操作:(一).表面处理1.叶脉制作:利用碱液的腐蚀作用,除去树叶的叶肉,得到叶脉…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植酸及其钠、钾盐对荔枝果实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量为0.2%植酸钠或钾盐、0.1%多菌灵的溶液经0.5%的油酸钠或海藻酸钠乳化后浸泡当天采的荔枝果实15至30秒,室温晾干,用聚乙烯薄膜袋包封。在日均气温29℃至33℃,相对湿度64%至88%之间变化的第七天内,荔枝果色保鲜率平均为95.36%,空白试验则为75.8%,随后的5天日均气温为26.8℃之间变化的第七天内,荔枝果色保鲜率平均为95.36%,空白试验则为75.8%。随后的5天日均气温为26.8℃至31.4℃,相对湿度72%至79%,则荔枝果色保鲜率平均达到77.3%,空白试验则为0。经此试验的荔枝果实,好果果壳仍呈鲜红色,果肉完整,鲜甜味不变。  相似文献   

19.
新制氢氧化铜与醛反应的实验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氢氧化铜与醛反应的实验研讨湖南醴陵市一中(412200)何立琳一、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教材演示实验:在试管里加入10%NaOH溶液2毫升,滴入2%CUSO4溶液4~6滴,振荡。然后加入乙醛溶液0.5毫升,加热到沸腾。观察溶液中有红色沉淀产生。多年...  相似文献   

20.
王佩 《成才之路》2011,(30):93-I0022
一、知识要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常用计算公式(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注意:由多种溶质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溶液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换算。溶液质量(克):溶液体积(毫升)×溶液密度(克,毫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