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沸石进行改性,改性后的沸石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最佳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SDS改性沸石吸附亚甲基蓝的最佳投入量为0.2 g;平衡时间为25 min;随着亚甲基蓝溶液的初始浓度增大,吸附量增大;溶液中其他阳离子存在竞争吸附。吸附过程可用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吸附活化能较小,主要为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6,(12):103-107
用硝酸锌和氨水为原料,以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经四甲氧基硅烷表面改性后,加入1%壳聚糖溶液中,制得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膜(ZnO-CTF),采用XRD、SEM、FT-IR和TG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O为六方晶体结构,平均粒度为34nm,表面积大,达到纳米级别;改性后的氧化锌晶型不变,衍射峰变窄,衍射强度变强,分散性良好.改性ZnO的最佳添加量为0.15 g时成膜性能好,对甲基橙的吸附率可达90.9%,与纯壳聚糖膜(CTF)吸附甲基橙相比较,ZnO-CTF的吸附性能更好,吸附率是CTF的3倍.ZnO与壳聚糖在ZnO-CTF对甲基橙的吸附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菜粕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了孔隙发达的活性碳,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表面孔隙测定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菜粕活性碳对水溶液中甲基橙的吸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活性碳表面形成了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为1521.2 m2/g,平均孔径为1.49 nm.所制备的活性碳对甲基橙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qe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有较高的一致性.采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考察菜粕对甲基橙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显示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在283、293和313 K时,其最大吸附量(qm)分别为337、366和376 mg·g-1.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100 mg/L,投加量为0.3 g/L,p H值为3,反应时间2 h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菜粕活性碳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甲基橙.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静态吸附法,利用改性沸石处理含钒废水。实验考察了固液比、吸附温度、吸附时间、pH和浓度对钒吸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的浓度为80 mg/L的前提下,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1∶5,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30 m in,pH=6。在此条件下,废水中钒的浓度降为1 mg/L,沸石吸附率可达98%。改性沸石吸附法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吸附过程中无二次污染物生成,对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磷钨杂多酸银盐为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并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其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20mg/L的甲基橙溶液,当pH=2,催化剂的用量为0.Sg/L,光催化降解时间为30min时,脱色率达到最大值93.7%。并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最后。测定了该反应的化学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6.
采用湿法工艺对高岭土原土进行改性,制备了黄原酸基高岭土(XK).通过FT-IF、SEM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XK已成功合成;XK对亚甲基蓝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其突出的优点是处理后固液分离简便快速.通过单一因素研究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在25℃,p H=8.09.2、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9.2、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1)、XK的用量为2.5g·L(-1)、XK的用量为2.5g·L(-1)、吸附作用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到99.65%,处理后残余甲基橙的浓度为0.5250mg·L(-1)、吸附作用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到99.65%,处理后残余甲基橙的浓度为0.5250mg·L(-1),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采用湿法工艺对高岭土原土进行改性,制备了黄原酸基高岭土(XK).通过FT-IF、SEM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XK已成功合成;XK对亚甲基蓝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其突出的优点是处理后固液分离简便快速.通过单一因素研究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在25℃,p H=8.09.2、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9.2、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1)、XK的用量为2.5g·L(-1)、XK的用量为2.5g·L(-1)、吸附作用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到99.65%,处理后残余甲基橙的浓度为0.5250mg·L(-1)、吸附作用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到99.65%,处理后残余甲基橙的浓度为0.5250mg·L(-1),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采用氯化钡改性的方法制备氯化钡改性膨润土。研究了振荡时间、废液的pH值、改性膨润土的用量、吸附温度、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对改性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吸附条件。建立了等温吸附模型,考察改性膨润土的再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25℃,吸附剂用量为0.5g,吸附时间为20min,亚甲基蓝的浓度为70mg/L,溶液的pH值为7时,钡基改性膨润土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达到93.25%,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热再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NaOH溶液改性人造沸石制成改性沸石处理氨氮废水。方法:投加量、吸附时间、氨氮浓度、共存阳离子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氨氮吸附效果进行优化。再对数据进行吸附等温线实验以及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当投入沸石4.0 g时,氨氮废水的去除率为70.25%;处理时间在60 min的时候,氨氮废水的去除率达到了85.70%;当初始氨氮浓度为80 mg/L时,去除率算得为58.46%;当投入AlCl_3时,得到得氨氮去除率为68.73%;最佳综合处理条件为:处理时间为60 min,氨氮浓度为60 mg/L,高岭土投加量为5.0 g,共存阳离子为Mg~(2+)。在一定条件下,改性沸石可以较好地处理氨氮废水。结论:NaOH溶液改性人造沸石的方法简便、易行,可以较好地处理氨氮废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介孔炭材料对亚甲基兰的吸附特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考察了不同时间、温度、浓度、pH时介孔炭材料对亚甲基兰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基兰溶液浓度为5mg/L,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8h,pH值在9h吸附效率最高.介孔炭材料对亚甲基兰的吸附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且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研究,在Air气速、pH值条件下用自制的载银催化来降解水溶液中的甲基橙,得出如下结论:(1)在本实验条件下,Ag/TiO2催化剂对甲基橙没有明显的吸附作用。(2)甲基橙的降解速率随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反映在本实验中就是溶液中甲基橙的浓度不断地降低,但当气速增大到一定值时,溶液中甲基橙的浓度反而增高,这说明气速有一最佳值4L/min。(3)pH值对甲基橙的降解也有一定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2的条件下,载银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膨胀石墨负载TiO2和负载氮掺杂TiO2(N-TiO2)光催化剂,用XRD和SEM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进行光催化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纳米TiO2可牢固地负载在膨胀石墨表面和层间,当达到吸附平衡后,煅烧温度为500℃条件下制备的膨胀石墨负载N-TiO2光催化剂在加入量为10 g/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为15 mg/L的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5.2%。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种新的均相催化氧化体系——H2O2-抗坏血酸体系处理高浓度甲基橙模拟偶氮染料废水。通过改变过氧化氢、抗坏血酸投加量及溶液pH值、反应温度、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实验与分析,研究了该体系对甲基橙脱色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氧化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该体系能有效地使高浓度(1900mg/L)甲基橙溶液脱色,脱色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14.
利用酸性甲醛溶液将废弃花生壳改性,研究了改性花生壳对Cr(Ⅵ)浓度为50mg/L的模拟水样的静态吸附实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r(Ⅵ)浓度为50mg/L的50mL模拟水样,当温度为25℃用粒径为2-3mm改性花生壳吸附剂用量为1.0g、介质pH值为1.0、吸附时间为300min处理废水时,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71%。吸附后的水中Cr(Ⅵ)浓度为0.144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改性花生壳比普通花生壳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粉煤灰的硫酸改性得到酸改性粉煤灰,用其对含铅模拟废水进行吸附实验,探讨改性的最佳条件,并在最佳改性条件下制得改性粉煤灰,研究改性粉煤灰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以及pH值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加量为10 g/L,吸附时间为50 min,吸附温度为50℃,pH-6时,改性粉煤灰对40 μg/mL的Pb2+的去除率可达90.34%,能够较好的去除废水中的Pb2+.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流延成膜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Ti O2/壳聚糖复合膜。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以及扫描电镜对复合膜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戊二醛含量对壳聚糖膜溶胀率的影响。以甲基橙降解反应为模型,研究Ti O2/壳聚糖复合膜降解染料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Ti O2与壳聚糖相容性较好,加入Ti O2可提高复合膜的机械强度,戊二醛交联能有效抑制膜的过度溶胀;复合膜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良好:当复合膜用量为0.30g,初始浓度为5mg/L甲基橙溶液50m L,p H为2.36,紫外光照射80min,降解率可达到85%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采用Co-La二元氧化物为活性涂层自制Ti基涂层电极,通过电催化降解模拟废水中的甲基橙分别考察电解质质量浓度、初始溶液pH、电压等不同因素对废水中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电-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得出:在电解时间为100min,电解质投加量为16g/L,pH值为2,电压为14V的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色度去除率可达99%。此方法具有高效、去除效果好、经济适用等优点,在染料废水的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利用ClO2氧化/粉煤灰吸附协同体系对一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ODcr为750mg/L、色度为250倍的1000mL印染废水,当溶液的pH为4.5,ClO2用量20mg/L,粉煤灰吸附用量2.5g,在合适的反应和吸附时间下,处理后的废水CODcr<100mg/L,色度<40倍,达到了国家纺织染整工业废水的排放要求(GB4287—92),本文同时对二者的协同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分别考察了竹炭、纳米级零价铁和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对0.2 L、200 mg/L的甲基橙溶液的去除率,并探讨了竹炭投加量、溶液pH值、染料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去除甲基橙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L浓度为200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竹炭投加量为0.015 g、30℃、pH为6.0、反应时间为60 min时,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对甲基橙染料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94%,而竹炭本身的去除率仅为1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