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黎君 《广西教育》2009,(11):21-22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研究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自我效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在对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和批判并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班杜拉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由此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主观判断。  相似文献   

2.
班杜拉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继承与批判了传统行为主义,摈弃了传统行为主义对环境的依赖,指出观察学习是更有效、更普遍的学习方式,认为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认知因素,将行为、认知、环境三者有机地构成了交叉互动的动态关系,并重视人的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作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效地吸收其理论精华,抓住班杜拉的新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促进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相似文献   

3.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对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反动中产生的。本文通过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理解;对其理论中三元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感等概念的现实意义的分析;本文试图说明社会学习理论在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社会学习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理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是这一理论最主要的创始人之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是将认知因素引入行为主义观点中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发展。社会学习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来进行学习,所以社会学习有时也被称为观察学习或者是替代学习。观察学习在人类的学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社会学习  相似文献   

5.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杨晓萍行为主义是西方的一个心理学流派,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193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又创立了新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曾在美国风靡一时,对教育的影响很大,如斯金纳所主张的机器教学,广泛...  相似文献   

6.
简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唐卫海,杨孟萍社会学习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理论。它的创始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一)。班杜拉于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由于他的创造性研究工作使他在心理学界树立了很...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班杜拉,他认为学习是一种既符合信息加工理论,也符合强化学习理论的过程。个体的行为是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的基础上获得的。班杜拉的观点在行为主义与认知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当前的众多学习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行为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学习理论,也是对教育界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之一。作为以身体运动为艺术表现手段的幼儿集体韵律活动教学,行为主义对其有着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行为主义中程序化教学、教学目标细化、行为塑造、行为矫正,以及强化理论在幼儿集体韵律活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解决教师与幼儿在集体韵律活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是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理论,他的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较有影响的德育理论流派.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儿童可以通过替代强化获得道德行为,其基本途径是通过观察学习.该理论十分强调榜样示范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华生、斯金纳的极端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温和人格理论,行为主义人格观在自身逻辑发展史上经历了一次转折变化,究其实质是早期行为主义中意识的泯灭、主体性的沦丧到后期行为主义对意识的唤醒、主体性的回归的一次发展历程。这既是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演进历程,又是行为主义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11.
自行为主义心理学问世以来,学者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行为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广泛、全面的研究,但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儿童观的研究较少。笔者在文中通过对旧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的儿童观进行述评,以期勾勒出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儿童观的大体框架。  相似文献   

12.
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应用于医学、教育等社会领域,获得较好的效果。本文简要阐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内涵,介绍了行为主义的典型代表人物,提出要更好地进行成人教育教学需提供积极条件,避免消极情绪;利用强化程式,引导成人自我导向学习;适当运用惩罚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行为主义关于课堂问题行为预防和矫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为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关于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矫正的程序以及采用的矫正策略的研究,为教育提供了预防和矫正问题行为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行为主义作为一个极富影响力和魅力的心理学流派,在西方心理学界占支配地位长达半个多世纪,在其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几乎每一位代表人物都以学习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来形成和完善其理论体系。因此,在学习理论这一领域中,行为主义的地位是十分显赫的。  相似文献   

15.
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异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两大派,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以经验主义或还原主义作为其思想基础,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则是以理性主义哲学作为其思想基础.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在什么叫学习、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作用、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学习的测量等问题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论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较有影响的德育理论流派。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儿童可以通过替代强化获得道德行为,其基本途径是通过观察学习。该理论十分强调榜样示范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与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其势不可挡的锐气和实证的、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统治了心理学界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为心理学走上科学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作为一个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已经不复存在,但时至今日.行为主义的一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仍在社会很多领域里发挥作用。本文力图通过社会文化背景与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性阐述其兴起的原因,而从方法论的视角揭示其衰落的必然性.并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代学习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几个流派关于学习的理论发展,在外语教学中都有相应的渗透和应用,对外语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发展变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总揽学习心理学发展的视角,审视外语教学,可以促进外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并提供专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儿童教育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观察学习说、社会认知说和交互决定论,其中对儿童教育最具启发意义的是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通过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由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过程所组成。研究观察学习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学习进行研究,因而形成了许多学习理论的流派,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折中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下面我们就较有名的两大派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进行分析比较。 行为主义学习论的代表有桑代克、赫尔、斯金纳等人,现在我们分别来看看他们的学习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