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客车与货车分别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途中客车因故障停车修理了一段时间,这样两车经过4.5小时才相遇。那么客车在途中停车修理了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在复习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教师要求学生充分想象,积极思考,看图编应用题。学生认真观察线段图,编出了如下一些应用题:   1.甲乙两站相距 450千米。一列客车每小时行 50千米,一列货车每小时行 4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 (1)开出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2)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3)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多少千米 ?   2.两列火车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 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 40千米,经过 5小时两车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   3.两列火车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向开出,经过 5…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看到了一道数学题:"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当客车行驶6小时、货车行驶7小时后,两车之间相距699千米。客车每小时比货车每小时多行6千米。问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是一道行程问题,已知客车6小时的行程与货车7小时的行程和为699千米,又  相似文献   

4.
有些应用题有多余条件,解答时,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舍去其中的多余条件。例如:甲乙两地相距575千米,客货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5小时后相遇。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25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是一道有多余条件的行程应用题,选择不同的“多余条件”舍去,可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解法一:把“甲乙两地相距575千米”这一条件看作为“多余的总路程”,将其舍去,其解法是:60-25÷5=55(千米)。解法二:将“客车比货车多行25千米”这一条件视作为“多余的路程差”,将它舍去,则该题的解法为:575÷5-60=55(千米)。解法三:如…  相似文献   

5.
【题目】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行2小时后,余下的路程与已行的路程之比是3:2,两车还要经过几小时才能相遇?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毕业复习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客车与货车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8小时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客车又行6小时到达乙地,这时货车离甲地还有16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在交流汇报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解题  相似文献   

7.
[题目]客车从甲地行到乙地,每小时行全程的1/5,货车从乙地行到甲地,每小时行30千米。如果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8.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路程的比是5:4。相遇后客车仍然按照原速前进,货车每小时比相遇前多行27km,结果两车同时到达对方的出发站。已知客车一共行了10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  相似文献   

9.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测试中错误率较高的一道题“AB两地相距54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5:4,货车每小时行几千米?”让做错的同学反思.  相似文献   

10.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测试中错误率较高的一道题:AB两地相距54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5:4,货车每小时行几千米?让做错的同学反思。  相似文献   

11.
小学四年级有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 从甲站到乙站的铁路长600千米,两列火车从两站相对开出,甲站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站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80千米,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测试中错误率较高的一道题"AB两地相距54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5:4,货车每小时行几千米?"让做错的同学反思。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测试中错误率较高的一道题:"AB两地相距54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5∶4,货车每小时行几千米?"让做错的学生反思。  相似文献   

14.
教师: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95千米的两站相对开出,4.5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5.
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离中点2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出课题1.创设情境。师:你们桌子两端放着什么?红色客车上面写着什么?(生: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蓝色货车上面写着什么?(生: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  相似文献   

17.
【题目】两地相距460千米,甲车开出2小时后,乙车与甲车相向开出,经过4小时与甲车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0千米,甲车、乙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7  相似文献   

18.
“说”是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而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在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加强课堂上的信息反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审题时“说”的训练审题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能使其加深对题意的理解。训练时,可引导学生先把题中的一些术语通俗化具体化,再去掉与解题无关的一些因素。例如:“从南京到上海,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快多少千米?”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去复述:“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谁走得快,快多少?”如此,…  相似文献   

19.
巧妙的假设     
巧妙的假设平原师范附小夏爱珍,高桂云A、B两地相距413千米,汽车和摩托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1.5小时后,摩托车因事立即返回B地取物,然后又立即开往A地,已知汽车每小时行2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40千米。汽车开出几小时后与摩托车相遇?根据...  相似文献   

20.
有些较复杂的应用题,用一般方法求解,有时可能思路曲折、计算繁琐。若打破常规,变换一下思路,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便可以获得比较简捷的解法。例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4小时,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5小时。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离两地中点10千米处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一般解法:按常规思路从“工程问题”的角度考虑,把两地全程看作单位“1”,先求出两车的相遇时间:1÷(14+15)=229;再求出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的路程:10×2÷229=9(千米);然后根据两车每小时的路程差与分率差的对应关系求出全程:9÷(14-15)=180(千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