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堂子祭祀是满族特有的萨满教祭祀活动,在清入关前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占有重要地位。以努尔哈赤、皇太极为首的统治者对萨满教堂子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使其在女真诸部的统一、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满族曾经历了一个典型的宗法性传统宗教信仰阶段。该信仰的基本对象是"天"和"祖"。天,即天帝、天道、天神;祖,即祖宗、祖德、祖灵。由于对两者崇拜的主要活动是祭祀,且同时进行,故合称为"天祖祭祀"信仰。围绕着"堂子"进行的各种仪式活动构成了这一基本信仰的文化内容。满族宗法性传统宗教是民族与宗教互动发生的结果。今天,"天祖祭祀"信仰在满族民间还有遗留,表现为"祖德宗功"的民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堂子是满洲原始祭祀的重要场所,民间俗称"邓庙"。长期以来,由于堂子祭祀的隐秘性,人们对"邓庙"之说,存有很多疑问。1935年代,孟森先生著文考证堂子被祭祀者乃辽东将军邓佐,影响很大,近些年来,萨满研究风起,人们又断然否定其说。本文利用朝鲜文献,重新审视这一问题,认为虽然堂子为满洲原始祭祀场所,但由于满汉文化的频繁接触,满洲先人完全有可能把邓佐纳入到原始祭祀的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4.
满族本信奉萨满教,这是满族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萨满”是通古斯语的音译,即巫或称大神,有男(巫)和女(巫),被认为能够沟通神和人之间的关系,满族人祈福求子及祈求祛病消灾,多请萨满来进行祭祀。萨满则“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皮鼓,即太平鼓,摇手摆腰,跳舞击鼓,铃声鼓音,一时俱起。”(姚元之:《竹叶杂记》卷三)这就是所谓跳神。萨满教崇拜的最高的神是天神,祭堂子(即拜天礼)便是这种宗教祭祀的重要仪式。所以后金凡重大节庆、元旦、出师、凯旋,都必须祭堂子。萨满教与喇嘛教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由于蒙古各部笃  相似文献   

5.
在满族的传统民间舞蹈中,腰铃是十分重要的运用道具,它最早是满族萨满在祭祀时系在腰间寓意是通过腰铃摇晃碰撞发出的声响而达到驱赶鬼怪的法器,富有浓厚的宗教特色。而现如今,腰铃也被运用在了满族民间舞蹈当中。民间舞蹈属于一种艺术体现方式。它能够将不同民族所包含的民俗风情体现出来,传递出当地民族的信仰,这种艺术体现方式源于生活,营造了生活情趣。本文从满族舞蹈道具腰铃的外貌和表演形式和历史演变入手,对了解满族舞蹈和满族萨满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美术创作题材中,宗教题材的创作是我国美术创作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长城以外是萨满教的发祥地之一。在古代信奉萨满的地方特别广阔,几乎囊括了整个北半球以北,这一地区的游牧民族都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把人与万事万物的变化莫测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也赋予了巫师主观意断的法力,从而人们都崇拜它,敬仰它。本文从黑龙江宁安吉林珲春收集的图片实物和看到的满族萨满祭祀活动场面入手,阐述了满族萨满系列绘画题材的创作历程,旨在研究挖掘满族萨满教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壮丽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整合满族萨满教文化资源,对于我们今天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应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满族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在历史上曾经入主中原数百年,随着清朝灭亡,满族逐渐出现衰落。记录满族历史的满族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存留下来。满族家谱自身承载信息量由简入繁,部分谱中只有世袭图表。从满族家谱记载财产、人员简介、世袭更替以及满族特色的祭祀等内容,可以看出满族家谱有被汉化的迹象同时也保持本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满族自古信奉萨满教,清朝以来,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满族的精神文化变化极大,如今满族萨满教只存在于东北的一些满族文化中心区域.黑龙江省宁安市依兰岗附近世代居住的“瓜勒佳”(汉姓“关”)民族,由于他们地处偏远,居住集中,形成了稳定的萨满家族祭祀传统,因而满族的萨满信仰得以较好的保留,在“瓜勒佳氏”家族中有几样传家宝一样的祭祀器物,本文着力呈现这神秘的萨满祭祀神器.  相似文献   

9.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风俗习惯是不同民族的特点之一。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各个民族都把祭祀做为社会生活的大事。各个民族由于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地域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社会传承不同及所受外部影响不同等诸多原因,因而祭祀风俗也各有不同。本文试对满族主要的祭祀风俗进行考察和探讨,并揭示它产生的缘由和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东北是满族的发源地,这里形成了多样的民族文化,其中满族饮食中的面食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在东北地区满族人的日常饮食当中,面食最具特色,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类食品,面食种类繁多,其产生和发展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节日、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中华的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满族的面食是具有一定民俗文化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满族文化,使得满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今天,满清历史与文化以它道不尽的神秘色彩、数不完的历史传奇勾勒了一幅幅满清风韵图,活跃和开阔着人们的视野,在满族文化中,可以找到许多从他们先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痕迹,其中一些内容成为满族文化的基本成分和核心.  相似文献   

12.
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辽宁地区的满族人民创造了无数文化、艺术,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本文从辽宁地区满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入手,对有代表性的满族故事、诗歌、剪纸、舞蹈等文化艺术的变迁发展进行了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13.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满族作家,他的作品生动真实地展现了满族的生活画卷.小说<正红旗下>从八旗制度、宗教祭祀、规矩礼节、饮食习俗和娱乐消遣等几个方面体现了满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林瑶 《教育教学论坛》2012,(37):279-280
满族宫廷舞蹈中的服饰元素和祭祀元素,使女子形成端庄、柔美、大方稳重、祥和的特点;男子形成古朴、激昂、骁勇善战的特点。满族民间舞蹈中典型的图腾元素和风俗性元素,使满族舞蹈形成图腾文化,产生特有的民族生活和教育信仰。在生活习俗中提炼出动、植物形象,把满族人民的豪爽大度充分体现出来。现代的满族舞蹈更是继承了先祖的马背民族文化,把道具元素利用得淋漓尽致,使满族舞蹈更具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满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勤劳、善良、勇敢、豪爽且能歌善舞的民族,满族歌舞是各民族文化园地的奇葩,本文通过在艺术、文化习俗几方面对满族歌舞影响而进行了诠释以及它在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满族宫廷舞蹈中的服饰元素和祭祀元素,使女子形成端庄、柔美、大方稳重、祥和的特点;男子形成古朴、激昂、骁勇善战的特点.满族民间舞蹈中典型的图腾元素和风俗性元素,使满族舞蹈形成图腾文化,产生特有的民族生活和教育信仰.在生活习俗中提炼出动、植物形象,把满族人民的豪爽大度充分体现出来.现代的满族舞蹈更是继承了先祖的马背民族文化,把道具元素利用得淋漓尽致,使满族舞蹈更具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满族神话中表现出来的对女神崇拜的厚重现象,构成了满族原始文化的独特景观,它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张扬女性权威的历史画卷,满族女神神话不仅是满族母系氏族社会的客观反映,同时,它作为一种社会手段,以其独有的社会功能调节满族母权社会的长期稳定,并对满族母权制度的长期存在起到了一定的维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建立在社会调查基础上。由普庵禅师所弘继的临济禅宗领唱赣西北万载客家醮祭仪式,并由此形成其鲜明的祭祀民俗文化地方特色,这是禅宗发展史上一个十分奇特且值得学者深入探讨的历史现象。本文叙说了这一特定民俗事象的分布范围、祭祀特点、祭祀过程,并力图探讨它的历史来源,作合理的文化解释。  相似文献   

19.
满族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尤为显著、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成为中国民间文化不可或缺的艺术瑰宝。为抢救、弘扬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国家与世界文化遗产和适应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设置满族文化专业十分必要。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充分的前期调研和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使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满族文化专业具有可行性。同时,天时地利人和及"前车之鉴"又使之具有了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满族民间体育是满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探索而形成的,其源于生活生产,是寓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体育活动.该文通过对满族民间体育项目及其特点的分析,探讨了满族民间体育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以了解其锻炼价值,旨在为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促进满族民间体育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