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及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论述了企业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特别是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企业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而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密不可分。同时,论及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了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及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论述了企业风险管理与公司冶理,特别是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企业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而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密不可分。同时,论及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概念两两辨析的基础上,认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三者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即提高企业的期望收益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绩效评价时,不但要关注实际效益指标,还要关注影响效益稳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因素,并将这些因素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评价企业的期望收益水平;与此同时,将这些因素纳入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期望收益水平,提升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一般尚未与公司治理相结合,成为公司治理的有机部分,对风险管理也不够关注。为此,要逐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培养管理者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形成内部审计的需求市场,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笔者就风险管理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整合方面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央企业信息化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企业的信息化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会产生变革。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从公司治理、管理控制、人力资源三方面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治理机制及管理框架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回顾国内外对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治理特性和治理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金融服务外包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和多重信息不对称,风险形成机制复杂,其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保证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稳健经营,治理机制设计应兼顾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应更多地协调和关注利益相关者。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必然涉及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通过三者的有效链接,构建了外包风险管理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途经。  相似文献   

7.
魏军 《今日科苑》2008,(12):90-91
近年来,我国一些上市公司连续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这说明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缺陷。公司治理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美国《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规定,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已被看作是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外部审计师构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本文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对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其增值功能,并积极开发利用.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遵循管理三大环节中能够为银行整体价值的提升提供持续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问题,全面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是更好地发挥内审监督作用,促进内审工作在新的阶段取得更大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阐述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意义,提出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程序与方法,从而客观分析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风险与企业运营相随相伴,风险管理不可或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审计领域的最新发展,是以对整个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与改善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审计理念.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就是要求内部审计以内部控制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以公司治理作为参与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以对组织风险的评估与改善作为基本目标,从而真正发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独特作用,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