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资流失已是地方高校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它对师资队伍稳定、现有教学氛围、声誉、师资管理工作、人才引进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地方高校应采取多元性举措,稳定现有师资队伍;培养和建立第二梯队;适当储备人才;注重人本关怀;师资建设上实行引进为辅、培养为主的指导方针;注重师德建设,减少师资隐性流失;塑造和培养名师团队,达到弱化负面影响、稳定教学质量和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自动离职现象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自身却面临着人才不同程度流失和师资紧缺的窘境。为此,我们应对高校人才流动的特点和高校教师“不辞而别”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建立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事业留人、加大知识要素参与分配力度等方面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切实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教师培训论坛举行。1月9日,为期4天的“21世纪教师培训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各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及有关高校从事教师继续教育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此次论坛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如何主动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转变培训理念,改革培训模式,革新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切实为提高各级各类教师素质发挥作用,并通过此次论坛,对我国新世纪高校教师培训网络体系,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的功能、机制、运行模式等进行新的探索。★陈至立考察在京三所艺术类高校。据1月15日报道,日前,教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东北地区高校师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对东北地区高校自身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对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将东北地区高校师资流失问题置于新时代东北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东北地区高校师资流失的成因、影响进行分析,进而从建立高校师资流失补偿机制、提高高校教师薪酬待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东北地区高校师资流失问题的应对策略,对于新时代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是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英国利兹大学在教师培训中将师资培训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建立资深专业培训团队,培训内容与时俱进,培训注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增强培训的全员性和人性化.通过剖析以利兹大学为例的英国高校教师培训的特点,发现我国在高校师资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优良培训团队,培养内容多元化;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给予教师培训保障;注重个性化与领导人才的培养;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健全良好机制等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师资培训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英语教育的不断改革,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高校英语教师对自身完善有强烈愿望.职后培训是提升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教师的自我发展、教研能力和教学质量.分析高校英语教师职后培训所面临的问题,从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对促进高校英语教师职后培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与企业和国家的发展关系密切,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建设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下降、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思维不足、师资流失严重等,提出加强师资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在校教师,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完善制度建设,坚持专业化发展,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等措施,促进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焰 《教育发展研究》2003,23(10):20-21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教师校本培训作为师资培训的新模式,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推广,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教师在职培训的主流。近年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也日益认识到开展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积极的推进措施,校本培训正成为我国21世纪教师在职培训的一个重要模式。校本培训强调教师业务进修的基地在学校,教师通过参与学校一级的各种研修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校本培训的兴起使师资培训的理念、制度和策略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对教师任职学校在教师培训和教师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有了新的发现与认识,使中小学校从过去的…  相似文献   

9.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高校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师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低素质教师固守、优秀师资不断流失的格雷欣法则现象。师资管理缺乏竞争意识的引入、教师评价体系设计不科学、薪酬管理与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选拔与晋升机制不完善等是主要原因。要消解格雷欣法则现象,应着力培育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建立公平公正的教师考评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完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师发展问题主要涉及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这两个问题在我国关系到十几万外语教师的职业生存和教育质量。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人才。高校外语教师如何应对外语教育的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新挑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培训体系,鼓励教学研究,考虑教师的实际需要,解决教师教学的实际困难,帮助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校师资培训工作的改革南京大学朱怡中,王文军(一)高校师资培训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也是我国目前对高等院校教师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教师,知识结构有一定的时限性。由于社会发展迅速,新知识、新科技不断产生,高校教师的知识结...  相似文献   

12.
论在西部高校实行“教师互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师资相对短缺的情况下,西部高校实施教师互聘制,有利于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加强校际学术交流,缓解师资结构性短缺,推进师资管理,降低办学成本。在实施互聘过程中,西部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切实保证优质师资的选拔,加强对受聘师资的考核和管理,保障互聘教师的根本利益,尽力争取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同时,着力加强对本校师资的培训,努力提升师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校师资培训是高等学校知识创新,高等教育理念更新和满足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的重要工作。当前高校师资培训管理中存在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管理目标不明确以及缺乏整体性等问题。因此,要做好师资培训管理工作必须更新管理理念,特别是要注重系统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4.
《当代教师教育》2016,(4):71-76
始于20世纪末期的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完全肢解了既往承担基础教育阶段在职教师的培训体制。当前承担基础教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机构主体主要是高等院校,师资主体主要是高校教师。基于高校机构的教师在职培训,其浓厚的学术主义色彩导致了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供给与需求偏差、理论距实践遥远、管理和现实脱节。改革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培训体制,需要完善教师培训基地的机构体系,优化培训师资的类型结构,创新教师培训的管理模式,保障参培教师的选择权利。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各条战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也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奋斗的主阵地。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是关键。“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由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西安交通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承担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和师资培训包项目开发工作。基地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深入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训方案、调整教师结构,提高了职教师资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了师资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实施“国培计划”以来,我国农村的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笔者因“国培计划”引发对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师资培训中问题的思考,对我国地方高校师资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借鉴国外和“国培计划”的培训经验,推广我国地方高校师资培训,以适应高校教育教学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2008年实施“国培计划”以来,我国农村的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笔者因“国培计划”引发对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师资培训中问题的思考,对我国地方高校师资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借鉴国外和“国培计划”的培训经验,推广我国地方高校师资培训,以适应高校教育教学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处于劣势,因此必须以培训自身师资为主要着力点,构建适应自身特色和发展状况的师资培训体系,为整体优化师资队伍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校英语课堂学生流失现象严重,这是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事实。从学生、教师和教育方式三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流失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构建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估的测评体系和加强师资培训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扭转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20.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的规划指导下,由中小学校长组织领导,教师任职学校自主开展,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践,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修养为目的的教师在职培训形式.21世纪全面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与之匹配的教师培训体系,校本培训成为了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中小学学校共同面对的历史命题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