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宇宙意识是天水民居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天水先民在建造居住场所中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遵守.宇宙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质的文化内蕴,乃在于中华先民的宇宙观.天水民居文化中的宇宙意识,是现存天水古民居中独特的心态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天水地域文化是以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先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形式为补充而构成.天水地域文化具有人本性、承传性、交融性、境界性诸特点.天水地域文化的区域性特色,既彰显了天水地域文化悠久的人文传统,又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价值,是天水文化强市建设中重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3.
1996年11月1日至2日,中国共产党天水师专第一次党员大会隆重召开.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一)听取和审议《中国共产党天水师专委员会工作报告》;(二)审议《中国共产党天水师专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三)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天水师专新的一届委员会;(四)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天水师专新的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一项基本的任务,而为了在我们天水这个具体的方言区更有成效地推广普通话,有必要对天水方言同普通话的声、韵、调各语音要素作一些对应的比较研究.本文就天水方言的声调作一初步探讨.从整个汉语言看,天水方言是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中最主要的关陇方言的一分支,它同关中方言有更密切的关系.从地域范围看,天水方言不仅包括天水市属各县区,并包括其北的通渭、静宁、庄浪一带县份,即实际包容了陇山以西,西秦岭以北,整个牛  相似文献   

5.
天水地区地处甘肃东南部、秦岭西部北坡,正处于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分界处,有较为丰富的脊椎动物资源.关于天水地区鱼类资源区系研究的资料目前尚缺.本文是根据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专生物系常年积累的、采自天水地区的标本,并汇集前人的研究成果整理而成,目的在供科研、教学以及农、林、牧、副、渔业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天水、古称秦州,为陇上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丝绸之路开通,天水便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镇.其文化渊源于中原受中亚的影响,特别是流传于天水地区民间的剪纸艺术,更体现了这一特色.为此,本文就自己亲身所经略述于下,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秦人族出东夷,经夏末商初、商末和周公东征后三次西迁,终于由东方民族而定居于陇右天水一带.在商末至西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秦人完成了由边陲小族到重新兴起、崛起建国的历史进程.秦人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中原-天水-关中的运动轨迹,其文化也有一个华夏化-戎化-回归华夏文化的发展历程.秦人的早期文化产生和形成于天水地区,天水地区是秦人、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这一"源于东而兴于西"的秦人早期文化就是天水秦文化,它具有强烈的兼容性和博大的开放性,具有鲜明的功利色彩和进取精神,也有典型的尚武精神和质朴无华的风格;它以华戎交汇、农牧并举为特征.天水秦文化既是秦人东向、一统天下的秦文化的活水源头和文化优势所在,也是天水地域文化形成的标志.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人们都对秦人在天水地区的早期发展及其文化持漠视态度,称秦人为"戎狄",将其文化与野蛮落后等同,实在是一种历史的偏见.因此,有必要提出"天水秦文化"这一学术概念,以期推动对秦人早期历史及其真实文化面貌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天水历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底蕴深厚,为当地高等院校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提供了重要保证和详实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和利用天水历史文化资源,将天水历史文化资源适度引进教学中,可以增强课堂的乡土人文气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21日,首届"中华始祖文化研讨会"在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甘肃省伏羲文化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主办,西北师范大学国学中心、天水师范学院始祖文化研究院、天水市伏羲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大会由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师范大学国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伏俊琏教授召集并主持.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津梁、天水市市长王锐、甘肃省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程有清、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基、天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杜松奇先后致辞,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应进行分类指导,按照文化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保护性原则开发.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主要模式有:节庆会展的开发、民众风情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天水野生蔬菜资源丰富,共计39科135种.近年来,部分种类已发展成为规模种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本文记述了天水野生蔬菜种类、分布及可食用部分,提出了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关中—天水经济区背景下天水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水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和重要的发展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绮丽独特,在经济区旅游产业开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人文价值、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天水旅游业发展存在着旅游资源深层次开发不够、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业人才短缺、旅游线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天水地区是古华胥、伏羲、神农、黄帝族的迁居或兴起地,原始经济、文化比较进步,是孕育华夏文化的摇篮地之一.三代时期,“西垂”地区又是华夏族国与戎族部落的聚居地,至春秋、战国设郡县,成为泰国的版图.因此,天水地区又是秦国崛起和向东发展的发祥地与根据地.可以说,天水地区自古至战国未就是华夏与西戎文化交流、融合的枢纽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天水方言对天水籍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英语时所产生的影响(负迁移),文中对天水方言中的一些显著性特点(与普通话相比较而得)进行了一定的梳理,详细地阐述了这些特点对天水籍语言习得者在英语语音学习方面的影响,且针对这些问题中的某些显著性影响提出有效的纠正建议.由于两种语言隶属于不同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所以文中采取声母对辅音,韵母对元音的对应比较方法给予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是国家新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是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历史考察、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了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路径选择.认为: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应当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强大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加强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集成发展,推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打造寻根祭祖和周秦汉唐特色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6.
伏羲、女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从考古发掘的大地湾遗物,天水境内不少的地名和名胜,以及史料记载分析,天水地区是“两皇故里”,因而伏羲文化也起源于此.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从天水境内出土的遗址文物和名山名水,探讨“两皇故里”,开发伏羲文化资源,有其独特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天水古称秦州,因当地为赢秦始兴之地而得名.早自商周以降,这里就已成为西戎和秦人的根据地而与中原政权及各民族有着日益密切的联系和交往,也由此而孕育并形成了与中原文化水乳交融又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天水文化.这一文化的生成与展布,大致以甘肃境内渭河流域为依托,以今天水为中心.它作为黄河流域上游文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既是陇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地域风格.  相似文献   

18.
天水市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水市民参加健身活动的认识、内容、时间、场所、消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天水市民的体育认识水平较好,参与健身活动的人数较多,但体育人口和消费水平较低,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当前影响天水市民体育健身的主要是没有时间、学习或工作太累、没有锻炼场所和不懂科学锻炼方法等原因.因此需要社会各方面努力,共同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改善市民健身环境和健身条件.  相似文献   

19.
伏羲祭祀庆典乐舞——夹板舞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板又称"云阳板",其起源可上溯至唐代的"拍板".从调查得知,天水夹板舞表演从道具、队伍、内容、形式、乐器、乐曲都有一套基本程式,集祭祀与民间娱乐于一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民族文化信息,其狙犷、雄浑的表演风格与天水自古以来的尚武风俗融为一体.开发和创新的天水夹板舞,队员男女各半,人数最多以64人为限,体现出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天水师院的教职员工和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庆祝天水师范学院的成立,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天水师范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对天水师专的发展、壮大,对天水师院的诞生作出重大贡献的全体师生员工,向给予天水师专大力支持的社会各界和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天水师范学院的成立,是我省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是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也是高教战线,特别是天水师专几代人艰苦奋斗的结果。全省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和全省所有关心教育的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