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目的是使学生顺利就业。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职业性就是围绕社会对学生就业后的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结构组织教学,设置课程;实践性就是围绕学生从业后要从事的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要求安排实践训练。  相似文献   

2.
职业素养培养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职业素养培养,要从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出发来正确认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内涵。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职业素养培养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职业素养培养,要从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出发来正确认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内涵。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语文教学职业化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云霞 《高教论坛》2009,(9):113-116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其目标及内涵决定了高职各门课程的设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语文教学是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理应彰显职业特色,强化职业能力.为此必须基于职业岗位工作流程的需求,构建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提高学生职业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备直接从业的专业技能以及相关行业的职业素质。中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就业观,影响了就业的稳定率。根据其形成的原因,中职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职业思想教育,树立中职生正确的就业观,改变对学生的认识,帮助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适合社会需要的一技之长。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职业性”。“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通过职业学习,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向职业生涯发展,促进其就业成才。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向社会,走向社会选择职业;就业、择业、创业就是中职生的最终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生的职业精神,包括对职业的态度、观点、理想、道德、责任等。  相似文献   

7.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构建有效的工作机制,强化顶岗实习功能,提高顶岗实习质量,能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对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职思政教育既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又要在培养学生就业职业发展所需的综合素质、能力方面发挥应有作用,笔者试图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施教者、受教者)的理念转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改进创新等路径着手,达到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职业学校的就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从业观,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应该坚持多途径、全程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职业成熟度是评估个体职业发展程度以及职业指导有效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工作绩效等。在充分了解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基础上,从加强专业承诺影响提升职业素养、实现常态化生涯规划辅导、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加强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创建职业体验与就业服务平台五个方面路径着手,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全国2015年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调研,从国家、社会、企业、高校和学生五个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就业质量分析。发现接近八成学生实现直接就业,专业的社会需求度、人职匹配度、专业忠诚度、就业满意度、期望职业匹配度、工作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等就业指标值较高,说明定位于实践性、职业性和应用性人才的专业硕士,其应有的就业优势在实际就业环境中得到一定体现,但仍然有进步空间。也呈现出就业去向多元化、自主创业率不高、就业地选择受地方消费水平和工资待遇影响、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特点。基于此,应提高专业学位学生的可雇佣性、优化创业环境、增强高校与就业市场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实践性探索应以经济转型的需求为驱动、以专业建设为中心,以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职高德育中,就业教育一直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虽然,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一部分职高生经过高职考升入大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业学校推荐就业工作方面的压力,但并未改变学校教育对职高生就业教育所承担的责任,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应该在学生的择业观、从业观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作更加艰苦细致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以就业为导向”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具备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社会报道误导、学校教育观念错误、学生个人认知错误导致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缺乏。围绕社会需求,制定职业素养培育模式;围绕企业需求,创新职业素养培育机制;围绕学生需求,打造职业素养培育平台,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素养培养策略,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就是要使中职学生在综合职业能力上有一个"质"的提高,就是要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我们中职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培训,这是搞好中职教育工作的基本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张启荣 《广西教育》2007,(9B):24-24,32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可以说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而就就业教育来说,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就业技能教育,它是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一是就业思想教育,它是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推荐其就业所实施的一种思想教育。中职教育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及毕业就业指导,概括起来就是就业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7.
职业愿景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职业愿景激发与就业引导在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学习动力和职业投入方面存在高度价值契合。愿景驱动为进一步精准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高校要将就业引导与思政育人、专业教育、生涯教育、就业服务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构愿景、达成愿景,从而提升就业引导成效。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是长期的,为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在就业工作上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探索创新,要做到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手段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同时还举办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特色活动,构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化、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创业教育社会化的就业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高职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要通过优化专业教学.炼就“职业人”和培育学生职业素质等途径提升学生的择业竞争力,最终提升其就业质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刘定琴 《考试周刊》2010,(10):184-184
中等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与普通高中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普通高中的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考查学生对系统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中职学校的教育则重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的培养,有很强的“职业性”。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向社会,择业、就业、创业是其人生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