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铁淼 《中国档案》2022,(10):24-25
<正>《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三章对档案开放的主体、范围、程序和方式作出明确规定,为档案开放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指引。档案开放的主体1.开放主体的明确《办法》明确了档案开放的主体为国家档案馆。根据《办法》中的定义,档案开放包括了从档案开放属性判定到开放档案提供利用的整个流程。作为档案的权限归属和管理单位,国家档案馆应当切实承担起档案开放工作主体责任。需要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2.
<正>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明确开放馆藏档案是档案馆的法定职责,档案馆应当主动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向社会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质量,为开放档案工作创造条件。《档案法》则规定了“馆藏档案的开放审核,由档案馆会同档案形成单位或者移交单位共同负责。尚未移交进馆档案的开放审核,由档案形成单位或者保管单位负责,并在移交时附具意见”。在档案开放审核环节,国家档案馆与档案形成单位或者移交单位共同组成档案开放审核主体,  相似文献   

3.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国家档案馆按照《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法规的规定,实行开放方针,陆续将馆藏档案对社会开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作为部门档案馆和事业单位档案馆实行对外开放档案的单位还不多,在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服务工作机制的今天,部门档案馆和事业单位档案馆是否应该开放档案?开放档案的意义何在?本将借鉴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的经验,对实现部门档案馆和事业单位档案馆开放档案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开展馆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划分档案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是档案馆的一项基础性的业务工作。《档案法》、《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1999)、《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国家档案局,1991)等对档案鉴定开放工作做了相应  相似文献   

5.
李丽云 《天津档案》2006,(4):24-24,25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国家档案馆按照《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法规的规定,实行开放方针,陆续将馆藏档案对社会开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作为部门档案馆和事业单位档案馆实行对外开放档案的单位还不多,  相似文献   

6.
国家档案局于2022年7月发布了《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办法》从档案开放的主体与范围、程序与方式、利用与保护、保障和监督四个方面对新时期的档案开放利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办法》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贯彻了行政法定的重要法治原则,强化了协同治理的现代治理理念,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未来仍需进一步明确相关概念,增加档案利用权利的救济条款,补充档案馆的免责规定,推动档案开放利用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7.
<正>档案开放审核是档案工作价值体现的关口闸门,因其政策性强、影响性高、把握标准难以完全客观衡量而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作为《档案法》配套制度之一的《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在开放审核时间要求、流程机制方面均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关于开放审核前置的相关规定,对档案形成单位或者保管单位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审核衔接方面的相关注意事项,为档案开放审核前置机制落地落实,为档案开放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和有关国家档案馆定期向社会开放馆藏档案的规定,北京市档案馆继1996年、1997年和2001年向社会集中开放档案之后,于2009年5月20日再次向社会开放档案21568卷.  相似文献   

9.
档案开放公布中的法律规定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angAn向社会开放档案、公布档案,是搞好档案利用工作的前提,也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正确理解并真正掌握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档案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才能依法做好有关工作,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对利用者来说也才能正确行使法律赋予自己利用档案的权利,承担法律规定的相应义务。 一、档案开放与公布1.档案开放与公布法定主体的权利义务《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涉及到档案开放的主体规定,都限定为国家档案馆,而档案公布的主体则涉及到各个方…  相似文献   

10.
<正>新时代对档案的要求是走向开放。依法开放、利用档案是兰台人最大限度挖掘发挥档案自身价值去资政育人、服务大众的重要体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新修订档案法)加快了我国档案开放的步伐,将档案的封闭期限由30年缩短至25年;《“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建立健全开放审核有关制度,促使档案开放审核工作走上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2022年《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加大了档案开放的力度;2022年11月四川省档案馆制定的《四川省档案馆档案开放审核办法》《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开放审核质量管理办法》《四川省档案馆档案开放审核安全管理办法》等3个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开放审核职责权限、工作程序、限制利用标准及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问题。贡井区档案馆狠抓档案开放审核相关法规学习并开展相关制度修订工作,积极稳步推进档案开放审核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档案法》将档案形成单位或移交单位/保管单位列为档案开放审核的主体之一,明确了其在馆藏档案及尚未移交进馆档案开放审核中的责任。机关档案室作为形成单位或移交单位/保管单位的档案机构,在开放审核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机关档案室存在开放审核机制不完善、责任不具体、与解密审核的关系不明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够提高档案开放审核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提高机关档案室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魏源 《中国档案》2022,(11):42-43
<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增加了档案馆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等方面的规定,并将档案开放期限由30年缩短至25年。2022年8月1日,《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正式施行,对开放主体、范围和程序、方式等作出规定,将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置于全新的发展环境。为贯彻落实“走向开放”的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要求,四川省档案馆申请并立项“档案开放审核标准化体系研究”。笔者将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方法引入到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开放审核中,  相似文献   

13.
王玉红 《档案》2022,(3):55-59
2020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对档案开放利用等条款进行了完善修正。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在新政策和新形势下,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持开放共享理念,尊重档案的价值实现规律,细化工作制度和标准要求,设计优化工作流程,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完善档案开放鉴定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将救济途径中的案例引起的档案开放问题化解于档案开放鉴定环节,保障档案利用主体的利用权,规避档案利用纠纷,把档案法律制度转化为档案治理效能,推进档案治理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馆藏档案开放不仅是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档案利用服务的主要手段,更是社会开放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馆藏档案在开放前,则必须进行划控鉴定。为此,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及中央、所在省市相关政策,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5.
档案开放是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环节,厘清“档案开放审核”与“档案开放鉴定”的关系对于做好档案开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档案开放审核”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深入解析“档案开放审核”与“档案开放鉴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期为人们区分档案开放审核与档案开放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芳 《档案管理》2022,(3):50-52
新《档案法》赋予档案开放主体在档案开放的期限、审核、多元参与、权利保障、监督与责任等方面较大的裁量权。通过运用权力制约理论对档案开放裁量权进行规制,有利于规范档案开放权的行使、保障档案利用者和相关主体的权益以及促进新《档案法》的全面实施。在条件成熟时,应尽快修订完善《档案法实施办法》和地方档案法规规章,对新《档案法》档案开放期限、审核、多元参与、权利保障、监督与责任等规定进行细化。  相似文献   

17.
王巧玲  王欣 《北京档案》2023,(12):11-14
论文聚焦档案开放审核结果方面的问题,从结果分类、结果标注内容及标注单位三方面展开讨论,并指出档案开放审核的结果应按开放时限分为“到期开放“”提前开放”和“延期开放”三大类,而“开放”和“控制”两类指的是档案的可利用状态,并非开放审核的直接结果“,提前开放”和“延期开放”虽都同为例外情况,但两者的法律性质不同。档案开放审核结果标注的内容,除结果类型和档案的应封闭年限以外,还应包括档案的可利用状态,及帮助判断档案可利用状态的辅助信息,如档案的形成时间、形成已满时间等。出于方便操作和使审核对象单位最小化的考虑,提出档案开放审核一般以“件”为对象单位来标注审核结果为宜,并提出了以自然“件”作为档案整理单位的组“件”规则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任何法律上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合法行为产生肯定性的法律后果,违法行为导致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浙江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所规定的国家档案馆管理行为也是如此。为了防止、纠正和惩治国家档案馆管理违法行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档案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办法》从明确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提供权利救济三方面进行了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9.
档案的开放,就档案工作的程序而言,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整个档案事业发展来看,是国家档案馆实现传统型向开放型转变的核心内容。如何加大档案的开放力度,尊重和保护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益.这是社会历来十分关注的一个老问题。《浙江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站在新的高度,对档案的开放作出了新的诠释。充分体现了维护公民知情权的立法精神。本文就《办法》所涉及的档案开放内容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馆藏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一直是综合档案馆工作的难点,在新修订《档案法》的背景下,传统的以综合档案馆为单一主体的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模式需要做出调整。该文通过梳理相关法规、调整工作思路和探索业务流程,提出建立基于多主体责任共担机制的馆藏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