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散文贯穿于中国文学的始终,是一种最为真实最为彻底最为直接的展现作者心灵世界、抒发作者情感、展现人格魅力的文体。依照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标准和散文的文体特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能够读懂文本,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入情、阅读入境、阅读入眼,引导读者与作者的有效情感沟通,感知作者在文章中所抒发的情感。一、阅读入情,诱发情感共鸣任何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都闪烁着作者独特的思想火花,在作品当中作者表达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抒发作者对事件、对社会深刻感情。作者依情造文,读者就要  相似文献   

2.
汪雪霞 《中国教师》2014,(10):54-55
<正>散文是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文类,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等特点使散文具有独特的审美和阅读价值。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增长阅读技巧,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对文学美的认识。因此,散文阅读教学既要着眼于阅读方法和技巧,又要注重学生对文体美的感受,以加深他们对美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开展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3.
王文娟 《成才之路》2013,(20):82-83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散文所占的比重较大。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一、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形式美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认真揣摩作者的思路,把握散文内在的行文线  相似文献   

4.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的内容,文学背景知识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不可忽视的环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与鉴赏”中提出:“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了解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除阅读的障碍,体会文本蕴涵的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陈瑜 《语文知识》2014,(1):78-80
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是核心内容。在修订过的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文学作品的阅读。它指出,7~9年级学生要"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提高"审美情趣"。因此,现代文阅读成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中阅读板块的核心部分,评价的目标是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现代散文作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现代散文具有情意浓郁绵密、文辞优雅华丽、富于情感和哲理的特征,给初中生展现出极其丰富的、多彩纷呈的情感和艺术世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丰富优美的散文世界之中,就要分析阅读现代散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不同的阅读指导策略下,更好地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和有益的人生启示,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气质和审美涵养。  相似文献   

7.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突出特点,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相比,散文着重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其语言运用灵活多变,文字架构不拘一格.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很难找到阅读文本的核心思想,以至于陷入阅读瓶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端正阅读态度、注重阅读技巧、走进作者内心、撷取文本精髓,并利用课堂互动、情境创设、意境联想的方法,探寻散文的文本主线,挖掘散文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8.
叶宏 《现代语文》2006,(7):88-89
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的文学体裁,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教材中,有抒情性散文如冰心的《谈生命》,叙事性散文朱自清的《背影》,议论性散文如鲁迅的《灯下漫笔(节选)》等等。散文最大特点是接近生活,抒写作家的真实感受和生活境遇,阅读散文最重要的就是体验作者精神感受和领悟生活的人生百态。《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散文的阅读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俪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散文的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如何提高散文的阅读能力呢?一.抓住"文眼",揭示文章主旨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的"眼"就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心点,文章结构的枢纽点,也就是所谓"神聚"之处。抓住了散文的"文眼",犹如拿到了进入散文这座艺术宫殿的钥匙。散文的思想、感情、结构等也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了。那么,怎么识别文眼呢?作者为了表达主旨,往往由一字或一句来突出主旨,布局谋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一种创造和欣赏,更是一种入景入情的感受与体验;是读者与作品的心灵对话,更是读者与艺术品的情感交汇。语文阅读教学是对美文美篇"情美"的鉴赏与品味,注重的是人文情怀的培养与积淀。在阅读教学中,应营造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世界之中,充满着情趣与欢乐,飘荡着问题与好奇,洋溢着诗意与鼓舞,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阅读鉴赏能力,提高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1.
散文阅读不只存在于语文课堂和语文测验中,更重要的是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阅读和写作中。所以把握深入阅读散文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进入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受到情感和美的教育是散文阅读课堂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2.
<正>王荣生先生说过,散文就是"作者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我们阅读散文就是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是读者与作者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感"。优秀的散文作品总是饱含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与人的情感。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在散文教学中无疑应该引领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在体会中获得  相似文献   

13.
散文是高中语文学习中常见的文章类型。对散文的阅读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散文中所传递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基本生活常识,而且在阅读的同时,作者文中所传递出来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等也使学生的思想获得熏陶。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散文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道士塔》是余秋雨先生散文集《文化苦旅》的首篇,是一篇饱含作者深情,有着深厚文化意蕴的散文。情感的体验是散文阅读的重点,理性的反思是阅读文化散文的更高要求。教学这篇散文,可以分为品渎和反思两个步骤。品读主要有三个层次:感知认读,学生一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情感诵读,学生二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思辨悟读,学生三读课文,探讨散文主旨。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情入理,引导学生逐步把握课文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设想]《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爱和责任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读后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让人感受到互敬互爱的浓浓亲情,对生命的珍爱、生活的责任。因此阅读的过程就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我想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学习并掌握一种阅读散文的方法,同时更加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并肩负起生活的责任。为此本课设计包括:一是以教材为载体,传授散文阅读三步法(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美;再读课文,把握情感主题美;品读课文,体会散文语言美);二…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的立意不能只停滞在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浅层次,而是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及作者产生共鸣,完成多维的心灵对话和生命体验。感受文本浓郁的文学氛围,使学生受到人文情怀的感染与人生哲理的熏陶,在阅读认识世界,感悟生活,健全人格,陶冶性灵。一、涵泳品味进入情境诵读是感知文本、走进文本的有效方式。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囊括了许多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其中的诗歌、散文名篇,很适合学生诵读。让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就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用诗意的教学,培养学生品味阅读的能力,实现陶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诗意教学,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途径1.在情境中阅读,激发热情在阅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作品,调动情感通过作品与作者发生心灵的碰撞,从而产生情感的交流,这样学生会获得与作者感同身受的体会。课堂中,设计诗  相似文献   

18.
刘琨 《中小学电教》2006,(10):51-52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语言优美,意韵含蓄,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深厚细腻的情感世界。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散文阅读鉴赏的总要求是:“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所以本文是培养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优秀篇目。结合新课标和本单元“体悟山水神韵,提高感悟水平”的要求,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对于儿童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美,更吸引儿童去阅读。而教学童话故事,则是帮助学生浸润在童话作品中,体会至真、至纯、至美的情感,获得文学的启蒙,体悟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的内容,文学背景知识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不可忽视的环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与鉴赏"中提出:"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了解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除阅读的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