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游泳运动的发展,游泳比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经常见到有些运动员,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突出,时常超水平发挥出自己的训练实力。同时也听到一些教练员埋怨自己的运动员比赛能力不强,不能发挥应有水平,或比赛失常,本应游出的成绩常表现不出来等。就运动员的临场表现而言,除本身训练水平、技战术水平、竞技状态、比赛环境、比赛任务、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运动员的应激控制能力及自身潜能的调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很多运动员训练水平较高,但比赛发挥不佳,比赛能力较差。通过对全国10个游泳成绩较好城市的基层游泳教练员调查后发现,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普遍存在比赛能力较差的问题。大多数运动员由于心理压力较大、比赛经验不足等,致使成绩不理想或信心不足,部分运动员由于专项技术或能力较差,影响了比赛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比赛能力的现状 在对全国十个游泳较好城市的基层游泳教练进行了问卷和电话访谈之后,每位教练在近五年之内都曾有过至少3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存在比赛能力较差的问题。大多数运动员是由于心理压力较大,比赛经验不足,以及发挥不出应有成绩等问题影响了比赛的发挥,造成成绩不理想或信心不足。大部分运动员训练水平都相对较高,比赛成绩却常常不如训练时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统计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分析各年龄层次游泳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探讨如何解决运动员在赛前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以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昌军 《游泳》2005,(1):24-25
现代竞技游泳运动,随着规则的改动、训练手段与方法不断改进、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大幅度提高、竞争日益激烈。但是,近几年少年儿童游泳比赛中犯规情况有所增多,一定程度影响了少年儿童游泳运动水平的提高。某种程度上影响其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因此,  相似文献   

6.
尹文举 《游泳》2008,(3):10-11
随着游泳运动的发展,游泳比赛中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经常会见到有些运动员,特别是高水平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突出,时常超水平发挥出自己的训练实力。同时也会听到一些教练员埋怨自己的运动员比赛能力不强,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或比赛失常,本应游出的成绩常表现不出来等。就运动员的临场表现而言,除了其本身的训练水平,技战术水平,竞技状态,比赛环境,比赛任务,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运动员的应激控制能力及自身潜能的调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游泳运动的发展,现在国内各级游泳运动员都有很多参加各级各类国际比赛的机会。能够戴上印有中国国旗的游泳帽代表中国参加比赛,永远是运动员游泳生涯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不过,当你代表中国、你的学校、你的俱乐部、你的家人和你的城镇参加国际比赛时,你的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游泳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8.
吴刚 《中华武术》2018,(3):37-39
投掷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是指投掷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最高专项成绩或战胜对手的能力。主要由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竞技状态和比赛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应变适应能力、身体状态的动员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构成。中学生投掷运动员的比赛能力与职业投掷运动员相比差距明显,由于比赛的机会较少,临场比赛的经验较少,造成比赛经验缺乏,使很大一部分中学生投掷运动员在比赛中没有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应有水平。本文将就如何解决由于比赛次数减少而造成了比赛经验相对少,成绩没有提高等问题,通过一些模拟训练手段,提高训练的成果,丰富比赛的经验,提高运动成绩。本文还就引用模拟训练手段来提高中学生投掷运动员的比赛经验,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游泳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突破,墨尔本世锦赛的辉煌都跟对专项认识的提高有关。研究发现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年度比赛频率、每次比赛项次以及比赛兼项等一系列问题,相对于国外优秀运动员来说较少,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少儿游泳比赛运动员技术犯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5):75-77,97
对2004、2005年两届浙江省冬季少儿"迎春杯"游泳比赛运动员技术犯规进行调查,发现运动员技术犯规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小年龄组、混合泳项目及转身技术方面犯规人数尤为突出.文章通过统计对游泳比赛中常见的犯规动作进行深层分析,让基层教练员在对运动员技术规范化训练中更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同时也希望广大教练与运动员对游泳比赛技术犯规给以高度重视,从而为少儿游泳运动员比赛中发挥正常水平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朱海明 《游泳》2000,(4):15-15
叶坤第一个出国参加游泳比赛的中国运动员李罗伯第一个获得国际游泳比赛冠军的中国运动员杨秀琼第一个参加奥运会游泳比赛的中国运动员吴传玉新中国第一个获国际体育比赛冠军的运动员戚烈云第一个打破游泳世界纪录的中国运动员穆祥雄第一个三破世界纪录的中国运动员杨文意第一个打破游泳世界纪录的中国女运动员庄泳第一个获奥运会游泳冠军的中国运动员林锦珠第一个突破1分钟大关的中国男子100米自由泳运动员黄卫东第一个突破2分钟大关的中国男子200米自由泳运动员王大力第一个突破4分钟大关的中国男子400米自由泳运动员蒙荣乙第…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人体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与运动员临场比赛能力可以看出,运动员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信息反馈形式是影响运动员临场比赛能力的重要因素。研究从运动机能学习原理的角度提出了提高运动员临场比赛能力的训练方法,以期为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泳道争霸     
游泳运动员能做的只有训练和参加比赛。那么,最大的问题依旧是:一年内需要多少次?需要准备在多少个比赛中展现他们的天分和能力?还有,如何进行调整?我们所知道的是,决定游泳运动员赛程的人往往不是他自己,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  相似文献   

14.
庄雄 《新体育》2024,(2):7-9
水感是运动员先天具备的一种对水体的感知能力,这种感觉因人而异。当游泳运动员处于水中时,其身体表面的皮肤感受器会灵敏的接收到水的温度和水阻力所产生的信号,运动员此时便可迅速调整游泳的姿势和速度。良好的水感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日常游泳动作的规范化程度,同时还能让运动员调整训练和比赛期间的心态,对自身的游泳速度和划水强度有明确的感知,这有助于快速提高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成绩。目前水感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有划水训练、心理模拟方法训练、身体协调性训练等。教练员要尽可能丰富水感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时机,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精英选拔机制,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水感训练的整体质量,以此来促进游泳运动员成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比赛期间营养的合理补充可消除运动性疲劳、改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等。认为比赛的环境、比赛的强度、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影响运动员比赛期间热能过度消耗的主要因素。提出碳水化合物的补充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用方法,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适量补充钙、钾、镁钠等矿物质,及时的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不建议在比赛中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以及水、运动饮料、特殊营养品的合理补充方法,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能力,加快运动员疲劳状态的恢复,同时防止运动员在比赛中营养流失。  相似文献   

16.
从比赛环境、对手信息、比赛胜负等角度对摔跤运动员竞赛前心理因素进行研究,运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结合摔跤运动实际情况,探讨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对比赛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关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旨在帮助广大教练员提高运动心理训练的意识,通过增强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能力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1):27-27
在长距离的游泳比赛中,往往是耐力好者获胜。不少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让游泳运动员进食碱性食物,可使其血液的pH值偏于碱性,有可能增加耐力。美国科学家曾对10名男子游泳队的优秀运动员做了试验测试。  相似文献   

18.
一、快速能力在游泳运动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快速能力是各项目专项能力的重要素质,直接决定或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竞争能力的强弱和比赛的胜负。所以各项目的运动员都必须重视快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分析游泳运动员在重大比赛的情况表明,在比赛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有的运动员在百米游距中通过出发和转身赢得0.5-1秒的优势;有的则依靠游程中较高的速度水平或快速冲刺能力赢得时间。但是在游泳训练的实践中,在如何提高快速能力时,往往只注意提高游泳绝  相似文献   

19.
模拟比赛情景训练对优秀散打运动员注意分配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20名优秀散打运动员为被试,以散打比赛情景片段和两种刺激信号为素材,对优秀散打运动员模拟比赛情景训练过程中注意分配值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比赛情景模拟训练对优秀散打运动员训练的效果.结果表明,比赛情景模拟训练能有效提高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注意分配能力;优秀散打运动员注意分配技能提高的进程是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的;在散打专项情境中,教练员施以观众声音因素的干扰并不能影响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分配能力;运动员运动水平越高,注意分配能力也相应表现出较高水平,说明散打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水平的注意分配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田径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与比赛能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田径运动员能否把艰苦训练所获得的训练水平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创造理想的运动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比赛能力。运动员的比赛能力与赛前训练安排得合理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何合理地安排赛前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这是当前教练员和体育科研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