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倾向,是与家长头脑中存在的一些糊涂观念分不开的。有的家长并不是认为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习惯培不重要,而是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管教早了没有么用处,等孩子长大了再管教也不迟。有这种糊涂识的家长不明白,正因为孩子人小不懂事,做父母的应该对他们进行道德启蒙教育,教他们尽早掌握正  相似文献   

2.
达欢 《辅导员》2015,(9):7-8
伴随80年代的独生子女们陆续成为父亲、母亲,隔代教育的敏感性愈发变得严峻起来,总会有不少的家长朋友向我吐槽:孩子爷爷如何宠孩子,还不让他们自己管教孩子,孩子奶奶经常背着他们给孩子“开小灶”,教到孩子连父母的话都不听了……一言以蔽之:隔代教育几乎是一无是处!个别年轻家长还用上了“没文化,真可怕”来形容自己的父辈,甚至不惜与他们翻脸以争夺孩子的教育权。作为一名年轻的幼儿园老师,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隔代教育,我想为饱受争议的隔代教育说几句好话,因为,作为祖辈的他们,还是有  相似文献   

3.
伴随80年代的独生子女们陆续成为父亲、母亲,隔代教育的敏感性愈发变得严峻起来,总会 有不少的家长朋友向我吐槽:孩子爷爷如何宠孩 子,还不让他们自己管教孩子,孩子奶奶经常背着他们给孩子“开小灶”,教到孩子连父母的话都不听了……一言以蔽之:隔代教育几乎是一无是处!个别年轻家长还用上了“没文化,真可怕”来形容自己的父辈,甚至不惜与他们翻脸以争夺孩子的教育权.  相似文献   

4.
《中华家教》2020,(3):56-57
去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引起了热议。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之所以要有惩戒权,正是因为每个孩子都处于成长发展期,当他们的行为有不合理之处时,需要教师适时提出并予以教育。家长也是如此,如今大部分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呵护的同时也少不了严厉管教。  相似文献   

5.
中等生     
本期的“童心童眼”是一组孩子们写的小文章。透过内容,我们会发现,我们在教育着孩子,而孩子也在观察着成人。对我们的管教,他们有时并不服气,而且有一定的道理。他们对世界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有时比成年人还要深刻。看看他们的文章,我们会有所得。——责任编辑/张纯颖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刘大进,不疑则不进”。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始在一问。”孩子好奇,他们必然对不懂的新事物产生怀疑,进而发问或从实践中去探索。调查表明:孩子越小,好奇心越大。这是为什么呢?家长们笑而置之。其实把孩子的好奇心扼杀在摇篮之中的恰恰是我们这些自认为“重视教育”的家长们。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会“不听话”两三岁的孩子出现执拗、不听话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首先,请您千万别“恼火”,因为,教育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家长在恼火的时候容易丧失理智。“使尽各种方法”,究竟是些什么方法?不恰当的管教方法不仅不能改变孩子的执拗,反而会有碍于孩子身心的健...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能说出孩子10个优点,你是个优秀的家长;如果你能说出孩子5个优点,你是个合格的家长;如果你连孩子一个优点都说不出来,那你该是个‘下岗’的家长!”国家一级作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庆祥提出等级家长的概念。他说“:通常有三等家长:一等家长用眼睛管教孩子;二等家长用嘴巴管教孩子;三等家长用拳头管教孩子。你们应该争取做一个一等、至少是二等的家长,千万不要做三等家长。”“作为家长,你还有义务去‘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陈庆祥向所有家长发出“通告”。在教大家该如何做个好家长之后,陈庆祥又举了一些反面教材,以此说明:如果…  相似文献   

9.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年龄越小,家长的言谈举止对他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幼儿园必须与幼儿家长沟通,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与他们形成“合力”,对幼儿实行多元化的协同教育。 不同的家长,性格、心态、素质会有所不同,所以,我在组织家长学习幼儿教育、幼儿心理理论的同时,还与家长进行“个性化”的沟通,以便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促使他们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有的家长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我们就把他们吸收为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我园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交流育儿经验,并由家长代表将家教经验整理成文,在家长园地中刊出。这样做不仅使在园孩子的家长  相似文献   

10.
李红艳 《家长》2010,(8):52-52
我们常说的“乖孩子”,是指那些老实、听话的孩子。这样的孩子由于听家长和老师管教,所以往往招人喜欢,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在表扬孩子时,都喜欢说“真是个乖孩子”。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孩子太乖了并不好。孩子太乖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很多年轻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再不好也会以微笑面对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认为父母天生就是该这么“好”的,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关爱。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明白你的付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父母不妨把孩子的种种表现予以复制,如挑食、任性、撒娇等等。因为是游戏,孩子会很投入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孩子虽然小,但是只要与他真诚地沟通,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  相似文献   

12.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世上最好的教育,希望让他(或她)成人或成才。但教育孩子不可能像雕刻石像那样,有预定“轨道”。因为孩子是有思想意识的人,我们只要抓住平时的点点滴滴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即使孩子不能“成龙成凤”,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灿烂天地。教育孩子,“批评”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手段,但本人认为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时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人们会用乖来形容一些孩子,他们容易管教,不争抢也不吵闹,让父母非常“省心”。医学心理学专家却提醒家长,对这样的“乖”孩子,应多加注意,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与坚持     
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专制与放任是两种极端的教养方式。当孩子对家长善意的劝告不听从,对合理的要求不合作,出现情绪性的抵制,不给家长面子或家长没时间与孩子纠缠时,专制的管教方式最具诱惑力。因为这种方式简单、迅速有效。专制的管教是以不平等的亲子关系为前提的。但  相似文献   

15.
责备     
小编NT的话: 编辑部经常接到家长们的来信,诉说自己教育孩子的各种苦衷。比如: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想跟我说话?为什么我们一谈话就不欢而散?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学习那么有兴趣;我的孩子却一见作业就头疼……当然了我们也同时不断地接到孩子们的来信:为什么家长不信任我?为什么父母总是谴责我?为什么他们睁开双眼就唠叨……小编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不想做一个说教者,我们只希望我们的杂志能成为一个“通心台”,也就是能够沟通孩子与家长间心灵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倾听到对方的声音,读懂对方的心灵世界,增加一些理解和了解,我们的原则是“倾听+倾听”。那么,首期我们要倾听的是来自沈阳市的王子恒先生谈与儿子交朋友的体会和来自大连市的宫巍巍小朋友的内心苦恼,相信你会从这些文章里获得一些启示。小编只有一个要求,小朋友拿到杂志后一定要给家长们读一读呀!说不定你的爸爸妈妈也会爱上这个杂志的,因为我们这个“通心台”栏目也是给你的爸爸妈妈设的哟,让他们看看我们小朋友的心中到底有多少苦恼哪!  相似文献   

16.
木子 《家教指南》2004,(1):14-15
背景:中国传统家教“不打不成器”的观念根深蒂固,今天当赏识教育、终身教育等新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的时候,总有不少家长抱怨:打,不行;但不打,教不好。近来,在城市热门话题“丁丁案”中,丁丁妈妈与“继父”在使丁丁身心严重受创之后,居然还直言不讳:“我们打她是因为爱她”!于是又引起了人们对家长管教时该不该打孩子的关注。现实:全国半数以上孩子在家挨打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发展研究所在北京、上海、山东、湖北等十省市所进行的“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研究”随机抽样调查表明,父母在管教孩子时,采取打或骂方式的大有人在。在被调…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常常因为孩子的某些言行,为他们贴上这是个"××孩子"的标签,可事实呢?他们也有让我们佩服和感动的闪光点。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件往事使我终身难忘。那是我在单人校任教的第一年,我班有个叫健健的小男孩,个子不高,也不太讲卫生,又是一个好动顽皮的孩子。班上有二十多个孩子,不管是比他年龄大的,还是比他年龄小的,他都要欺负。家长也常常来我面前告状,因此,他没少挨我的批评。可他每次认错都很快,却一点不改,真让人头疼。我也认为他是一个难管教的"坏"孩子。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我们管教孩子,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到了美国这一套就行不通了。他们教育孩子是引导为主,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19.
孩子是家长心中的挚爱与未来希望的寄托,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但是忙碌的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种种不得已的原因,使有的家长将孩子的生活与教育一并交给老师全权代理,父母的地位在孩子的心目中渐渐淡化,变得可有可无。而自己带孩子的家长,由于一天工作的劳累,晚上对着顽皮的孩子,耐心全无。“家长式”的管教成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家长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教子经验的缺乏,使得家长在教子经验上,呈现出很多问题,很难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进步。家长与孩子间快乐的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成为了一种向往。怎…  相似文献   

20.
家长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迁怒孩子,或是因不了解事情经过而错怪孩子,甚至错罚孩子,事后才发现错不在他。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往往有如下几种行为反应:A.不当回事。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会记仇,大人犯了错不必当回事儿,没什么了不起的。持这种想法的家长为数不少。B.转移视线。有两种具体表现:第一种发现错怪孩子后故意岔开话题,文过饰非。如发现错怪孩子打翻油瓶后,转而问“你今天的画画完了吗?”第二种是当错怪孩子的事实被澄清后,认为自己丢了面子,反而故意挑出孩子别的错处来掩饰自己的窘迫。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