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节班会课。我走进教室。早晨的阳光投射进来,教室里显得格外宽敞明亮。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一齐聚焦在讲台上,我不觉挺了挺胸膛。我说,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不同寻常的班会课,内容是宣讲“八荣八耻”。我面对的是一群四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能懂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我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这些文字后,又庄重地诵读了一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外语的认识的提高和教学条件的完善,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压力。其中,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巨增所带来的压力是最为明显的。其必然结果是班额增大。以我校为例,我校2001级英语班的总人数为2600人,平均班额人数为47人,班级人数最多为72人,最少的为28人。2002级英语班的总人数为3492人,平均班额人数为66人,最多为90人,最少为34人。2005级新生英语班的总人数为4828人,平均班额人数为80人,最多为113人,最少为50人。这一现象必然给课堂教学带来许多…  相似文献   

3.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八荣八耻”不胫而走,广为传播,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科学体系,是目标方法态度的统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前提和基础,"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和本质,二者是目标与核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方法与途径。"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基本精神需要。其具体内容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为前提,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教育场所,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而后勤是为教学服务的。学校的后勤工作必须以学校的教学为中心,必须以为学生学习服务为中心,必须以为教师教学服务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诚信缺失的反思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做了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他强调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加强诚实守信教育,是学校践行“八荣八耻”的重要任务。陈萍同志撰文,就目前学校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06,(5)
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把孩子们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话题。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时发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提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即“八荣八耻”。  相似文献   

8.
"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是辉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全体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也诠释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与责任。为孩子们的成长,我们有义务为他们传道授业,为孩子们的发展,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指点迷津。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校积极探索、认真实践,  相似文献   

9.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事件为必然事件,其概率必为1。一个事件为不可能事件,其概率必为0。反之,概率为1的事件是否为必然事件,概率为0的事件是否为不可能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创世神话,以盘古这一主题流传最广。三国时代吴人徐整所著《五运历年记》中有这样一段屡被引用的文字: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虻。”中国西南白族和布依族民间至今仍在讲述的盘古神话,内容与此大同小异,兹不具述。为便于说明问题,这里有三点似乎应当稍作强调:  相似文献   

11.
所谓有序,即一个系统由较低的结构转化为较高的结构的过程,它是阶段性的整合,是系统性的链接。以教学系统为例,讲清、学会的过程,是为序;反之,说理不清,迷惑不解的过程,为无序;记忆、理解的过程为有序。而遗忘、生疏的过程为无序。思维条理化、灵活变通的过程,为有序;而思维紊乱,呆滞僵化的过程,为无序。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高中生在想什么,这恐怕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笔者一个偶然的机会窥得一斑。前不久,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罢英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后,随堂布置了一篇课后练笔,题目亦为“我为什么而活着”,并强调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学生答案的丰富多彩是意料之中的事,这些答案分别有为自己、为父母、为爱、为祖国、为金钱、为友情、为明天、为生活、为理想、为别人、追求知识、同情苦难、为事业、为爱情、为世界、为自由等等。其中,答案较为集中地表现为自己而活占33.7%;为父母而活占42.5%。而追求知识只占12.5%,为祖国占6.25%…  相似文献   

13.
“为之”辨     
“为之”在古汉语里常是固定结掏。只因“为”的词性不固定,意义更灵活,“之”或实或虚甚至或省,故“为之”情况较为复杂。 (一) “为之”后出现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之”即为介宾词组,充当状语。例如: (1)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二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为,介词,引进行为对象,相当于“替”,或不译。之,代词,代孙权。“为之”是动词谓语“用”的状语。为之用,替他效力。 (2) 时人为之谚。(《通鉴·晋纪》) 为之,替他们或给他们,作“谚”的状语。“谚”用如动词,义为“编谚语”。 (3)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为之,替他(即周顺昌),作“声”的状语。“为之声义”直译为“替周顺昌伸张正义”。 (4)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疱丁解牛》)  相似文献   

14.
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少先队员从小要树立为人民服务为荣的思想,要从为同学、为集体服务做起。少先队小干部,要从小学做公仆(公仆就是“为公众服务的人”)。为校园电视台主持节目,为红领巾广播站播音,为中队写黑板报,帮同学补习功课,帮值日生打扫教室,参加“学雷锋送温暖”、“拥军优属”、“爱护环境”等活动,都是在为人民服务,你会从中感到幸福和光荣。为他人服务的事情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去为人民服务,就会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和谐。那么,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的春天,是个不寻常的春天。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伴随着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伴随着甘甜的春雨,流进了亿万人的心田。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当是非、善恶、美丑,正被一些人…  相似文献   

16.
花语玫瑰象征爱情,花语为“我真心爱你”。百合花象征团结友好,花语为“百年好合”。康乃馨象征母爱,花语为“健康长寿”。牡丹象征荣华,花语为“花开富贵”。桃花象征发达,花语为“宏图大展”。太阳花象征光明,花语为“欣欣向荣”。萱草象征忘忧,花语为“勿忘我”。但要注意一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花的象征意义各有不同,我们要“入乡随俗”。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至关重要,需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本人认为,可以专心为矛,以耐心为盾,以细心为箭,以意趣为粮草,以意志为铠甲,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相似文献   

18.
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在我国的诗歌中运用广泛。虚与实的关系有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和侧面为实,正面为虚等五种。中学语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到诗人的心灵世界中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的户口编制,相传出现于夏、商时期,当时是“八家为井,井三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到了周代,国都外的近郊居民,按“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之法编制。今人把同县人称为“乡党”,即由此而来。《论语》中有“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可见“乡党”一词,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对大语文教育的认识并推进其实践,可从学科、课程、项目三个角度对大语文教育观进行界说。以学科为目的的大语文观以学科为视域,以课堂教学效率为旨归,将大语文定位为一种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以课程为视域的大语文观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为目的,将大语文定位为一种课程组织方式。以项目为载体的大语文观面向未来社会,立足于对未来实践的提前预练,以社会生活为视域,以多门课程综合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项目实践为基本过程。三种大语文观均有存在的价值,教师应依据具体情形加以选择与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