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健康人格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大学校园文化不但为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提供了各种实践内化的机会,而且校园文化本身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参与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应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统筹兼顾,和谐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24):153-154
活动是文化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的构建包括教学文化氛围的形成、优美的环境熏陶和管理文化等各种内化因素,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实际,为学生心灵成长做出努力。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它能使学生在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3.
闲暇生活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闲暇生活需要德育的引导和渗透,这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也对教育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观念、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通过有益的道德引导,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道德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綦振芳 《教育与职业》2012,(20):168-169
大学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重视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完善大学制度文化,营造富有特色、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教育质量,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校园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校园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成才氛围,使大学校园文化真正成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闲暇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高校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战略任务。闲暇活动是大学生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有着客观的积极价值。高校对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缺乏应有的引导,闲暇失控是造成部分大学生健康人格缺失的主要原因。闲暇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为:闲暇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闲暇教育是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闲暇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7.
人格结构包括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特征和气质、性格、能力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特征等。“健全的人格就是在人格结构中的各个方面得到平衡发展的完整的人格。”大学生和教育者共同创造了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又作为一种文化环境,制约、影响和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大学生社会生活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 良好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健全人格的特点之一。多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中学生活,曾一度桎梏着学生们社会生活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入大学后,连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众文化诱导大学生产生对社会人生的虚幻反映、道德价值判断的混乱、精神能力的滑坡、对享乐主义的推崇和对西方文化的错误认知。为此,高校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闲暇教育和闲暇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闲暇时间文化生活的质量;弘扬文化精品意识,精心营造崇尚精品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当代中国奋发进取的需要,也是当代中国伟大复兴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基本策略,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二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人格传统;三要借鉴国外优秀道德人格培养的经验;四要发挥高校的主阵地作用,通过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大学生自治组织的功能、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功用、培育大学生道德自觉等重要举措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觉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又是一种文化价值选择和建构的自觉实践过程。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科学内涵表现为文化认同、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对实现文化使命、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塑造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要通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途径,来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张代宇  陶钦科 《成才之路》2014,(14):I0002-I0003
和谐校园文化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内涵发展"和"继承创新"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陆林 《江苏高教》2007,(3):103-105
蔡元培"兼容并包"治校理念既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和谐人格教育的有效探索.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需要和谐校园文化的规范和导向.今天,高教改革与发展需要在借鉴蔡元培"兼容并包"的治校理念基础上,不断探索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新思路、新途径,促进大学生和谐人格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大学时期是青年塑造健全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人文素养是良好人格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提高人文素质的目标下研究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能更加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校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加强,对创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会加快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和谐校园文化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内涵发展"和"继承创新"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能更加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校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加强,对创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会加快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校园生活方式,在塑造大学生人格品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本文将从如何发挥大学校园在传承文化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能更加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校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加强,对创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会加快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应做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强意识;完善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柴楠 《考试周刊》2012,(85):148-149
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行为模式的塑造,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形成原因.提出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途径,不断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