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课后服务的地区之一,武汉市小学生课后服务实践具有一定代表性。基于调研数据发现:(1)小学生课后服务在主体与对象、制度、内容、经费与时间、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存在教师负担增加、内容特色缺失、家校沟通较少的问题;(2)教师对小学生课后服务总体较为满意,不同性别、不同岗位和是否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对课后服务满意度有所差别,小学生课后服务时间基本符合教师预期,课后服务主体、课后服务激励与教师期待仍有差距;(3)家长对小学生课后服务总体较为满意,不同性别、年龄、孩子就读不同年级段的家长对课后服务满意度略有差别,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经费基本符合家长预期,小学生课后服务主体与家长期待仍有差距。优化小学生课后服务实践,需多途径招募课后服务教师,健全课后服务师资长效供给机制;多渠道开发课后服务资源,健全课后服务内容特色生成机制;多主体分担课后服务责任,健全课后服务家-校-社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刘宇佳 《中学教育》2021,18(2):71-82
小学生课后服务区域发展经验是优化我国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宝贵资源.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W市中心城区小学生课后服务管理的现实考察发现,课后服务主体以学校和在职教师为主,课后服务对象基本遵循学生自愿原则;课后服务制度建设状况良好,但家长、教师等群体对课后服务相关规定与办法的熟悉度有待增强;课后服务内容较丰富,能适应不同年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滁州市琅琊区市区部分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现状出发,通过对滁州市琅琊区市区紫薇小学等几所小学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际问卷调查和一些个案走访,分析滁州市在小学生课外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滁州市小学生在课外活动的开展上存在内容形式单一、学校家长不够重视、社会关注度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滁州市现有发展状况对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创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理论的全面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滁州市琅琊区市区部分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现状出发,通过对滁州市琅琊区市区紫薇小学等几所小学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际问卷调查和一些个案走访,分析滁州市在小学生课外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滁州市小学生在课外活动的开展上存在内容形式单一、学校家长不够重视、社会关注度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滁州市现有发展状况对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创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理论的全面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5.
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政策效果的达成。而家长作为课后服务的重要参与方,其满意度直接影响课后服务的顺利开展。因此,开展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能准确把握家长的真实需求,有利于找出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完善课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研究者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T市C小学254名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课后服务投入、课后服务内容和课后服务效果三个维度。研究发现,家长对课后服务投入和内容较为满意,但在服务效果方面满意度较低。问题主要体现在:课后服务师资力量较弱、服务内容缺乏特色、服务效果与家长期待有差距等。为此,文章提出引入多元化课后服务师资、构建特色化课程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等对策,以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杨红 《甘肃教育》2021,(4):21-23
新时代小学生课后多样化服务体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放学以后,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学生个人等因素影响,为提高小学生素质、促进能力发展、消除安全隐患而提出。“社会忙、家长忙”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小学生课后安全和教育是整个社会所忧虑的问题。构建新时代小学生课后多样化服务体系,有助于解决“放学后难题”。文章在准确界定新时代小学生课后多样化服务体系构建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路径,并对新时代小学生课后多样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7.
纪元 《教学与管理》2023,(33):28-33
对四省市的中小学生、家长、教师的调查发现:学生课后服务参与度、满意度普遍较高,课后服务内容、师资是影响学生课后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学历、收入、课后服务设施正向预测家长课后服务参与度,课后服务监管制度更容易正向预测家长课后服务满意度;教师课后服务参与度存在班级规模效应,其课后服务满意度提升空间较大,薪酬待遇成为最重要正向预测因素。因此,建议持续丰富课后服务资源供给,强化课后服务师资质量提升,深度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强化家校沟通反馈机制,提高课后服务信息传导效率,提升家长课后服务满意度;优化教师课后服务工作氛围,提升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综合收益,促进教师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8.
学习力培养对小学生非常重要.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切入点应该是培养学习能力.在学习能力中注意力是学习毅力的重要指标.培养小学生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毅力,从而提升其学习力.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分为生理方面的、病理方面的、环境方面的以及家长教育方式方面的.要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家长和教师都必须做出针对性的回应,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和策略.教师的设置情境,寓情于境;语言激励,寓传于心;科学训练,寓动于行等策略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家长的不陪读可督促、不打扰可巡视、不拖延可定时、不打骂可引导等策略与学校达成一致,共同促进孩子注意力的提高,为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9.
学习力培养对小学生非常重要.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切入点应该是培养学习能力.在学习能力中注意力是学习毅力的重要指标.培养小学生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毅力,从而提升其学习力.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分为生理方面的、病理方面的、环境方面的以及家长教育方式方面的.要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家长和教师都必须做出针对性的回应,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和策略.教师的设置情境,寓情于境;语言激励,寓传于心;科学训练,寓动于行等策略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家长的不陪读可督促、不打扰可巡视、不拖延可定时、不打骂可引导等策略与学校达成一致,共同促进孩子注意力的提高,为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新冠疫情期间,学生居家不返校给教育方式带来新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结合疫情局势,开展线上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成为当下教育面临的重要内容。结合线上教育发展特点,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做好小学生线上教育管理管控工作,推进生命科学教育和生命教育,督促学生在线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培养网络平台学习习惯,追踪学生行踪及健康状况,包括学习跟进、心理辅导等,并结合家长反馈做好小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确保小学生正常接受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1.
对福州市950位家长和700位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他们对小学生托管教育现状的认识和需求。结果表明,64.5%家长需要托管教育服务,尤其在工作日下午放学后;选择机构时优先考虑"机构的合法资质"和"师资素质";"每日作业辅导"是近半数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需求;家长与学生对托管服务的满意率为60.8%、70.0%,问题反馈涉及安全、师资、环境等。建议从"建立监管体制"和"服务标准化"、"建设从业者准入机制"入手整顿和规范小学生托管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课后服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家长接送学生的难题,从而增强教育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双减”政策实行一年多来,学生与家长对区域课后服务的满意度如何?他们还有哪些期待?不同家庭群体的认识有哪些差异?学校课后服务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为此,我们对北京市大兴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进行了系列调研。  相似文献   

13.
高文平 《甘肃教育》2022,(15):33-35
课后服务是学校正常放学之后,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以巩固学习成效、启发智力情感、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综合能力为指向的一种课后托管教育服务,它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举措。为了满足学生及家长对课后服务的需求,作为教师,就要利用课后服务助力于学生学习质量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学校课后服务的现状,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朱燕芬 《江苏教育》2022,(10):37-39
落实“双减”工作,切实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关键是给予学生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功能。要深思“一校一策”,从简单的课后服务时间与内容安排,走向深度的课后服务内涵设计,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姜先亮 《江苏教育》2022,(18):30-32
基于对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情况的调查,发现课后服务存在师资不足、经费不足、配套服务跟不上、家长和教师焦虑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教育部门需要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保障服务经费及时到位,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工作,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只有切实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使课后服务扎实有序、卓有成效地持续开展下去,把“双减”落实到位,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高敏 《教师》2015,(12)
为了了解安徽省滁州市市区小学生校外辅导的现状,本研究对滁州市市区某小学学生以及家长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校外辅导的科目众多,满足了小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并且家长负担子女功课的压力得到减轻.但是,校外辅导的教学质量和管理并不完善,而且某些校外辅导的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对小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深圳市龙华区四、八年级学生,以及对应的学生家长和全体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双减”政策实施后的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课后服务、教师工作负担、家长焦虑情绪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双减”政策实施前龙华区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作业负担减轻了,主观学习压力降低了,参加校外培训的学生占比下降了,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实施教师弹性工作制度、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加强课后服务课程化建设、提高教师作业设计水平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群娇 《科教导刊》2023,(11):143-145
“双减”政策实施后,为了解决家长不能及时接送学生上下学和放学后照看孩子的问题,课后延时服务应运而生,给小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作业辅导、自主阅读、多样化的体育和艺术类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文章从延时时段、延时内容、活动开展、评价方式、资源整合、家校协作等方面提出了基于社团活动的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为高质量落实"双减"工作,学校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此,我们积极提高站位、加强调研,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央和北京市有关"双减"的政策,深刻理解中央和北京市推进"双减"工作的背景和重大意义,在丰富课后服务课程供给方面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其次,学校下发《致家长一封信》,各年级组织线上家长会,告知家长课后服务相关事宜。第三,开学前,课程中心对学生课后服务的学习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苏省46万多名中小学生家长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课后服务得到了81.47%的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课后服务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发达地区课后服务满意度更高。但是,课后服务仍存在内容形式单一、素质类活动开设不足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效用感知不同,显示其需求也不同。相关性分析和有序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课后服务满意度与学校师生关系、学习快乐程度、课后服务解决困难数、书面作业时间等因素具有较强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