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认知诗学的基本理论来源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哲学理论基础是认知体验哲学,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类作品。笔者运用认知诗学中的基本分析理论对中国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进行了逐句地深入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本词产生不同角度的理解与心得。  相似文献   

2.
学界普遍认为认知诗学没有阐释力,只是对"文学阅读过程的解释说明"。文章通过查看认知诗学与后结构主义诗学的渊源关系,发现认知诗学家们借鉴了卡勒的诗学观,却忽略了卡勒在诗学阐释方面的独到见解。认知诗学将阐释的概念置入一个更为宽广的心理框架,通过主体经验将文本与世界相关联起来,成为一种语境化的诗学和独特的阐释理论,而不只是一种阅读理论。对照卡勒提出的"文学能力",不难发现,认知诗学家关注的只是对语言的认知能力,而非文学能力,这使得认知诗学的理论建设缺少一个文学的语境。  相似文献   

3.
学界普遍认为认知诗学没有阐释力,只是对"文学阅读过程的解释说明"。文章通过查看认知诗学与后结构主义诗学的渊源关系,发现认知诗学家们借鉴了卡勒的诗学观,却忽略了卡勒在诗学阐释方面的独到见解。认知诗学将阐释的概念置入一个更为宽广的心理框架,通过主体经验将文本与世界相关联起来,成为一种语境化的诗学和独特的阐释理论,而不只是一种阅读理论。对照卡勒提出的"文学能力",不难发现,认知诗学家关注的只是对语言的认知能力,而非文学能力,这使得认知诗学的理论建设缺少一个文学的语境。  相似文献   

4.
由于发展时间短暂,认知诗学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还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分歧与含混,概括为三个主要问题,即:认知诗学是一门学科、一种文学理论体系或者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认知诗学的目的是对文学作出某种新的解释新的发现,还是仅仅对已有结论作出新的解释?如何实现认知诗学的本土化?作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学科理论方面的多元性、多样...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兴的、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文学研究范式,认知诗学的研究目前大多带有实证主义的特点,缺少审美阐释的关注。通过对诗性隐喻的认知解读和语境的认知构建的探讨,可以看出:"体验"是认知诗学独特的阐释机制,在坚持意义是读者在阅读体验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也坚持文本在意义建构中的重要性。这种对语言形式和读者认知过程的倚重,使认知诗学具有"形式主义美学"和"过程美学"的特点。在对不确定性的解读中,认知诗学消解了深度美学所追求的终极意义,达到一种平面美学的效果,显示出一种解构主义的理论气质,与苏珊.桑塔格的"反阐释"的艺术观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6.
认知诗学作为一门文学与语言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主要有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这两大理论来源。文科的实证研究由来已久,认知诗学借鉴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文学理论中叙事学、文体学等文本分析方法,为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认知诗学在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术语使用的规范统一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对认知诗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流派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的诗学观,认知诗学主张从认知层面去探讨文学文本,关注文学阅读与人类认知的基本关系。雪莱在两首著名抒情诗《西风颂》和《致云雀》中,通过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利用自身的隐喻思维与读者在识解经验世界中形成的概念结构产生联系,这种认知上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帮助读者理解诗歌内涵,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诗人—读者在思想情感上的互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认知诗学从心理过程解释文学文本的意义和理解过程。文本是认知的客体,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建立有其心理学基础.阅读过程是心理认知过程,意义来源于读者对文本的心理体验。心理过程因其个别偶然和偶然性。把理解作品仅看作心理活动,似乎能说明文本的意义的开放性、多样性,而意义差的共通性、普遍性却难以保证。根据康德关于鉴赏判断力的质、量、关系和模态的分析,在审美中采用心理学方法和概念分析是徒劳的;而在解释学看来,完全不用概念也不可能,而要用人文学科的独特的概念来分析审美过程。因而,认知诗学须借助人文科学的概念来分析文本,而非依靠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恶概念。  相似文献   

9.
滋味 ,诗学鉴赏论诗的鉴赏是诗评的先导 ,没有鉴赏 ,便不能将诗评引向深入。但是在具体诗评中 ,鉴赏和评论往往融为一体 ,同步前进。如果说诗评着眼于理性的判断 ,那么 ,鉴赏则是侧重于感性的直觉 ,是鉴赏主体艺术感觉的升华 ,是浮沉于诗的形象世界所唤起的一种特殊感觉精神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 ,诗评是净化了的鉴赏 ,诗评的提高 ,有赖于鉴赏的深入。但是诗的鉴赏作为精神生产的一种传导手段 ,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往往渗透到鉴赏主体的心灵深处 ,引起强烈的回响 ,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审美的愉悦。诗的鉴赏如同品尝美味。陆机《文赋》云 :…  相似文献   

10.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理论范畴,是打开诗词美学特质的一把钥匙。深度挖掘意象的外延,对于鉴赏诗词,慰藉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在意象历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意象的层次性,更有利于挖掘其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正>认知文学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它从认知科学的具体学科中吸取灵感、方法和研究范式用以研究文学,相继衍生出认知诗学、认知生态批评、认知后殖民研究、认知酷儿理论、神经认知诗学、认知马克思主义、文学达尔文主义等范式或方法。文学达尔文主义是近20多年来西方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流派,该理论以进化论和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其倡导者和实践者认为,文学达尔文主义与进化心理学一样,将"人性"即代表人类典型特征的动机和情感作为自己的核心思想与研究对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诗学主要研究文学与认知的关系,重在从心理认知过程和规律阐释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和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认知诗学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本、语境、环境描写作用和文本传达的知识与信仰。本文从认知诗学视角下,对杜甫诗歌进行图形/背景分析。杜甫将普通的图形与普通的背景有机结合,诗歌中贴切的形容词与适宜的动词的使用,使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起来。图形/背景的结合使诗歌中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真实感受到唐朝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运用图形/背景理论解读杜甫诗歌,能更好地帮助读者体会杜甫本人崇高的人格和充沛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杨一波 《考试周刊》2011,(28):229-230
美术鉴赏是由后天专门训练所获得的一种特殊能力。美术鉴赏不仅仅是对作品解释性材料的读取,更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解码而获取新的认知、享受、润泽和怡情。  相似文献   

14.
《追风筝的人》是2005年全美第三大畅销小说,很多对其的研究以成长主题或象征隐喻作为切入点,而运用认知诗学理论来解读该小说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从风筝图形突显和主题突显两方面入手,通过对小说内在认知理据的挖掘,使其主题意义得到更充分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文章对国内外学者就国外认知诗学的研究动态作一分析,发现认知诗学在对认知理论的解说与运用、认知模式的探析以及对文本阅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作为交叉学科,认知诗学研究在其特有理论与术语的形成、研究的范围以及多向性与统一体的矛盾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诗学是认知语言学和文学相结合产生的一门学科。它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并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成为文学理论的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系统介绍了认知诗学的起源、发展、主要理论成就,并指出了现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认知诗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诗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语言学和文学。本文探索在认知诗学视域下进行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加强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其欣赏名著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叶兴起的新一种文学分析方法——认知诗学,引起了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他们将认知诗学这种文学分析方法运用到各个文本当中.但由于该方法是用科学认知来分析,避免不了过于客观而忽略其他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9.
高森 《中学生阅读》2009,(10):17-19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是高考试题中文学鉴赏能力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数考生感到有难度的部分之一。这里针对这一部分的备考问题谈谈看法。以期给高三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具体帮助。由于要谈的内容多而又受篇幅所限,只好分开来写成一组文章。本文是其中的第一篇,先从古代诗歌内容的认知理解说起,后面还要陆续说到形象和语言的鉴赏、表达技巧鉴赏和作答要领等问题。对古代诗歌内容的认知理解是第一位的。因为面对一首古代诗歌,首先要读明白它字面上的意义及其思想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还要借助联想与想象能力,再现作者用文字描绘的画面或形象。总而言之,只有理解了才谈得上鉴赏。  相似文献   

20.
冉仲景是以诗歌创作为主的当代土家族作家。本文以印度梵语诗学各种理论为工具,对冉仲景创作的少数民族诗歌从语言运用到情味意韵的表现进行了分析。这是国内利用古典梵语诗学理论对中国少数民族诗歌进行分析鉴赏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