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窦桂梅是全国特级教师,当代语文教育专家,在其从事语文教学的三十余年里,一直深耕一线语文教学,对小学语文教材有全面的掌握和深刻的认识。窦桂梅老师在长期语文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以结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形成了其"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独特教材观。本文主要以窦桂梅老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据,从多个方面探究其践行的丰富而独特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2.
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以主题统整课程内容,构建了新的课堂教学观。这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次重要的尝试。本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论与课程观、学生个性化学习、小学德育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窦桂梅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好教师应具备的修养从哪来?好教师怎样才能真正走进课堂?怎样有效评课?是教语文还是用语文教人?这些问题都是她反复说到的话题,1000多篇论文,10多本著作,20多个省市的数百场报告。本书全方位阐述了窦桂梅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和学校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尤其是课例部分,生动地体现了她的教学魅力,让年轻教师有路可循。作者窦桂梅是著名教育专家、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书记,兼任北京中央商务区实验小学校长。她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玫瑰,被广大青年教师当为榜样和领路人。本书是她的教育教学管理智慧的精华,精选30多万字,包括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对语文教育有重要价值,其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为主,内容多为分类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涉及吕叔湘的语文教学观、语文教材观、语文教师观、语文教育改革观等方面,但在语文教学、语文自学和语文学科延展等方面还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好书推荐     
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中青年专辑《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窦桂梅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从《人物小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把全部热情投入小学教育的名师的成长历程。而在《教育理念概述》部分中,窦桂梅提出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孩子的生命奠基”;语文教学要实现三个超越:即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提出了积淀、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为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实践贡献和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借由分析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教材观、阅读观、写作观来探寻其教育思想的价值及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孙玉芹 《宁夏教育》2007,(12):75-76
走近窦桂梅老师,倾心阅读她的《为生命奠基——实现"三个超越"》一文,文中谈到的"三个超越"是她在语文教改中独到而深刻的教学理念。窦桂梅老师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  相似文献   

8.
《福建教育》2006,(10A):28-30
窦桂梅,清华附小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师从朱小蔓教授。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的编委及编写人员。北京市海淀中心学区课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窦老师的先进事迹、教改经验及教学思想曾在《人民教育》介绍过,她先后到全国各地做专题报告和观摩教学。出版《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窦桂梅与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等多部专著;主编或参编多本著作,发表文章三百余篇。[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余映潮是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在其从事语文教学的生涯里一直坚持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形成了其"教材研读,教材处理"的独特教材观。本文主要以余映潮老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据,从其课堂实录以及备课案例来探究其践行的丰富而独特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10.
一位教育专家说:“窦桂梅,是个教改的大题目,是个有着丰富的潜在资源的语文教改宝库,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一部多部曲的‘当代教学论的大书。”窦桂梅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创新为生命”,形成了她教学上有理论、有思想、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学思想品格:一是关爱学生的教学思想品格“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这是窦桂梅有名的教改命题,是她对教育实质特点的深刻理解。窦桂梅说,要把语文教学课堂变成温馨愉悦的儿童乐土,“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好学生的感觉”,要把冷峻的说教变成亲切的嘱咐,把严肃的鼓励变成真挚的叮咛。最…  相似文献   

11.
窦桂梅是清华附小的校长,同时是当代语文教育界的名师。她的教学亲切活泼,同时意蕴广阔而深刻。她提出的"主题教学"和"公民教育"等理念对当代语文教坛产生了极其丰富的影响。本文以其名课《晏子使楚》为例,分析其教学特色,以期给现今语文教学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教材更是“引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学语文教学界很有些知名度的窦桂梅老师曾应徐州教育学会之邀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老师们提供了一堂课,并与听课者进行了交流。窦老师对教材的认识或者说她的“教材观”对大家颇有启发。窦老师说:“有时我们说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例子’不等于是法律,不等于是圣经、圣旨,教材更是一个‘引子’,今天的社会里我们应该把教材看作‘引子’,引发你去学习,引发你去陶冶,引发你去思考。”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向忠实于教材,坚持并坚信“以本为本”。即便有时表达对教材的不满,那也是因为发现了教材还有不够“权威”的地方,例如语文教材中…  相似文献   

13.
窦桂梅,特级教师,现从教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十杰教师"提名。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演讲团主讲人,曾在人民大会堂作专题报告。从"三个超越"的实践理念,到"主题教学"下"三个回归"的理论提升,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分别对其作过系列专题介绍。出版个人专著主要有《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等十余部,另主编、参编多部著作,发表多篇论文。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上这堂课:不是简单地表现怎样上课,而是表达她对语文教育的理解 窦桂梅老师的课为什么总能打动学生和听课者的内心,为什么总能引领语文教师前行?高超的教学技能当然不能不提及,但最核心的是她对于语文教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关于语文教育的宝藏,经历近百年的不断探索与发现,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其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创新性及与时代的适应性。叶圣陶先生从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关于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策略,以及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宝贵经验,对于当下社会教育发展起到了指示性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中的人文观、工具观、教材观、创新观体现了其教育思想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学提供材料,语文教材设计对语文教学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基于现代课程论下的动态教材观、整体教材观和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功能,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确定语文教材选文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教材选文用于学生对话与建构的教学价值,立体融合三维目标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胡适为中国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主要从语文教育目的、语文课程设置、语文教学观、语文教材观这几方面进行论述,以管窥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于漪是我国语文教育界改革的领军人物,获得了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奖章,是100人中唯一的基础教育届代表。她说要"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种使命意识让她始终遵循着"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将生命之花为教育事业而绽放。纵观她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她践行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材观,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科学性"、"教材的延伸"、"敢于打破教材权威"、"让教材‘活’起来"四个方面。于漪独具特色的教材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窦桂梅老师作为小语届的领军人物,其课堂教学言语的艺术特色常令广大教师称赞、钦佩。笔者采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窦桂梅的课堂教学言语进行了定量分析,又结合定性研究的资料得出了窦桂梅老师在师生课堂教学言语互动中的特点:激励性、情感性、生动性、精炼性、文学性。这些特点是她"赢在课堂"的原因之一。针对窦桂梅老师教学言语的特点笔者获得了如下几点启示,希望这些启示能为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言语上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提供一些思考和帮助。一、悦纳学生——激励性、情感性的来源悦纳学生是心理学中赏识教育的观点,同时也是重塑  相似文献   

20.
从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编制中可以看出,新一轮语文教材编制观、语文教学观与语文学习观发生了巨大转变。这正是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收获。因此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课程形态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