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多数学者把田园诗与山水诗置于同一领域进行研究与论述.相比之下,学术界对先秦至魏晋时期的田园诗的关注与研究则稍显薄弱.因此,对先秦至魏晋时期的田园诗进行深入研究的意义就显得至关重大.  相似文献   

2.
唐代独特的庄园文化,是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理想人文境界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成因。庄园文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歌得以盛行的重要现实基础,也是诗人灵感的重要来源,更为诗人提供了避世逃禅的心灵归宿,从而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歌的文化心理、审美意象和艺术境界等多个层面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所以,与魏晋时期“逃禄归耕”的归园田居相比,唐代的庄园生活才真正成为一种“诗意的栖居”,从而影响着诗歌创作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唐代独特的庄园文化,是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理想人文境界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成因。庄园文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歌得以盛行的重要现实基础,也是诗人灵感的重要来源,更为诗人提供了避世逃禅的心灵归宿,从而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歌的文化心理、审美意象和艺术境界等多个层面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所以,与魏晋时期“逃禄归耕”的归园田居相比,唐代的庄园生活才真正成为一种“诗意的栖居”,从而影响着诗歌创作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山水田园诗在盛唐时期得以充分展现,王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本文主要阐述王维山水田园诗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相似文献   

5.
由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和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在盛唐时期得到空前繁荣。山水田园是盛唐诗中最普遍的题材,数量较多,但风格旨趣以王维与孟浩然最高,风格清新娴雅、空灵淡泊,讲究意境美。  相似文献   

6.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隐居与漫游中渡过的。他或隐居山村,或游历各地,纵情山水,写了不少山水田园诗。  相似文献   

7.
储光羲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其山水诗虽不能与王、孟比肩 ,却具“清而适”的艺术审美特征 ;尤其是他的田园诗 ,既多且好 ,深得陶渊明“真朴”之精髓。在中国田园诗史上第一次描写了丰富多彩的农民形象、农耕事象与民俗村风 ,扩大了田园诗的表现范围 ,丰富了田园诗的美学意蕴。同时 ,诗人以田园生活抒情言志 ,开创了比兴体的田园诗格。储光羲与王维、孟浩然在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的地位当是鼎足而三的  相似文献   

8.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在思想上崇尚玄学,在行为上违反礼教,对陶和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们在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创作上开创了历史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维是盛唐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四百多首,其中山水田园诗尤为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10.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追求艺术化人生的体现,它对我国中古以后历代士人均有广泛影响,特别是盛唐时期。魏晋名士的思想、风度和作品,对"诗仙"李白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李白不仅继承了魏晋风度中的生活风范和审美情趣,而且积极地对其进行理性开拓,形成了自己自然清新、一往情深、光洁虚灵、气势奔逸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盛唐著名田园诗人储光羲以朴素自然、清新恬淡的田园诗驰名于诗坛。储光羲在写作风格、写作形式等方面都有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吸收,并有创新处,形成了其田园诗真朴自然、淡远淳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初唐田园诗作为唐代田园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虽然诗人和诗作的数量都十分有限,但在学习、继承陶诗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色:表现主题上变劳动和隐逸的双重主题为集中表现隐逸主题;诗歌形式的律化;表现题材与创作方式的开拓;并呈现田园与山水相融合的趋势,为唐代田园诗尤其是盛唐田园诗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盛唐、中唐两个时期两位同派作家的山水田园诗及个人的生活道路、人生理想、审美情趣、艺术风格等进行分析比较,论述了他们在选材、风格、技巧及倾向上具有相近特征,并指出了其创作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史上惯于将盛唐时期的诗人王维与孟浩然归为一派来讲,称作"山水田园诗派",最多是因着二者的诗歌创作里多写山水与田园风光。但就其具体的诗作考量,"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派"这样的说法并不确切。  相似文献   

15.
赵金丽 《考试周刊》2011,(12):41-42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读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头脑中能够唤起对于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组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相似文献   

16.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历来备受后世推崇,流传也广,而送别诗相对来说较受忽略。其实,王维送别诗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其送别诗存在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即“明净澄澈”与“悲凉壮阔”,它们在意象的选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特点,都反映了盛唐时期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恶劣、遭遇信仰危机、无法改变现状等刺激了山水田园诗的兴起,并使该时期山水田园诗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恶劣现实条件下,超脱名利,返归自然,寻找人类自由精神的特质。这些特质在唐代被继承,并进一步表现为强烈的时空意识,以及寻找生命终极价值的超越情怀。魏晋和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精神特质可以在儒家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抱心守灵”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8.
盛唐诗人以高人自我的行为准则来规范人格设计行为,这是真正的以人为中心而以适意为旨归的生存方式。他们在吸取了魏晋名士萧散放达成分的基础上,克服了执“有”执“无”的偏见,消解了内心愤世嫉俗的激烈,避免了生命和心灵受到侵害和纷扰,从人物品藻出发而走向了自然品藻,形成了与魏晋人格形似而实异的盛唐风范。与魏晋风流比,虽然都是“放达”的形态,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盛唐人骨子里的自信,魏晋人灵魂深处的自卑。盛唐诗人的这种特定化生态中解放出来的生命豪情,表现出人的真正意义上的觉醒,生成了一种崭新的人生价值取向,出落成从世俗自我走向高人自我的潇洒风神,进而将这种崭新的士人人格境界转化为山水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9.
七言歌行的流变及其诗体特征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言歌行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诗体。七言歌行在魏晋时期就已萌芽,它正式形成于陈隋时期,在初唐得以成熟,盛唐得到了充分发展,尔后还发生了诸多变化。七言歌行有着与七言乐府诗、一般的七言古诗不同的非常明显的诗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维是盛唐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四百多首,其中山水田园诗尤为后人称道。下面从四个方面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感特征。一、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王维不仅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画家,他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凭着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敏锐的观察和感受,别具匠心地剪取了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