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里亚的木匣》是根据前苏联作家左琴科的作品改写的。展示了柯里亚在挖木匣时的认识过程:问题——思考——新问题——再思考——解决问题——悟出道理,阐明了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道理。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一、文章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全文分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三部分。开始交待了柯里亚在刚会数数时,把木匣埋在离屋门口十  相似文献   

2.
《柯里亚的木匣》板书设计以上板书,图一、图二对比明显,让人一目了然。这样胭里亚I6\中的疑团租同学们Itu中的团目(即板书申的“?”),都被轻而易举地解H,省去了许多回去,学主也乐于接受。湖南资兴市兴宁肯完小何向京《柯里亚的木匣》板书设计@何向京$湖南...  相似文献   

3.
读思结合落实重点———《柯里亚的木匣》和《画杨桃》教学谈○彭阳县教研室韩志龙李文科《柯里亚的木匣》和《画杨桃》是五年制第六册第八组的两篇讲读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从内容上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都是通过讲述一件完整的事说明一个深刻的...  相似文献   

4.
《柯里亚的木匣》是一篇讲读课文。它围绕一个木匣,按时间发展顺序,叙述了柯里亚从埋木匣到挖木匣的经过,以及从中得到的启发。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着重体会:事物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从而渗透一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要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把语文基本功训练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一、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理清作者的思路。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分段和概括段意都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这篇课文较长,有十四个自然段,学生一时难以找到  相似文献   

5.
《柯里亚的木匣》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叙述柯里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采取不同办法。根据教材特点及训练重点,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掌握下列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柯里亚的木匣》(六年制七册19课)是俄罗斯作家左琴科写的儿童文学作品。文章通过写柯里亚“埋木匣”、“挖木匣”等事件,进而推断出“世界上万事万物总是不断起变化”的主旨,从而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课文既富有儿童生活情趣,又包蕴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一)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模式,首先布置学生快速通读全文,边读边思:  相似文献   

7.
(一) 《柯里亚的木匣》(六年制小语第七册19课),是一篇新入选的讲读课文。这篇文章是根据苏联作家左琴柯的作品改写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生  相似文献   

8.
《柯里亚的木匣》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柯里亚跟妈妈埋木厘、挖木匣,后来受到了启发的事。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外,还应依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和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给学生看问题的方法。教学时,要注着以下三个有关问题。其一,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柯里亚埋木匣时用步量与他的数数有联系:他“数了十步”是由于他“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柯里亚埋木匣与妈妈早就把东西“埋在地下”有联系:柯里亚是从妈妈那里受到了启发,妈妈埋东西时  相似文献   

9.
教好外国文学作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深圳市罗湖区教研室邬日辉一、鳖体理解,体会编者意图。人选课文的外国作品,其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酉方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如第七册前苏联的《柯里亚的木匣》、《信箱》,英国的《小珊迪》。第八册意大利的《斯代地的图书室》。第十册...  相似文献   

10.
《观潮》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一篇借景抒情的记叙文。《一棵苹果树的来历》是俄国作家乌申斯基写的科学童话。《八只小猫》的作者是女作家菡子,文章选自她的散文集《前进的颂歌》。《外婆家的新厨房》是科普作家叶永烈写的科学小品。《柯里亚的木匣》是苏联作家左琴科写的一篇儿童故事。《信箱》是苏联作家泰慈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点评:《柯里亚的木匣》“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蕴含了最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何让小学生明白这一道理,是要讲究一点方法的。在本教例中,教者先是让学生在读书中悟出柯里亚受到了什么启发。然后联系现场实际,让学生想象和发现教室里一堂课中发生的变化。学生先后有六七人次发言(教者没有让继续说下去,因为学生一旦领悟.会举出说不完的例子)。在教师轻巧的点拔下,学生不但认识了“周围一切在变化”的事实和道理,而且大大地扩展了对这一原理的认知范围:同时,学生深入思考,提出了极富“挑战性”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柯里亚的木匣》(六年制小语七册19课)在段的训练方面,要求学生能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但是,由于课文并不是从严格意义上来分段的,比如对话分行写,是为了显示眉目清楚,属于行款的范畴。因此,如果仅以分行作为标准来衡量的话,全文便有十四个自然段,这给学生独立划分意义段和概括段落大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可以按以下步骤启发、引导。  相似文献   

13.
张西富 《山东教育》2005,(25):30-30
《科利亚的木匣》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得到启示的故事,告诉人们: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示的,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可这样处理:  相似文献   

14.
黄宗耀 《云南教育》2003,(28):23-24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收录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而且蕴含着思想教育因素。如前苏联的《柯里亚的木匣》、《夜莺的歌声》,俄国的《凡卡》,波兰的《小音乐家扬科》,丹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英国的《小珊迪》,意大利的《小抄手员》等。其中很多篇是反映了西方国家旧时代少年儿童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对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不能等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应从整体出发,领会编者意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的体会是:以“情”为主线,组织阅读教学。一、定准基调,自然…  相似文献   

15.
对自然科学知识类课文教学目标的定位,关键要体现语文的学科性,要在语文的基本功训练上找准位置。一、重要的不是要求举一反三科学方法,而是理解课文内容有些自然科学知识类的课文,描述了一些科学的思想方法以说明一个科学道理。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领会这些科学方法,这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联系生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科学方法,这就有上成学科活动课之嫌了。如《柯里亚的木匣》这篇课文,讲的是柯里  相似文献   

16.
《科利亚的木匣》是小语第七册中的一篇讲读课,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故事。课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是要根据事物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教学这篇课,如何让学生在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的基础上。获得启示。培养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实现编意图,达到教学目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根据课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可采取“自问自答,自悟道理”的方式来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使阅读教学尽快走向理想的境界,近几年来,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导读教学”。总的看来,“导读教学”在指导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引导学生自能读书等方面确实发挥了显著作用。然而,最近听了几节课,我觉得其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有些教师往往过份注重自我设计的智能训练,而对课文本身可以起到的发展学生阅读智能的特殊因素有所忽视。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柯里亚的木匣》时,不根据教学要求,着重训练理清线索、辨别异同、认识规  相似文献   

18.
《科利亚的木匣》是小语第七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故事。课文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是要根据事物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教学这篇课文,如何让学生在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的基础上,获得启示,培养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实现编者意图,达到教学目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可采取“自问自答,自悟道理”的方式来教学。一、感知道理,激发兴趣1.揭题,教学生字“匣”。接着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柯里亚与宗教大法官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亦可以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宗教大法官的预言。  相似文献   

20.
教具,顾名思义,就是帮助教学的用具。我在教学中采用“拿来主义”,即只要能帮助教学的东西都当作教具利用起来,效果还挺好呢! 在教学《柯里亚的木匣》时,我在教室外请进一个正在玩耍的小孩,让他代表五岁的柯里亚走十步,又请一个同学代表九岁的柯里亚走十步,利用这个“教具”,我解决了课文中最关键的问题。教学《珍贵的教科书》,我取几块黄土代粉笔,让学生用板凳代桌子,坐在地上上一节课,亲自体会延安小学的孩子学习条件的艰苦。教学《爬山虎的脚》,我找不到爬山虎,就取葡萄枝条代替。通过它,我把这枯燥的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