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应用问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应用问题类似.用不等式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列不等式,列不等式时,首先要审清题意,分清已知、未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把未知数设为字母表示,然后看作已知数,依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即综合未知数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2.
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这类应用题时,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基本相同,只不过是要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再求出不等式的解.如: 例1 [200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试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在不断向前发展,中考应用题由刚开始只单独用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等中的一种来解决,发展到今天综合运用这几种数学工具来解决.下面就其中综合运用方程和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列混合组来解决的应用题举例说明.解这类问题,应审清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再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组成混合组.然后从方程中  相似文献   

4.
李红 《初中生辅导》2006,(14):19-23
在实际问题中,有许多用方程很难解决的问题,而用不等式去处理则可轻易解决。由于教材中对不等式的应用介绍不多,很多同学感到为难。事实上,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基本相似。即:1、读懂题意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如)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2、找出能  相似文献   

5.
在不等式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性质“若口≤x≤a则x=a”,这就是不等式的“两边夹”性质,此性质的一个应用便是数列极限‘的两边夹法则.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可由题意列出若干个不等式,然后运用夹逼性质“逼”出某个变量的值,从而实现由不等向相等、由变量向常量的转化,这是在不等中寻找相等关系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典型例题浅谈“两边夹逼”策略在突破思维瓶颈成功解题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实际问题中的变量关系,可以考虑用方程思想,建立不等式,也可构造不等式,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解不等式的应用问题关键是建立教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解应用题必须要过好三关,走好四步.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审题上,而要准确理解题意,又必须过好三关:(1)事理关:通过阅读、理  相似文献   

7.
现行初中数学课本人教版《代数》第一册(下)第六章不等式的教学要求与以往不同,明确增加了一条要求“会用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解决有关不等关系的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达此目的,现行课本中新编了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例题1道,习题5道.本文谈谈我们在使用这其中一组题目时的实践和体会.1 一题多解,提高效益1.1 熟悉题意,作好准备 题1 把一堆苹果分给几个孩子,如果每人分3个则余8个;如果前面每人分5个,则最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两边夹"就是若a≤b≤a,则a=b.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可由题意建立起若干个不等式关系,依据上述结论,实现由不等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由运动变化状态向静止状态的转化,这是在不等中寻找相等的  相似文献   

9.
<正>不等式与不等组是刻画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之一.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数学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三角形中有关角度问题的类型,分两种情形,采取分析典型例子的方式,展示不等式在求三角形角度问题中的应用.一、求三角形中角的度数列不等式、不等式组解此类问题的步骤如下:(1)审清题意,设适当的未知数;(2)用  相似文献   

10.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实际问题时,我们遇到的情况往往是既有相等的数量关系,又有不等的数量关系,即根据题意可以同时列出一些方程和不等式,组成一个混合组来求解.利用这一方法,往往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不等式"问题,在找出大于、小于、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超过、不超过、多于、少于、至多、至少、不足、不到、不空也不满等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词后,如何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许多学生还存在不少困难,特别是在一些题目中看似有明显的不等关系,但题意表述模糊,容易造成学生对题意理解的差异,结果列出的不等式(组)也就可能出现误差.为帮助同学们较好地理解这类问题,本文笔者就不等式教学中遇到的几个典型问题,对"不空不满"问题作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证明一些带有和式的不等式问题时,当和式不易或无法求和时,有时可以引入局部不等式,利用局部不等式可将原问题化难为易.然而这个适合题意的局部不等式应该如何构造,下面以2012年四川高考理科数学22题为例,谈两种引入局部不等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近年来的中考与竞赛试题中 ,频频出现了一类新型应用问题 .解决这类数学问题时 ,由于题中需要设出的未知数多于方程的个数 ,再溶进不等式 ,形成一个混合组 ,而使得很多的应试者束手无策 .解决这类数学问题 ,首先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 ,进而需认清谁是主元 ,谁是辅助元 ,求解时要充分利用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再利用辅助元的桥梁作用求出主元来即可 .辅助元法是应用题常用的解题方法之补充 .本文将从近年来在试卷中不断涌现出的这类应用问题 ,作一个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例 1 下表所示为装运甲、乙、丙三种蔬菜的重量及利润…  相似文献   

14.
一道应用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认真理解题意,将问题中的每一句话(主要是关系型陈述句)转译成文字型关系,再将文字型关系转译为文字型等式或不等式,最后将文字型等式或不等式转译为方程、函数、不等式等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不等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相等关系也可以看作是不等关系的特例,因此,用不等式解应用题就显得重要和多见,不等式应用题也成为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一个亮点。不等式应用题主要是应用不等式进行数的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案,获得最大收益。下面我们就以几个典型题目为例谈一下如何解不等式应用题。 一、理解题意,正确运用不等号 解不等式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表示不等关系的句子,列出相应的不等式。 【例1】某自行车厂今年生产、销售一种新型自行车,现向你提供以下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不等式的证明、求最值问题、解不等式以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近年来高考一类常见的典型问题,也是高中数学的重点、难点.解决这类问题,如果能仔细观察所给的不等式的结构形式,依题意的条件或结论的模式,联想所学过的知识,或已解决的问题,制定解题方案,则可使问题得到巧妙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不等式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其应用过程中体现出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多样性,致使部分学生在掌握和解决不等式应用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知识欠缺,尤其是用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更显得束手无策。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用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阅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许多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设计新颖的不等式应用题。对于这些试题,出现了"最多、最少、不低于、不超过、至多、至少"等关键词语,我们常要考虑借助不等式(组)来解决。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是对题目中所给的条件进行分析,把题中所给的条件转化为相应的不等关系。然后根据题意,恰当设出未知数。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进行求解。现撷取中考试题几例,分类进行解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等式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以不等式为模型的应用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不等式应用题题源丰富,综合性强,也是中考一个重要题型,有关统筹安排、最佳决策、最优化问题以及涉及最值等的实际问题,常常建立不等式求解.解答不等式应用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分清题意,建立不等式模型,合理的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与生活、生产相关的应用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题型,主要涉及测量、航空、航海、工程领域,大题后综合题型出现的考题也有上升的趋势,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并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在观察点建立方位坐标,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借助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解答,现举其在航海中的应用,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