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认为“创新概念经历了“创造新东西”、“经济学内涵”和“整合”论三个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并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概括为由三个部分构成的有机体系。作通过“创新理论在我国”演变过程的考察,认为我国许多人一直是仅仅从技术学来理解“创新”概念,并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化阻碍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劣根性,以及当前盛行“等同”论思想渊源。最后论述了“等同”论与新时代明要求的相迅不容性。  相似文献   

2.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了实践与升级,我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就在马克思的观点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思路与理念.但是马克思科技观具有两重性,所以面对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科学运用马克思科技观引领当代科技创新与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由刘大椿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辩护到审度——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一书整合了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的研究成果,分别以“马克思科学观研究”“当代科学论探索”与“西方科学论研究”为主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然后通过马克思科学哲学、马克思科学社会学、科学观的转换、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战略与公共政策、中国科学论的发展、西方正统科学论、后现代科学论等八个章节从辩护到审度对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软法的视角研究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本文认为,“报告”“决议”等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具有顶层设计的作用,它们从形式上看不具有法律的要件,但是在内在机制上起着法律的作用,是一种典型的软法.这些软法通过学习、领会、贯彻、落实等措施,融入到国家机关的工作中,与“猫论”“摸论”和“策论”一起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科技、金融、产业领域中,确立科技信贷“结合论”、“工程论”、“追踪论”的三个论题,对于我国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平英 《科教文汇》2009,(1):224-225
西方传统文化言意观以亚里士多德的“指称论”和约翰·洛克的“意念论”为基础,以此滥觞并呈枝繁叶茂之态;中国传统文化言意观则主要笼统表现为“言尽意论”,“言不尽意论”和“以象立意”。中西方传统文化言意观的这种差异,根源于不同的文字形武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学而知之、学思结合的求知态度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依据《论话》,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它的核心思想是“道”。除直接论述的内室外,其余可说是“道”论的展开,是“道”的运用。在哲学上的确提出“道”的概念,老子是第一人。“道”对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形成影响甚大,下面结合建筑艺术谈四点。  相似文献   

8.
彭知辉 《情报杂志》2023,(7):1-7+54
[研究目的]梳理、分析《鬼谷子》的情报思想,提出研究中国典籍情报思想的基本路径。[研究方法]通过文本阅读,采用两种研究路径,提炼出《鬼谷子》情报思想的基本内容。[研究结论]《鬼谷子》情报思想研究路径之一是“以今观古”,就是运用现代情报理论,发掘《鬼谷子》在情报功能及定位、情报内容、情报原理和方法、情报与决策关系等方面所包含的情报思想;研究路径之二是“以古观今”,概括《鬼谷子》“揣情”论、“制人”论、“知人”论和“听”论等方面的情报思想,并探讨它们在推动现代情报理论发展创新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社科文摘     
“中华民族”称谓始于梁启超“中华民族”这一家喻户晓的称谓,细算起来也只有103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就是梁启超。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过,习惯上所说“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外国人称中国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梁启超在1901年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大势》一文中,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接着,梁…  相似文献   

10.
娄祖安 《大众科技》2009,(10):41-42,22
“哲理数学”是孟凯韬教授独创的一门新学科,它以元系统、主导属性明晰度、关联偏差和中心变量明晰度等四个最基本的概念为基石,以系统论、基本属性论、关联偏差论、中心变量论、辩证关系论为理论基础,实现了哲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有机结合,使数学思维进入一切研究领域.其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1.
周乐 《科教文汇》2008,(33):231-231
墨子提出“非乐论”是音乐史上一次重要论辩,而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论”则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两个观点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笔者认为墨子与嵇康在音乐问题的观点上,有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丁菲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233-233,212
“南北宗”论是中国明代画家、书法家董其昌提出的艺术思想和理论。虽然学术界上自古到今都有许多赞成和反对的意见,但是,我们不可以忽视它对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影响。这篇文章,我主要总结了隋唐时期、五代时期山水的主要特质、宋代山水的主要特质、元代山水以及明代山水画的的演变、流派的斗争等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与董其昌的“南北宗”的理论特点相结合,从而反映“南北宗”论对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三届北京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将主题为“科技创新助推能源产业变革,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论坛共设置石油、电力、新能源和节能四个峰会,重点围绕“结构调整和低碳经济”展开深入研论。此外,中国节能协会与第十三届北京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组委会共同主办了2010“节能中国贡献奖”宣传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14.
钟华 《科教文汇》2008,(30):209-209
面对人民币升值,中国出现两种极端的看法,“盛世”论与“悲观”说,分别过于夸大人民币升值的利弊,本文就人民币升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金秋科苑》2008,(10):276-276
近年来,出现了极端否定成人高等教育的“四论”,即“替代论”、“合并论”、“淡化论”、“分解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论调,我认为主要是由于成人高等教育中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伟大医学家吴又可,穷一生治疫心得著“温疫论”传世,开我国传染病学之先河,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世界传染病学上也有重大影响。 “乙肝”西医学病名,中医大概为“黄疸、胁痛、积聚、虚劳……等”范畴,方书皆以“湿热”论治。其病之隐匿性,难治性与其它肝炎不同。吴氏在“温疫论”中曾批评时医“专务六气,不言杂病,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批驳了传统的“红颜祸水”论和“女色误国”论,指出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中国男人掩饰自身过失、为自己开脱罪责的借口,纠正了长期存在的对女性的文化偏见和历史歧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模因复制和传递的两种方式:“对指令的拷贝”与“对结果的拷贝”为基础,结合商务英语写作格式和文体特点,探讨了模因论启发下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有关部门曾经公开表明,中国对于自己的高铁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然而,就在“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试验运行中时速最高达486.1千米,再创世界记录时,国外关于“中国高铁抄袭论”的声音也不期而至。京沪高铁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以来,国外关于“中国高铁抄袭论”更是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信息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贤春  张安珍 《情报杂志》2003,22(7):25-25,24
经济信息的本质是经济运动的客体与对经济运动反映的主体意识的高度统一体。那种认为经济信息的本质为“物质论”、“精神论”、“中介论”与“动态论”的观点,虽有正确的一面,但也有不妥之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