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西方儿童戏剧教育历史与现状的考察与反思,从3个维度对戏剧教育价值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进行了阐释。儿童戏剧教育“工具论”和“本质论”两种取向融合的态势,为我国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关于推动教育戏剧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DIE)注重把戏剧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和手段,突出和强化了戏剧的教育功能.在学校推广教育戏剧既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育手段,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推广教育戏剧与加强戏剧教育是紧密相关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而戏剧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戏剧的推广,又与各种演出实践活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大力推动校园戏剧的繁荣发展,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付素杰  姬瑞丽 《教师》2023,(2):72-74
教育戏剧是将戏剧元素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种积极探索,可以作为戏剧教学法和独立课程活动应用于教育实践。文章分析了幼儿园成语教育的价值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教育戏剧在幼儿园成语教育中的实施路径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提出在将成语故事作为脚本设计幼儿教育戏剧活动时,应系统挖掘成语故事的教育价值,通过解构与重构故事内容,选择契合脚本内容的教育戏剧习式,选择与幼儿园课程形态相融合的教育戏剧形式设计教育活动,灵活地将教育戏剧作为教学方法或独立的教育戏剧活动应用于幼儿园成语教育。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的"教育戏剧"一词最初直译于英国的DIE(Drama in Education),单指学校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戏剧方法,但在当前的使用中却常常发生概念泛化、混淆等现象。为了使未来的"教育戏剧学"能够有一个牢靠的概念基础,在汉语语境下重新定义教育戏剧的概念以增加其外延是从其混乱中突围的一种选择。教育戏剧应该是广义戏剧与广义教育的交集,即通过想象与扮演的方式有意识地再现并传递善的人类经验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的"教育戏剧"一词最初直译于英国的DIE(Drama in Education),单指学校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戏剧方法,但在当前的使用中却常常发生概念泛化、混淆等现象。为了使未来的"教育戏剧学"能够有一个牢靠的概念基础,在汉语语境下重新定义教育戏剧的概念以增加其外延是从其混乱中突围的一种选择。教育戏剧应该是广义戏剧与广义教育的交集,即通过想象与扮演的方式有意识地再现并传递善的人类经验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6.
教育戏剧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重视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身体叙事”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以“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肢体表达与创作,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一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实施了4个主题共1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走向“表演”、程式化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身体叙事”的经验逐步生成与发展,实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有关教育戏剧之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与提升,始终关注和跟随儿童,教师组织策略的丰富化与灵活化。为了建构有助于幼儿“身体叙事”发展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应自觉运用“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实践中幼儿的肢体表达,研究引发幼儿“身体叙事”的条件,合理利用戏剧习式,增进幼儿的“身体叙事”。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西方儿童戏剧教育历史与现状的考察与反思,从3个雄度对戏剧教育价值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进行了阐释。儿童戏剧教育“工具论”和“本质论”两种取向融合的态势,为我国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不同,教育戏剧是以教育而非演出为主要目的的戏剧,是作为教育手段的戏剧。在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活动、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和以"剧场"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这三种戏剧类型中,教育戏剧定位于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教育戏剧在教学上的发展经历了"以人为中心"到"以问题为中心"再到"以科目为中心"的三个阶段。美国偏重戏剧的艺术价值,主要以创造性戏剧为主;而在英国偏重戏剧在教学上的工具价值,强调利用戏剧来统整教学及实现教学目标。教育戏剧在幼儿园的发展形成了两个类别四种形式:在以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为主的类别中,包含了随机性的戏剧游戏和主题引导的戏剧游戏;在以教师安排的戏剧教育活动中,包含了议题性的戏剧教育活动和创造性的戏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教育戏剧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重视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身体叙事”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以“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肢体表达与创作,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一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实施了4个主题共1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走向“表演”、程式化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身体叙事”的经验逐步生成与发展,实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有关教育戏剧之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与提升,始终关注和跟随儿童,教师组织策略的丰富化与灵活化。为了建构有助于幼儿“身体叙事”发展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应自觉运用“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实践中幼儿的肢体表达,研究引发幼儿“身体叙事”的条件,合理利用戏剧习式,增进幼儿的“身体叙事”。  相似文献   

10.
正校园戏剧按学龄可分为幼儿园戏剧、小学戏剧、中学戏剧和大学戏剧。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发生在校园中的戏剧活动,参加者应该是各类在校生。其目的或者是作为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教育内容中的美育部分;或者是作为丰富学生业余活动,培养学生广泛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种辅助教育手段;或者是一种培育未来戏剧艺术家的带有特定目的的专门教育。幼儿园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因势利导地利  相似文献   

11.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具有广阔而丰富的教育价值。在西方,儿童戏剧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国内幼儿园关于戏剧活动的开展也越来越多,但有关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专门研究还相对较少,本刊特别策划这期专题,从戏剧教育内容建构: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戏剧活动的支持策略等角度,帮助大家来熟悉、了解这一领域。希望戏剧教育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的媒介、审美教育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徐俊 《中学教育》2011,(3):68-74
教育戏剧是以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带有戏剧与剧场性质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模式。教育戏剧发源于英美,在西方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基础教育中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我国大陆的教育戏剧刚刚起步,其当前发展最现实的切入点应是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戏剧教学法的培训以及面向师范生的“教育戏剧课”。  相似文献   

13.
教育戏剧是把戏剧与剧场的技巧运用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这种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也正是教育戏剧教学的过程。教育戏剧中的学习者分别从“像专家那样思考”和“思考专家会怎样思考”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中获益。无论从教育戏剧的内容和功能上分析,还是从教育戏剧的特点和目标上分析,教育戏剧都是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戏要“出戏”,而又不能“太像戏”;要工巧,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而又要尽可能地“避免人为的气味”。老舍的戏剧创作,在生活与戏剧二之间找到一种自然和谐的平衡。他对戏剧独到的悟解与出色的创作实践,为中国戏剧的民族化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蒋瑛  崔晶 《中小学管理》2023,(11):49-52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形式,戏剧教育具有思想性、表现性和假定性等特征,在促进学校美育和德育深度融合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戏剧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课程、社团活动和“教育戏剧”等形式,实践中存在普遍缺乏对戏剧教育的整体设计、对戏剧教育目标缺乏科学统一的认识、专业戏剧教育师资匮乏等突出问题。基于此,提出利用戏剧教育促进美育与德育有机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一是依托戏剧常规课程和兴趣社团,构建规范立体的戏剧教育课程体系;二是依托专业力量,充实戏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戏剧教育示范基地;三是推动戏剧融入教育教学,开展多种形态的戏剧德育。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通过"将闽南童谣融入戏剧教育课程的类型","将闽南童谣融入戏剧教育的视角","将闽南童谣融入戏剧的教育实施策略"三个维度来阐述:当戏剧遇上闽南童谣,如何进行有机结合,如何让幼儿在闽南文化特色的戏剧活动中,既能获得戏剧艺术素养启蒙,体验戏剧活动的乐趣,又能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萌发爱家乡的情感。通过这种新的教育方式,赋予幼儿戏剧活动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精神,促进幼儿在戏剧活动中惬意、灵动、愉悦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师范大学张金梅博士与她的团队在借鉴西方百年儿童戏剧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土,尝试建构一种适合中国学前儿童的戏剧教育模式,内容包括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教育策略等。本专辑主要介绍的是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三种组织形式(主题式、渗透式和区域式)的内涵、特点以及具体实施策略,希望能对实践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回顾法”是西方戏剧较常见的一种结构方法,但如处理不当,极易使戏剧在回顾之中失去其戏剧性。易卜生的戏剧回顾频频,却戏味盎然。易卜生成功处理“回顾”与“戏”之关系的方法是:将过去戏与现时戏有机结合起来;以“回顾”引发和展示戏剧冲突;在“回顾”中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回顾”中发现人物关系,促使人物关系变化,增强戏剧悬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探究“儿童本位”理念下幼儿创意戏剧游戏活动的开展进行阐述说明。开展具有创新意味的戏剧活动,需要将“儿童本位”理论作为基础,通过深度挖掘和收集材料,运用戏剧游戏的资源,创建合适儿童的戏剧活动。不仅如此,教学中运用幼儿园的有效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创作具有创新意义的戏剧活动,理性的开展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多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戏剧创作和戏剧欣赏的情感活动是一种饱含感情的艺术思维活动,被称之为“有情思维”,这种“有情思维”适用于各类艺术形式,不仅仅只限用于戏剧艺术。“有情思维”使戏剧艺术创作出真实、鲜活的“形神合一”的戏剧人物形象,使戏剧艺术达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