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六十年代初期钱钟书先生提出“通感”说之后,这一理论虽曾一度遭到冷遇,但进入八十年代之后,通感说终于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与重视。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乃至心理学家都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通感说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发表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论著。笔者想从古代诗文中的通感现象和古代文论中的通感说的角度,谈些个人认识.何谓通感?钱钟书先生阐释道:“寻常眼、耳、鼻三觉亦每通有无而忘彼此,所谓‘感  相似文献   

2.
通感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表现手法.在文艺创作和审美欣赏中被大量运用.文章从通感的发展、通感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着手,结合通感实际运用的例子,探讨了通感在艺术体验中的作用及意义.认为研究通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通感意象是文艺作品中通过通感所产生的意象.所谓通感意象的“间体”结构,是指这种意象在存在方式上介乎于其他存在物之间.通感意象的“间体”特征包括两层内涵:第一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第二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其他意象之间,具有某种“意象间性”.前者是一切意象的共同特征,后者则是通感意象的特定属性.通感意象之所以具有这种“间体”特征,是因为它是一种意向对象,是创作主体意向性活动的产物.这种意向性活动,既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发生在各种感知经验之间,由此产生了通感意象的独特本质.  相似文献   

4.
"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艺术活动中被人们广为运用。文章通过对文学家、作曲家艺术作品通感现象的分析,论述了"通感"在音乐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教学研究》(1996年第2期)期刊上,张文柏老师的《小学语文中的“移觉”修辞及其作用》一文里所举的通感例子中我认为有部分不属于通感。例子如下:①“勒墨摸摸自己的牙齿,想想大火烧身,想想海浪冲击,他的脸刷地青起来。”《一幅壮锦》②“‘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吗?……”’(《粜米》)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小学语文中的“移觉”修辞及其作用》(以  相似文献   

6.
比喻和通感在修辞学上属于两种不同的修辞格,但由于通感常常是通过明喻的句式来表现,故常为人们说以为比喻。有人则主张把它视为比喻和通感兼用句,在诸多的试题中,命题者或视为比喻、或视为通感而设计题目,甚至如高一教材《荷塘月色》中的练习也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些比喻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其中有两个比喻,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明与暗的变化……”。把课文中两个典型的通感辞格的句子视为比喻,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感受与欣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要让学生在音乐熏陶中实现审美通感能力融合发展,从而有效提升音乐育人效益。应明确音乐审美通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审美通感能力的教学目标,依据“知、情、意、行”审美过程和教学内容分布特点,构建“音乐认知”“音乐怡情”“音乐炼意”“音乐笃行”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审美通感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把移就混同于通感,把通感混同于比喻。如此简单地认识通感现象,怎能深入体会修辞的魅力?笔者不揣浅陋,撰文谈谈对通感的一己之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通感的含义及心理依据“通感”一词系钱钟书先生译自英文的Synaesthesia,前缀“syn”意为“一起”或“联通”,词根“aesthesia”意指“感觉”。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是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时,移用属于乙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期达到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众所周知,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不同的形态构造,执行着各自不同的职能,正如《…  相似文献   

9.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中唐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地运用了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的《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四首诗歌,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10.
谈“通感”     
“通感”(Sytiaesthesia)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术语,但又常作为一种不大为人注意的修辞手段出现在诗、中。探讨通感的概念及其在学上的运用,以及作为修辞格的“通感”与“移就”的异同,有助于对古今中外学作品的欣赏。  相似文献   

11.
六月《船歌》是俄国署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一首.通过对(《船歌》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方法等方面的分析,以求得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非音乐专业学生的普通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对这些学生的音乐教学首先应从简谱教学入手,让学生尽快的解决识谱问题,尽快的跨入音乐殿堂的大门,培养他们感知音乐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语言是作曲家进行音乐作品创造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作品情感表达与发展的主要材料.音乐语言各要素的情感性表现特征,在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提供基本乐汇、乐句构成材料的同时,也为音乐感知与音乐思维过程提供着最基本的理解音乐情感的依据.因此,音乐语言在学生音乐感知力和音乐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一切音乐活动基础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对西方中世纪基督教音乐的审美应从音乐观念、音乐形式、历史走向等三个维度进行考察。中世纪基督教音乐观念经过了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历程;音乐形式则表现为从单个音的线形思维(主调音乐)到多个音的立体思维(复调音乐),最后达到二者的共存;基督教音乐总的历史趋势是向世俗化不断转变。  相似文献   

15.
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散见于我国古典的音乐史料和各种文艺作品中.白居易的<琵琶行>表达了对音乐本质问题的思考,表达了对音乐欣赏主客体的思考;表达了对音乐表演形式和内容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讨唐诗在音乐美的创造中所采取的句法修辞策略。分别考察了唐代近体诗、古体诗的局部音乐美建构、整体音乐美建构与句法修辞手段运用的密切关系。唐诗句法修辞在服务于诗歌的音乐功能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通过语音修辞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因为音色这一客体的不具象性、无语义性,往往不像其他音乐表现手段(旋律、节奏、调式、和声)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音色作为音乐表现的一种要素,仍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自身规律,有与创作主体、审美主体构成的由实践到认识的关系.文章从音乐实践美学的观点,对音色审美中的心理基础问题、个性与风格问题、历史与现实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求音色这个古老而又待于不断开拓、深化的领域在理论上更加完善,在创作、表演、欣赏等方面有更全面、更周密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肖邦《f小调幻想曲》由于其作品强烈深刻的英雄史诗般风格,创作中大量运用了庞大复杂的戏剧性手法,反映在结构形式上更趋综合多样化。文章分别从混合曲式生成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结合该具体作品的细部分析,探寻了混合曲式结构基础的生成原理。  相似文献   

19.
音乐思维的过程是人们对音乐现象(或行为)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中,以音乐感知为基础,以智力操作为手段,对相应音乐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过程。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培养直觉能力、情感、联想和想象、音乐记忆力、创造力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发掘学生创造性音乐思维。  相似文献   

20.
管云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4):46-47,51
中国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文化包括音乐文化逐步走向繁荣,然而进行横向比较,不得不承认中国音乐文化不兴与落后的现实。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多种,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入挖掘无疑是个重要因素。中国民族音乐其实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分支,两首《绣荷包》小调的不同特色就是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