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以本科培养为基础、硕士研究生培养为支持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培养层次明晰、培养主体明确、专业设置多样。然而从学段的关联性和衔接性来看,职教教师本硕培养存在衔接困境,培养主体资质不明、学历学位错位以及培养阶段割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职教教师本硕培养的连贯性,导致整个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统筹性。厘清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框架、形成培养主体联盟、明确职教教师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设计通畅持续的培养环节和建立职教教师教育保障机制,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和能力的养成,更有利于职教教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参考》2014,(9):92-9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对教师教育改革的研究、咨询、指导作用,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经研究,教育部决定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认识论和学习观为教师培养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依据。对以建构主义思想及其教师培养观为基础的外语教师培养的目标、内容和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外语教师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及提高我国外语教师培养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纳教师的培养是成功实施全纳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其中教师教育模式是教师培养的核心.在美国全纳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依据合作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分离型培养模式、一体化培养模式、融合型培养模式三种全纳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美国全纳教师的培养模式有助于为我国全纳教师的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础的教师教育实践,对我国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建立和出台我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为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培养与培训、教师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奠定基础;研制中小学教师培养机构的资质标准和培养课程标准;建立教师培养的认证评估制度;对小学教师实行综合化培养;改革和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国家教师培训的指导性规范。  相似文献   

6.
城市教师驻校计划是美国为解决落后学区缺少优质师资的困境,基于大学和选择性教师认证计划培养教师的成功经验,推行的一种全新教师培养方式。分为管理、驻校生招聘和选拔、指导教师选拔和培训、驻校学年、驻校生和毕业生安置,以及驻校年之后等六大阶段。它的成功实施给教师培养在由谁培养、为谁培养和如何培养等问题带来新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云南教育》2014,(20):31-3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为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现就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的教师教育政策越来越关注教师质量与学生成绩、教师培养的关系,突出教师准入政策、教师发展政策、教师教育评估政策,出现了支持多样化教师培养路径、持续性教师专业发展、卓越性教师培养体系的特征。本文主要以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和新加坡为样本,分析比较教师培养政策及其发展走向,进而总结教师培养政策实施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高职教育实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在教师培养方面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培养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操作性。文章从培养形式、培养课程和其他方面比较澳大利亚和我国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先进经验,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型,完善我国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开发适宜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介绍和分析了国外教师培养的内容与途径、教师在职培训的专业化和类型化、教师培养的管理模式、师资队伍的补充、教师培养的国别特点与相互影响等问题,并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是促进我国教师队伍优化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是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是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常态".经过长期的探究和试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包括小学全科教师基本内涵的合理界定、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机制的主体构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思路的顶层设计、小学全科教师主体地位的日益凸显等.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意蕴尚未达成共识、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机制平台缺少统整、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方案尚未形成系统、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基本制度设计缺位等.为此,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理念内涵、创新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协同机制、统整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整体方案、健全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推动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张玉峰 《人民教育》2023,(19):17-20
中小学科学教师是新时代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关键少数”因素,当前的师资现状无法满足要求。建议从系统理解科学教师角色定位、优化整合科学教师培养内容、更新迭代科学教师培养方式、贯通科学教师职前和职中培养等方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培养。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是在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高职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现有的"两条途径,三种模式"均无法满足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现实需要;而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核心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将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统筹规划,不仅保证了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统一性、系统性和连续性,也凸显了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个性化。这一模式从全方位着手,不拘一格培养高职教师职教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继续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其包含三方面内容:教师角色认知、教师角色实践以及教师角色品质提升。教师个体素质、高效培养质量及其岗位培养质量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培养与培训二者息息相关,彼此影响和制约,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师范院校对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时形成培训与培养脱节现象,再加上师范院校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重复,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以至于师范院校呈现“重教师培养、轻教师培训”的不良局面.导致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未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需要师范院校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共同发展,确保师范院校人力、财力以及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最大限度上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总结来看,教师培养和培训共同开展对师范院校而言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素质教师的支撑,当前教师培养体系存在培养形式单一、培养内容脱离实际、培养时间长等问题。因此,优化教师的培养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重要的任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落地实施,给教师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以“学块链”的教师培养体系为例,探究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新理念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转型必然经历分离式培养模式的变革。分离式教师培养模式应从大学内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机构、培养形式、课程结构以及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等五个方面对教师教育专业化作出应答。其中,培养机构与培养形式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外在依托形式,必然要通过分离的形式来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化,而课程结构与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是关乎教师教育专业化内容的,必然要通过实质上、内容上的融合来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化。  相似文献   

17.
自我国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以来,教师培养的核心逐渐从知识和知识传递型转变为全能和自主发展型。本文将对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目前教师培养存在的不足,并对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对策进行分析,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教师培养的专业需求以及学科教学的能力需求等各个方面出发,促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8.
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职教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强。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内涵、高职教师能力培养途径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是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核心和关键,决定了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按照高校英语教师活动的主要因素,大致可将高校英语教师培养机制归为四个层面:即专业层面、教学层面、个人层面和组织场面。以此为分析框架,对某财经类四年制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师培养与发展机制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分析指出该校英语教师培养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英语教师科研能力、这就要求加强英语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有针对性地促进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使英语教师培养系统化、制度化,将教师培养与发展内化为教师的自主需求。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中对教师培养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可以说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培养必须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让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教师的培养要分成两个阵营,即职前和职后两个阵营的培养。工作在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要以培训为主,而对新教师的培养要从师范教育入手。师范教育要想课程改革之所想,急课程改革之所急,培养出有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新一代教师。一、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培养1!变革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培养模式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是推动课程改革的有力保证。新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