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民国时期,作为中国历史 的一个重要的变化鼎 新阶段,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 关注。学者们对民国史的研究也已 从革命斗争史的模式中解脱,转向 注意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史、经济 史层面,研究的触角已扩展到民国 社会的各个方面。 民国时期,又是今天社会的上 一个时段,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许 多重大问题,都可以在民国找到它 的历史渊源。要了解中国今天的国 情,就要了解昨天的民国历史。因 此,研究民国历史,对当今的社会 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 但是,作为研究民国历史必需 的基础史料却很不足。没有丰富的 资料积累,要对民国历史作纵深探 讨,无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整理、发掘相对稳定不变的民国 原始资料,正是民国史研究的基础 所在。  相似文献   

2.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部,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自古就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区,民国时期是宁夏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时期。灾后民国政府当局采取了一些救荒措施,但由于民国时期时局不稳,政权更迭频繁,救荒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生活和面临的社会问题。在宁夏史料中,有关民国时期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救荒措施的资料欠缺并零散。笔者尝试从零散的史料中对民国时期宁夏地区自然灾害发生及其特点、民国时期不同政权采取的荒政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国防部史政局和战史编纂委员会,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收集典藏党务和军事档案的机构,在民国时期的档案工作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目前有关中国档案事业史的论著,对这几个机构的介绍,或言之过简,或根本没有提及.笔者仅就所掌握的材料,对它们收集、保管和利用党务与军事档案的情况作一介绍,供学者们研究民国时期的档案工作史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3月28日,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中国老教授协会档案与文秘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在京联合举办研讨会,纪念民国时期档案学者何鲁成撰写的钳当案管理与整理》等13本民国时期档案学名著再版50周年。与会专家介绍了民国时期档案学者何鲁成的档案学术体系、档案学术研究方法及研究特色,并介绍了我国档案学泰斗吴宝康先生对何鲁成的评述。专家们认为,何鲁成甜当案管理与整理》一书奠定了现代档案管理学”经典的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件与档案关系研究分歧探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学界在文件与档案关系这一基础理论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原因有三 :一是研究时有些学者所用的概念不对应 ;二是论者们所持的档案观点不相同 ;三是阐述时学者们立足点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是由近代藏书楼向新式图书馆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理清参与图书馆事业的各种主体力量,文章采用文献分析论证法,对外国传教士、社会知识精英、士绅及社会贤达、图书馆学专业学者、民国政府的角色和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外国传教士的影响持久,起到了思想启蒙和示范作用;社会知识精英在思想上为新式图书馆大造舆论,提供理论支持;各级政府则把图书馆作为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途径之一,在经济上提供资金支持,在行政上提供职权保障;图书馆学专业学者扩大宣传新图书馆观念,把图书馆学纳入学科建设轨道,逐步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兼顾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士绅及社会贤达凭借其社会影响力和丰裕资金,积极进行私立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探索。五种力量互相推动,互为补充,合力推动实现了民国时期图书馆的成功转型。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7.
收集、整理民国时期个人、机构对图书馆数量的历次调查统计,以及中华图书馆协会留下的会员统计表,对民国时期的图书馆数量、图书馆员人数、图书馆学者的群体规模及地域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图书馆学者的区域分布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受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者群体曾通过提案,影响国家决策,使全国图书馆区域分布失衡的状况有所改善;也有个别学者以个人魅力凝聚同行,带动一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国家调控是平衡图书馆和图书馆学者群体分布失衡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新闻的兴起社会新闻是用以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闻体裁。对于社会新闻的定义,学者们给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如刘志筠:“社会新闻反映的是除了政治、经济以外的那部分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社会风尚、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以致一些影响到社会的自然灾害、影响个人生命财产的事故等”;赵超构:“社会新闻是以个人的品德行为为重点及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新闻”;钟沛璋:“是社会主义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不论怎么定义,社会新闻的报道范围越来越广,跟老百姓的接触也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9.
1925年民国时期历史学家朱希祖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上发表了《道家与法家对于交通机关相反之意见》一文,将社会传播手段分为物质交通机关和精神交通机关两种,并对道家反对传播、法家主张利用和发展传播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是目前所见的中国学者关于传播问题的最早专门论述之一。  相似文献   

10.
耿法 《新闻爱好者》2007,22(2):26-27
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中颇有一些“怪人”。其实这样的“怪人”无非是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的学者、教授和其他知识分子,构成了民国知识分子色彩斑斓的群像。傅斯年就是其中一位,是20世纪中国社会舞台上一个颇有影响的学者。  相似文献   

11.
英美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目录学发端于 15~ 16世纪 ,有着深厚的技术和实用传统。几百年来 ,英美目录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研究英美目录学之所长 ,为我所用 ,对于发展我国的目录学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2 6。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eries is to highlight English language books that recently have been granted awards by major scholarly societies. This installment focuses on disciplines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technology. Because award winning books have high core collection potential, selectors may want to give them priority for purchase.  相似文献   

13.
14.
15.
<正>1927年"四一二"事变发生后,原先的国共合作破裂,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上海,共产党组织在上海的活动全部转入地下状态。在上海生存和活动的中共各级党组织,利用对上海情况的熟悉,为反击反动政权的镇压和迫害,推进革命的深入,组织开展了各种秘密活动。  相似文献   

16.
Recent efforts to amend 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F.O.I.A.) suggest that the Act has caused widespread problems felt by its administrators. In order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is suggestion, the authors surveyed F.O.I.A. administrators throughou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report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urvey her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administrators generally have positive perceptions of the Act, yet generally support specific proposed amendments to it.  相似文献   

17.
Irving E. Fang Those Radio Commentators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7—$14.95)

Judy Fireman TV Book: The Ultimate Television Book (New York: Workman Publishing Co, 1977—$7.95, paper with a hardback also available)

Raymond William Stedman The Serials: Suspense and Drama by Installment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77—$12.95)

Madeleine Edmondson and David Rounds From Mary Noble to Mary Hartman: The Complete Soap Opera Book (New York: Jove Books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7— $1.75, paper)  相似文献   

18.
20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表面上让人难以捉摸,其实,一切都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留下了深深的法制轨迹. 按照1787年宪法"总统任期四年"的规定,美国的大选年极易确定.从1792年华盛顿当选第二届总统迄今,只要能被4整除的年份即为大选年.但宪法仅规定:"国会得决定各州选出选举人的时期以及他们投票的日子;投票日期全国一律",[1]而并未确定一个固定的日期.因此,大选日变化较大.华盛顿当选时,各州指定总统选举人的日期、选举人投票的日期,为原邦联时期的国会所规定.从1792-1844年,大选日多在大选年的12月第一周举行[2].1845年,国会通过一条法令,把全国的大选日固定在大选年的"11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二"[3],1848年11月7日,辉格党人泰勒成为第一位在统一的大选日当选的总统.这一关于大选日的规定至今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从解放前的军队管理到解放后的军管会管理,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对电影实施的"统一管理",正表现出新兴国家急切希望控制电影这种大众传媒,把自己的权力渗透其中,去影响公共领域建构的明确意图,这正是哈贝马斯所描述的公共领域的"社会的国家化"进程."社会的国家化"强调的是国家的公共权力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渗透与影响,并由此导致公共领域发生结构的转型.本文通过对建国之初电影的"社会国家化"进程进行回顾与检讨,使之对今天的电影传播提供一定的启示与警醒.  相似文献   

20.
关于美国信息立法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奇  王玲 《情报学报》2000,19(4):385-390
信息立法是有关信息法的制定。信息法是一国为管理信息产业而制定的为调整信息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律的总和。文章先概述了信息法的内涵,然而从四个方面公民信息自由与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商业信息保护、信息的安全保护等对美国的信息法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