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霞 《红领巾》2004,(3):11-13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中国政府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的国家战略选择和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和平崛起意味在突破一国崛起往往伴随国际社会动荡与冲突的传统范式.和平崛起实现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必须有足够的战略设计和战略储备.和平崛起要求崛起国有更强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更强的军事威慑力和更强的国际协调力来化解国际矛盾与危机,实现本国国家利益与战略需求.和平崛起实际上给中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思想方法、路径设计以及各个相关层面进行足够的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2.
对和平与发展相互关系问题所作的丰富而又科学的论述,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和保障.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波黑和平是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的,没有国际社会的不懈努力就没有波黑的和平。波黑和平的实现结束了长达近4年之久的波黑战争,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有关波黑和平的历史文献,不但完整地勾划了几乎与波黑战争同步的波黑和平进程的曲折轨迹,而且如实地记录了国际社会在整个波黑和平进程中所作的巨大努力。因之,值得我们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与以往历次战后和平建设不同的是,国际社会在二战进行的当时便已开始规划战后和平的努力,力图在确保民众经济社会权利实现的国内层面、国际层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来实现战后持久和平。本文以西方盟国的视角论述有效的社会保障建设对于和平文化的普及、和平意识的生长、极端主义的遏制以及扩张主义经济社会动因的削除或减弱有着积极的意义。从这一点上讲,战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建设是确保战后世界"长和平"出现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罗云  魏博 《文教资料》2006,(12):99-101
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为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激发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理性、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而摒弃狭隘的爱国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6.
费玮  巩伟  刘邦春 《教师》2013,(23):20-2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杜威运用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思想,以促进世界和平。其和平思想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从早期认同战争的合法性,到后期反对战争、提倡建立非暴力世界。杜威和平教育的基础观点认为:学科教学,如历史和地理应以促进国际和平为前提。他主张把全球意识引入地理学科,培养学生和平思想;在生活实际中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和平意识;主张改革美国国家体制,实现国际和谐;开展学校计划,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意识。这些观点无疑为促进世界和平构建了可行的蓝图,对探讨21世纪的和平教育,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平文化教育”与“和平文化”的提出与被接纳是同步的,主要得益于一些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UNESCO的推动.和平文化是一种由和平与非暴力主导的文化,也是和平文化教育需要着力实现的愿景.在联合国提出构建和平文化的倡议后,众多国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和平文化教育活动.和平文化教育理念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需要学校在角色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诸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从一个国际视角来看,“中国梦”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其实现也离不开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当前,“中国梦”的实现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环境中既有诸多挑战,也存在很多机遇。为此,中国应当顺应世界潮流,结合自身现实,积极调整外交战略,为“中国梦”的实现打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梦”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实现也离不开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当前,“中国梦”的实现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环境中既有诸多挑战,也存在很多机遇。为此,中国应当顺应世界潮流,结合自身现实,积极调整外交战略,为“中国梦”的实现打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0.
面向21世纪,面向世界,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指明了方向,即坚持和平崛起的道路,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下,既参与全球化又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靠对外扩张和军事对抗崛起,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与各国实现合作与共赢。  相似文献   

11.
自西亚德政权被推翻后,索马里一直处于国家分裂、族群纷争、军阀混战的混乱状态,民族国家建构与发展出现严重倒退.索马里长期的无政府混乱状态是其民族国家重构面临的主要困境,索马里人的民族国家认同感模糊是造成困境的内因,而国际干预的失效与不足、周边国家力量的卷入等因素是出现困境的外因.索马里长期无政府混乱状态给索马里、非洲和世界带来了十分消极的影响,结束长期的无政府混乱状态、恢复国内和平与稳定、重构统一的索马里民族国家成为解决索马里问题的必由之路.索马里民族国家的重构是一项需要多边参与的"系统工程",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实现民族和解、恢复国内和平是索马里民族国家重构的基本前提,国际社会的合理干预是索马里民族国家重构的必要条件.索马里过渡政府是索马里恢复和平、实现民族国家重构的国内中坚力量,但要在索马里民族国家重构中发挥主导作用仍受到很大掣肘,国际社会应继续进行必要的干预,帮助索马里实现民族和解和国家的和平稳定.只有在国际社会和索马里过渡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启动国内和平进程,才能逐步实现索马里民族国家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中国社会系统的整体发展,需要从结构的角度进行全面解读.中国文化发展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和平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维度.我们要从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国际文化竞争的形势出发,探索有效战略促进中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推进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平崛起既要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又要特别关注影响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内制约因素:资源、人口、生态、国防、体制、分裂势力等因素对中国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崛起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和平发展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在新世纪初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它既是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的国际战略目标。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主要的战略途径包括:加快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强睦邻友好,促进区域合作;建立中轰战略合作关系;坚持和平外交,反对霸权主义;加强软实力建设;等等。D820  相似文献   

15.
和平崛起是否可能?——历史与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满了暴力和强权的近代国际政治中,英国和美国成功地实现了和平崛起,这主要得益于不断发展的经济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及其引发的工业革命;战争不是英美崛起的本质原因。英美崛起以后也主要是通过自由贸易、绥靖谈判、提供新型的国际管理理念和制度等和平方式来维持优势地位或提高影响力的,并没有主动挑起大规模的反体系战争。大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先例和理论反思说明,即使按照现实主义的循环论主张.21世纪的中国实现和平崛起也完全是可能的,同时,中国要想真正和平崛起.就必须敢于、勇于使用武力在国家桉心利益之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关于和平是当代世界一大主题的理论,是我国制定内外政策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前提;将维护世界和平与反对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方针,指明了我国国际斗争的主要方向;和平共处原则的流畅发挥,不仅妥善处理了一系列棘手的国际问题,而且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找到了一条更加切实可行的道路;邓小平虽不曾明确提出过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从邓小平的话里话外、字里行间发现“和平崛起”理论的真谛,他是中国“和平崛起”理论的最早倡导者。  相似文献   

17.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重大战略选择,通过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本文认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良性互动的大国关系和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等,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美国对中国的低认可度和低接受度、国际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以及国际舆论的负面影响,也使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文化认同和传承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仁者爱人"思想有着修己安人、成己达人、悲天悯人、推己及人等丰富的内涵,追求的是把对亲人的爱扩展到对大众、对天下万物的爱。国际理解提倡和平,中国文化讲究大同和仁爱;仁爱是和平的基础,大同社会是和平的目标。因此,提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实际上是在传播国际理解、合作的精神,与国际理解教育中实现相互了解、相互宽容、相互合作、相互团结、相互帮助的精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走通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维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习近平的和平发展道路重要讲话是新时期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行动纲领,必将对实现中国梦、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走通和平发展道路、赢得国际社会认同产生巨大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以官方和学者两个不同的身份向世界详尽阐释了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即中国将和平的实现崛起,中国也是为了世界的和平而崛起。但是崛起的中国必然会冲击现有的国际体系和格局,因此,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战略选择关乎崛起的成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印度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同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