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当前高校影视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培养规格单一、实验教学内容落后、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制约了创新创业型影视传播人才的培养.高校在创新创业型影视人才培养中必须改变现有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重视和强化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竞争的素质和技能,提高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与意识,以适应社会对创新创业型影视传播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创业教育刻不容缓。虽然众多高校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模式和途径,但创业教育依然存在学生创业意识不强、自身素质不高、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模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如何突破这些瓶颈问题,全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一、加强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意识决定行动及其效果。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形成和推动创业行为的内驱力,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宣扬大学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学生脱颖而出。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和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创业教育当前现状和教材《创业应用英语》的特点,探讨如何通过内容设置和体例创新,将创业教育与英语教材更好的结合,以促进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和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不仅是打造创业型经济所必须的,也是我国加速破解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在当今时代,高校应当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洞察力、决策力、执行力、创新力和创造力等五种素质能力,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可持续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与战略目标.而课程体系既是人才培养中的枢纽环节,又是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它联通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共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新闻学专业为例,审视当下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之中,提出了"理实一体"的优化建设思路,既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兼具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以此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发展、企业竞争和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高职院校更是开展以所开设专业为主的不少于半年的学生实训和实习。顶岗实习不但能够促进专业建设,还可以带动课程改革与师资培养,更可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增强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可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不可或  相似文献   

7.
刘彤 《青年记者》2017,(23):128-129
传媒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在“如何与专业教育融合”这个关键点上精准发力,以深化应用型传媒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角度为突破口,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将传统的专业活动与创业活动相结合,将大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与创业实践演练过程相结合,将模拟化的项目运作与直接参加一线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相结合,形成应用型传媒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五全模式”,即:以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覆盖”为基础,应用型创新创业导师“全面双师型”为保障,通过深入实施应用型创新创业能力的“全产业链实训”和“全方位成果孵化”,实现应用型创新创业教学文化氛围的“全引领”,将创新创业教育逐步融入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贵州高校新闻传播教学实训在课程、实习、实验条件、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使其发展面临困境。贵州高校新闻传播教学实训的改革路径在于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凸显培养特色;完善实习管理,毕业实习落实到位;加快全媒体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创新和完善师资建设等。这对于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后发赶超和跨越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闫玉刚  王芷 《出版广角》2021,(14):53-56
"双一流"语境下,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的出台,使得"双创"教育成为"双一流"高校评定的重要标准和建设重点.而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载体,其出版状况值得业界关注.当前,我国"双创"教材编写和出版呈现以其他出版社为主、大学出版社为辅的出版格局,存在数量少、缺乏实践性、与专业结合度低等问题.未来,出版社应在教材体系、内容侧重、专创融合、编写流程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双创"教材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真正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郭玉真  李焕芹 《新闻知识》2015,(2):80-81,106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训教学既是校内所学实践技能的总结与消化环节,又是进行校外实习和一线实践的预演环节,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围绕提升实训效果这一课题,聊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任务驱动和人本教育为理念,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模拟电视台为形式,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初步探索了一条培养"一专多能"富有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6,(2):111-114
高校文检课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对学生及课程发展而言,是个双赢选择。在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文检课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性学习,模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选题,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和程序,完成研究与结项。该模式通过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体验,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相似文献   

12.
以央视《创业英雄汇》节目的233个创业项目为研究对象,设计指标体系并结合案例分析法对投资人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投资人对农林牧渔业更加关注项目规划信息,对轻工食品业更加关注产品组合以及供应商方面的信息,对信息产业更加关注技术环境信息,对服务业更加关注竞争格局的信息.最后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研究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双创”人才.通过介绍国内外创客空间发展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双创”浪潮下的责任与担当,指出高校图书馆助力“创新创业”的孵化模式主要有:“创业辅导+天使投资”模式、“开放式平台+循环互助”模式、“线上线下孵化+网络驱动”模式、“精准供给+优胜劣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崔萌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2):71-74,80
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图书馆服务“双创”的研究起源及进展,分析了国内外图书馆服务“双创”的研究热点,并结合我国图书馆服务“双创”的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3):108-111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双创"背景下,以空间、资源、服务为切入点,通过打造创客空间、挖掘"双创"资源、分享创新理念、开展"双创"培训等措施来搭建"双创"平台、培育"双创"素养、引领创业方向、提升"双创"能力,全面推动人才培养和"双创"教育,并以此外延图书馆的存在空间与发展空间,推动图书馆的转型及服务创新,提升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培养"数字读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勇  马赛凤 《图书馆建设》2004,(6):14-15,19
建设数字图书馆需要培养“数字读者”。本文试探讨数字读者的概念,培养数字读者的原因、紧迫性及培养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管理杂志》2013,53(2-3):159-168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8.
从概况、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对美国华盛顿州的虚拟参考咨询培训项目Anytime,Anywhere Answers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Small 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 information is another area of strength on the Web. The author covers sites for general and start-up information, sites geared toward women and minorities, sites for advise and counseling, and sites for sources of capital.  相似文献   

20.
国家系列政策的颁布再次强调了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双创"环境下高校在知识产权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在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创新发展的推动下,文本挖掘技术为分析和把握专利文本所包含深层次知识要素与技术理念提供了技术手段。本文提出了"双创"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利挖掘服务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双创"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利挖掘服务机理框架,对专利挖掘服务组成要素及关系进行剖析,构建了"双创"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利挖掘服务的4种模式,最终提出了服务改进和优化策略:为高校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提供良好环境,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知识产权工作的功能作用,为产学研协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