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赖乾顺 《现代语文》2006,(10):81-82
《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无论是师生关系的界定,还是教学关系的判断,都必须遵循“学生是主体”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阅读教学,才能发挥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2.
《语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才是阅读教学的首要和最终目的。改革阅读教学的关键之一,是尽快由“读懂内容”、获取“知识结论”,转向“学会阅读”、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本试以《掌声》一课为例,谈一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3.
《语课程标准》指出了培育学生人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语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因此,在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素质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实践性-依靠学生大量地阅读实践活动;二是自主性-应是学生本人自学觉主动的阅读实践行为;三是渐进性-要经过学生长期积累才能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4.
《语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语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为此,广大教师付出诸多辛勤的努力,“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理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要“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收集信息”,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作为一个语教师,按照《语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应该强烈意识到,加强阅读实践,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语阅读的数量,关注学生的阅读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语素养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那么,怎样立足于课堂和教材.在有机“放开”中“开放”,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全面培养学生的语素养呢?下面简述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语新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采取的方略是“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实施的步骤是“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三个环节,探究的关键是“拓展思维空间”,想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阅读质量”。本试图对《咬嚼字》一来一番咬嚼字,谈一谈语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及“创造性阅读”。  相似文献   

7.
《语课程标准》(试验稿)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说“语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这充分显示出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语学习的主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赵清芳  刘中森 《新疆教育》2012,(13):95-95,10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使学生融入阅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激起孩子的兴趣,才能使他们真止的融入文本,感受文本。下面是我在实践中针对低年级孩子阅读兴趣的现状,从导入语和过渡语两方面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新的《语课程标准》比任何时候都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基于此,笔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教案编写,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师的单独的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已被大家认同,但重要的是如何落实在教学行动上。《金色的鱼钩》一文故事性强、感情色彩浓、且篇幅较长。教学时,我采用了依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感悟交流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做了回主人。阅读提示:  相似文献   

11.
“语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这句话足以体现出叶圣陶先生对“读”的重视。《语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语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达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怎样在语教学中凸显阅读的地位,让学生学会阅读,达到语教学的目标?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自己的阅读指导观。  相似文献   

12.
《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学生“语素养”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为新时期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其内容具体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巢宗祺《关于语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语建设》2002.7)。纵观学生语学习的全过程,从哲学的视角考察学生语素养的形成,它大致经历两个过程——量变和质变,即先是达到量的积累,然后实现向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把“喜欢阅读”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求的第一条,足见阅读教学在低年级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让学生喜欢阅读呢?一年来,我从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着手,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分享学生阅读成果,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喜欢我们的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阅读课文的教学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放手组织学生自己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据此,《大森林的主人》一课的阅读指导可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 一、比较剖题 1.学习讲读课文《手》后,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课文的标题与内容是有密切联系的,其标题应揭示内容,而内容又要紧扣标题。引导学生与《手》一课比较剖题,可以使他们明确《大森林的主人》一文是紧扣标题的中心语“主人”两字展开内容的,其行文的重点也是“主人”的语言和行动。 2.在学生明确“大森林的主人”是指猎人以后,启发他们思考课题能不能换成“猎人”。通过比较剖析,弄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实践活动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通过迁移、转化、置换、想像等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实现本和生活的相似律动,从而使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这一基本理念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6.
刘慧娟  杨虹 《现代语文》2006,(11):13-14
“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历来是教学争论的焦点。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语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①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但在语教学现实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是非常困难的。课常教学在新课程下呈现其特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语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人性等本质属性决定了语教学尤其要注重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在语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学习语的良好习惯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性。首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不断引进新的教学信息、变换教学形式、更新教学手段,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景,营造“新鲜”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学会“煽情”,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勘中指出阅读是人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活动。“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提问、个性化的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19.
《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由“感”及“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需要教师的指导、示范、点拨。笔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教师在学生感悟“心欲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时,运用阅读教学独白是一种较好的方式。这里笔把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由课内容引发的教师表达个人情感或愿望的话,称为语阅读教学独白。它能唤醒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并最终鼓舞学生自主感悟。  相似文献   

20.
黄小平  阮利 《湖北教育》2005,(12):56-56
《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典范,富有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今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