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英国伦敦大奥德蒙街医院和伦敦大学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采用一种新的基因疗法——分子剪刀(基因剪刀)来编辑基因,产生设计的免疫细胞,用来治疗耐药性的白血病(血癌),成功治愈了一名一岁大的白血病患儿。利用基因剪刀来治疗罕见病、难治病,尤其是遗传性疾病,是当代医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不过,基因疗法有多种,仅仅是利用基因剪刀的方式就有多种。基因剪刀修饰细胞一岁的蕾拉·理查兹患有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白血病。尽管药物化疗能治愈一些白血病,但化疗对于复发  相似文献   

2.
<正>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又叫"血癌",在儿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居第一位,在导致儿童及35岁以下成年人死亡的恶性肿瘤中也排首位,是威胁儿童和青壮年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的早期预警及诊断对于降低其死亡率与预后复发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白血病的临床诊断非常复杂,其中骨髓穿刺取样检测是常规的、必须的检测手段。但是骨髓穿刺会给被测试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难以被普通人所接受,且无法实现早期预警。有效的白血病早期诊断方法,对于白血病的成功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一种可以准确的对微量白血病细胞特异性识别与诊断,诊断过程简便、廉价,且诊断方式能被常人心里所接受的早期诊断方法,能够及早发现白血病患者并对其进行充分治疗,从而使患者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挽救。  相似文献   

3.
第一链接     
追踪癌症干细胞癌症被认为是来自正常组织细胞或定型祖细胞。关键问题是,在后一种情况下,能够自我更新(祖细胞缺乏这种能力)的癌症干细胞是怎样出现的。现在,研究人员从通过定型祖细胞突变而患白血病的老鼠身上提取出了一组白血病干细胞。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白血病干细胞大体上能够保持定型祖细胞的基因表达特点,同时激发正常情况下在造血干细胞中表达的一组亚基因。至少这些基因中有些对白血病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是重要的。对研发一种选择性地瞄准癌症干细胞的药物前景来说,白血病干细胞和正常血液干细胞之间的差别也许还是好消息。摘自《自…  相似文献   

4.
提起白血病,人们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恐惧感。的确,曾几何时,白血病被列为不治之症,谁被诊断患有白血病,谁就好像被判了死刑。近年来,新闻媒体对白血病病例的诸多报道,更使人们担忧自己有无罹患白血病的可能。也许是目前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人们对自身健康产生了更多的忧虑;也许是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原本人们讲不清的病症今天有了结论;也许是科学的发展使身患绝症的人萌生了根治疾病的欲望;也许有数不清的也许。 白血病作为一种目前病因尚不明的疾病,人们对它的认识,从感性上讲是复杂的,而从理性上讲却是苍白的。为此,记者走访了北京协和医院的血液专家李蓉生教授,请她就如下问题作出答复。 为什么好好的人会得白血病?有哪些因素会导致白血病?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I0003-I0004
对一种新型抗癌药物进行的突破性国际试验,让研究人员在对抗白血病方面看到了新希望,一位澳大利亚医生指出,它将会终结传统的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药企的研发能力逐渐成熟,同时拥有明显的原料药生产优势,因此有理由相信CML靶向治疗药物的本土化趋势将不断加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CML在我国约占各类白血病的20%,占慢性白血病的95%。第一个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甲磺酸盐的问世,无疑揭开了CML靶向治疗的新时代。替尼类药物的服药患者可以获得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缓解,因此该类药物成为名副其实的慢性白血病克星。  相似文献   

7.
《大众科技》2007,(12):7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在建所20周年之际透露:继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凋亡靶向治疗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后,另一种白血病类型——M2型白血病基础研究和诱导分化治疗也获得了重要的新进展,目前已经完成临床前试验并进入药物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14,(11):70-71
白血病是非常可怕的疾病,曾经几乎可以宣判患者死刑。但随着科学的进步,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由于白血病分型和预后分层复杂,因此,没有千篇一律的治疗方法,需要结合细致的分型和预后分层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类治疗方法: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通过合理的综合性治疗,白血病预后得到极大的改观,相当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或者病情长期稳定,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时代过去了。  相似文献   

9.
杨昆 《百科知识》2002,(10):41-42
白血病又名血癌,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它不仅影响骨髓及整个造血系统,并侵犯身体其他器官,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病症。我国白血病发病率为276/10万。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男性血癌患者死亡率居第六位,女性死亡率居第八位,在儿童中则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1月5日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防止白血病复发的疫苗,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公报说,这一疫苗的研发经历了约20年时间,其基本原理与其他疫苗一样,也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攻击病原细胞。研究人员从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取出一些细胞并为其植入两个基因,作为吸引免疫系统攻  相似文献   

11.
英国科学家于2001年1月15日宣布,他们发现一种可以找出白血病(俗称血癌)细胞并加以摧毁的疗法,而藉着这种疗法,另可发展出新的抗癌之道。 伦敦汉默史密斯医院及帝国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上投注6年心血。他们在导致白血病的细胞里发现一种基因,并命名为WT—1,只要追踪这种基因,便可找出导致白血病的细胞。 研究人员以上述原理培养免疫细胞,即特地培养出的一种免疫细胞,能放过同类型的正常细胞,直接摧毁白血病细胞。也就是说,免疫细胞会找到标有WT—1基因的癌细胞,并将它摧毁。 帝国大学医学院的史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可以利用体外净化骨髓、基因疫苗、阻断信号通路等多种手段治疗白血病,从而探索出一条白血病调控治疗的全新模式。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以及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推广应用。据了解,白血病因其较高的死亡率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现代医学急需攻克的难题之一。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多种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抑制基因)的功能异常,使细胞分化阻滞,丧失分化能力,从而发生恶性增殖。另外,机体…  相似文献   

13.
不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存在差异,部分患者会由于复发难治而失去生命,其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是体内存在白血病干细胞,而目前由于白血病细胞对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严重阻碍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对该病靶向治疗的方法、机制及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重大项目"白血病状态下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其调控机制"集中围绕正常造血干/祖细胞在白血病状态下的受抑规律及其内外调控机制这一热点科学问题进行了多团队联合攻关。经过2011—2014年的4年研究,从分子、细胞、整体和临床等多个层面系统阐释了白血病状态下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竞争的规律,揭示了白血病恶性克隆生长和正常造血干/祖细胞受抑的分子机制,提出了抑制白血病细胞特别是白血病干细胞生长及促进正常造血干/祖细胞扩增的治疗新策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白血病临床治疗效果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西藏科技》2005,(12):62-63
中国科学家通过多年研究,最近找到了白血病的致病元凶——PTPN11基因编码中的一种蛋白质。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昭和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从松树的松球中发现了有防癌作用的新的分化衍生物质。这种分化衍生物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能将人90%的骨髓性白血病细胞转变为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17.
8月10日,从武汉大学医学院获悉,该院免疫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谭锦泉教授及助手张秋萍副教授等在白血病的致病机理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白血病细胞上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异常增高表达,是造成白血病患者脏器损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联合使用白介素-2、白介素-4将可能明显改善白血病患者器官的损害,从而为白血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极有前景的思路。他们的研究成果将发表在被SCI收录的国际尖端的肿瘤学术杂志《CancerResearch》10月号上,该文章的影响因子高达8.0。谭锦泉教授等通过临床对…  相似文献   

18.
正白血病女孩罗一笑没能在2016年的平安夜笑着走下去,与病魔战斗107天后,这个6岁的女孩离开了人世。人们在感到遗憾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困惑,白血病是否真的那么可怕?真是不治之症吗?白血病并非不治之症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U字形变化,  相似文献   

19.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恶性g隆性疾病。药物治疗仍是白血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已有多个治疗白血病药物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上市,包括大分子抗体类药物和小分子抑制剂类药物,开发白血病药物正处于研发的热点的领域。本研究首次对白血病类药物的欧洲授权专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处于开发的稳定期,专利数量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表明抗白血病药物的研发处于研究热点领域。专利地图显示大分子抗体类药物的专利数量显著少于小分子药物专利。在白血病类药物研发领域,跨国大制药公司在抗白血病药物开发上具有领先的优势。通过专利地图,词云地图,旭日图首次宏观立体展示了药物组合物,蛋白激酶抑制剂和pyrazole类化合物比例构成,并且通过分析提供了抗白血病类药物最新的研发态势。  相似文献   

20.
不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存在差异,部分患者会由于复发难治而失去生命,其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是体内存在白血病干细胞,而目前由于白血病细胞对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严重阻碍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伴随着人们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不断深入了解,全基因组学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对其发病机制及预后的认识,发现了众多肿瘤细胞的耙点,而基于靶点的生物技术在临床不断被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把向治疗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对该病草巴向治疗的方法、机制及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