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陈挥 《金秋科苑》2011,(9):46-63
2011年1月1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里灯光璀璨,鲜花吐艳,气氛庄重而热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振义教授颁发了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王振义是我国著名血液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在医学研究上王振义有着卓越贡献,他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国际公认的白血病治疗"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了我国血栓与止血临床应用研究体系。他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这种凶险、高死亡率的急性白血病缓解率达到950名,5年生存率上升至目前的92%。他在《血液》(Blood)杂志上发表的关于全反式维甲酸临床应用论文,引起国际血液界强烈震动,并由此掀起诱导分化研究的新高潮,该论文被誉为全球百年86篇最具有影响的代表论文之一。行医、研究、育人,王振义一样没少,在医学上孜孜不倦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  相似文献   

2.
医药临床     
正首个用于AML分化治疗的CDK2选择性降解剂的发现清华大学饶燏教授和浙江大学应美丹教授等合作,在CDK2降解剂设计与应用方面取得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hemical Biology。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是一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CDK2敲降可诱导AML(白血病)细胞产生分化。PROTAC技术是一种利用小分子诱导靶蛋白泛素化,利用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实现靶向蛋白敲降的技术。科学家开发了一类CDK2选择性降解剂,并初步研究了该分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他们将这项新的发现应用于AML分化治疗领域,为AML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高效、低毒的新型治疗方案。除AML治疗外,该类降解剂或可在CDK2相关的其他疾病治疗领域也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可以利用体外净化骨髓、基因疫苗、阻断信号通路等多种手段治疗白血病,从而探索出一条白血病调控治疗的全新模式。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以及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推广应用。据了解,白血病因其较高的死亡率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现代医学急需攻克的难题之一。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多种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抑制基因)的功能异常,使细胞分化阻滞,丧失分化能力,从而发生恶性增殖。另外,机体…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较难治愈,长期困扰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卞菁团队在干细胞及神经再生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了一种快速直接定向诱导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上皮细胞的方法来快速诱导NE细胞替代NSC细胞功能治疗中枢系统损伤,开发了一系列新颖快速有效的神经分化的方法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为具有较长自我增殖能力的神经上皮干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具有较强自我增殖能力的神经胶质前体细胞,以利于进一步细胞移植用来治疗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4,(11):70-71
白血病是非常可怕的疾病,曾经几乎可以宣判患者死刑。但随着科学的进步,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由于白血病分型和预后分层复杂,因此,没有千篇一律的治疗方法,需要结合细致的分型和预后分层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类治疗方法: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通过合理的综合性治疗,白血病预后得到极大的改观,相当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或者病情长期稳定,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时代过去了。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恶性g隆性疾病。药物治疗仍是白血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已有多个治疗白血病药物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上市,包括大分子抗体类药物和小分子抑制剂类药物,开发白血病药物正处于研发的热点的领域。本研究首次对白血病类药物的欧洲授权专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处于开发的稳定期,专利数量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表明抗白血病药物的研发处于研究热点领域。专利地图显示大分子抗体类药物的专利数量显著少于小分子药物专利。在白血病类药物研发领域,跨国大制药公司在抗白血病药物开发上具有领先的优势。通过专利地图,词云地图,旭日图首次宏观立体展示了药物组合物,蛋白激酶抑制剂和pyrazole类化合物比例构成,并且通过分析提供了抗白血病类药物最新的研发态势。  相似文献   

7.
维甲酸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细胞的表型是否可能逆转?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一种肿瘤治疗的新途径,即通过启动恶性细胞的成熟和程序化死亡达到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应用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成功的第一个人类肿瘤。该病的另一特点是有特异染色体易位t(15,17)。在研究APL细胞对ATRA的应答机理中,我们和其他作者阐明了t(15,17)的分子生物学,发现它使维甲酸受体α基因(RARA)与15号染色体上的一个位点PML发生融合。功能研究显示PML-RARA的行为不同于野生型RARA。这一白血病标志的直接临床应用是发展了一种针对PML-RARA融合转录本的逆转录酶/PCR分析。最近,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变异型易位t(11,17),该易位使RARA与11q23上一个被称之为早幼粒白血病锌指蛋白(PLZF)的基因发生融合。PLZF编码一个含有9个锌指的蛋白,可能是一个转录因子。在t(15,17)和t(11,17)两种易位中,RARA是共同靶子的事实提示RARA在APL发病原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转染试验,我们显示PLZF-RARA和PML-RARA一样,对野生型RARA具有“显性负”作用。近来在白种人APL中发现了具有t(11,17)的病例。虽然伴t(15,17)的APL患者对ATRA均有良好疗效,伴t(11,17)的患者则反应不佳,提示可能是APL中的一种新的临床综合征。对PML-RARA和PLZF-RARA的比较研究必将有助于理解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11,(17):34-34
不依赖供体肝器官的功能性肝细胞再生被认为是肝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利用胚胎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已实现了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尤其是病人自身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避免出现免疫排斥反应。然而.从多能干细胞诱导产生肝细胞的过程复杂,将可能被更先进的技术所替代。  相似文献   

9.
我国研制的用于白血病治疗的“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已获得临床研究批件,Ⅰ期临床研究将于近期展开。这项成果表明我国“十五”863计划“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是我国干细胞治疗研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成果,表明我国干细胞治疗研究已经步入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药企的研发能力逐渐成熟,同时拥有明显的原料药生产优势,因此有理由相信CML靶向治疗药物的本土化趋势将不断加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CML在我国约占各类白血病的20%,占慢性白血病的95%。第一个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甲磺酸盐的问世,无疑揭开了CML靶向治疗的新时代。替尼类药物的服药患者可以获得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缓解,因此该类药物成为名副其实的慢性白血病克星。  相似文献   

11.
癌症,一个令人胆寒的字眼,对付癌症,常用的方法是化疗。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教授独辟蹊径,采取药物诱导分化的方法,将癌细胞诱导成正常细胞,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癌症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新兴的一种治疗肝衰竭的方法就是肝干细胞的移植,移植入病体肝脏中的干细胞能够代替肝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进而完成肝脏的修复。本文对当前已经被证实了的,能够在体内或者体外被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肝源性的或非肝源性的肝干细胞进行了总结。通过对肝脏再生以及肝干细胞分化的研究的深入,必将为肝病的治疗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13.
神经干细胞 ( neural stem cells,NSC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保持分裂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目前对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干细胞在脑中的起源 ,分布 ,对它的分化诱导研究及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等方面。并且 ,神经干细胞在神经损伤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昭和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从松树的松球中发现了有防癌作用的新的分化衍生物质。这种分化衍生物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能将人90%的骨髓性白血病细胞转变为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15.
诱导多能干细胞因其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而成为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国内外专利文献进行检索、收集、统计及分析,综述了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分布及国别分布的特点,分析了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心肌细胞的主要专利技术路线,及诱导多能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以期为今后的诱导多能干细胞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陈杰 《中国科学基金》1997,11(3):217-222
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是目前医学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诱导瘤细胞的分化更引人注目。我们的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仅能诱导具有短神经突起的N型瘤细胞分化成神经元样的细胞。这些细胞均无N-myc扩增,均具有高、低亲和性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而对神经生长因子无反应的细胞系或为S型细胞,或缺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或有N-myc扩增。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细胞类型代表着瘤细胞的不同分化方向。神经生长因子仅能诱导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细胞分化。分化的瘤细胞中,C-myc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神经生长因子可能通过抑制C-myc的表达而促进分化。用基因重组技术,恢复瘤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可部分恢复其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反应。针对N-myc的反义基因调控,可促进其分化过程。对瘤细胞原位凋亡检测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表明:诱导分化过程中伴随着bcl-2表达的下降和瘤细胞凋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清贫的牡丹     
王振义,1924年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被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评委会称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夏晶  吴晓玲 《内江科技》2009,30(12):24-24,40
本实验对黄芩的愈伤组织进行了诱导分化培养,并探讨了6种分化培养对黄芩愈伤组织生理生化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M3(MS+2.0mg/L6-BA+0.2mg/LNAA)配比的培养基为诱导芽的最合适培养基。此外,愈伤组织的分化过程中需要适度的可溶性糖,会促进芽的生成,较高的浓度会抑制芽的产生;几种处理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高的处理分化效果最好;POD和CAT的酶活性在分化程度较高的处理中活性较高,说明抗氧化酶的活性对愈伤组织的分化呈一定的相关性;分化程度高的愈伤组织所含的叶绿素的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产生精子,是和克隆技术相反的一个过程。前者是把全能细胞定向培养成某种高度分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而克隆技术是把高度分化的细胞还原成全能的原始细胞。和克隆技术过程相反,相互配合才能解决男性不育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两种不同基因型的大岩桐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基因型、激素组合、继代时间等因素对其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分化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