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谊楠  孙鹏  刘夏 《教育技术导刊》2009,19(10):267-271
为了解海南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以海南高职院校教师为调查样本,从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环境满意度以及信息化培训需求等5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对学校信息化环境满意度能正向影响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教学意识能正向影响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及信息化培训需求,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能正向影响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高职院校应加大信息化环境建设力度,制订相关政策鼓励信息化教学,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搞好高职教师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终身教育培训是一条重要的建设途径,并提出培训“双师型”教师的主要内容、途径和程序.  相似文献   

3.
加快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是打造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团队,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对国内20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在发展水平、组织架构与职能定位上的系统调研,客观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现状与特征差异,提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路径:聚焦顶层设计,合理设置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体系;聚焦系统规划,构建“双师双能”为核心的分层分类教师发展体系;聚焦教学规律,科学化、精准化设计教师培训模式;聚焦教改研究,研训融通驱动高职教育“三教”改革。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教师的实践教学胜任力水平直接决定实践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文章运用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胜任力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实践教学胜任力“双模块四维度”结构模型。该模型由“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两大模块,态度与价值观、特质与动机、知识、能力四个维度,共24项胜任特征构成。  相似文献   

5.
教育新基建背景下,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教学能力,使教学课堂更生动有效。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仍存在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困惑,尤其是运用信息化技术的制作能力不足、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缺乏、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及手段与创新课堂教学融合的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1 622名教师的调研,梳理出目前他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及培训需求,并结合其所存在的问题与需求,以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意识、环境配置、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教学设计与实施和教学改进与研究等5个维度能力提升为基础,给出了“时效性与实效性”的培训、增强培训效果的培训课程、培训流程及培训机制等具体实施方案。文章同时结合方案列举了案例与详细分析,旨在为教育新基建背景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TPACK量表,对广西某高职院校在职教师TPACK能力现状进行调查,找出造成高职院校教师TPACK各维度能力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实施信息化教学培训工程、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打造信息化教学工作坊、开展信息化教学技能练兵、完善信息化教学考评等对策,以期促进高职院校教师TPACK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7.
冯畅 《河南教育》2023,(1):79-81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也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思想认知不足、培训力度不够、环境建设落后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强化教学意识、促进培训转化、完善教学环境等建议措施,以期达到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目的,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高职院校教师管理文化调查问卷"和"教师组织承诺量表"对浙江省6所高职院校864名教师进行测量,以了解高职院校教师管理文化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教师管理文化维度同教师组织承诺及其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前者对后者亦有显著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9.
<正>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必须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本文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对该校公共课教师专业培训的多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公共课教师的培训动机、培训态度、培训信息获得、培训时长、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和专业培训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以某沿海省份6所高职院校的421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压力问卷和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整体水平不严重,个人成就感维度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教龄在组织去人性化维度上差异显著。在组织去人性化、情绪枯竭、科研耗尽感三个维度上,未婚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已婚教师。工作压力维度上,性别在工作无乐趣维度上差异显著,教龄在职称评聘维度上差异显著。2.工作压力各维度均能够预测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结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倦怠程度并不严重,工作压力能够较好地预测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培育出的高技能型人才的技术水平。高职院校应基于现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从增强校企交流、注重教师培训等角度,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为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辅导与干预提供依据,以学院为单位,运用整群取样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江西省内4所高职院校25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为:①高职院校教师幸福指数均分(5.60±1.28)高于中值5分;②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院校、不同系部的高职院校教师的幸福感各维度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高职院校教师的幸福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幸福感状况处于中上水平,总体幸福感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既具有普通教育教师发展的共性特征,又有着职业教育教师的“跨界性”与“实践性”特征。由于“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目标,“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素质的本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以追求成为“双师型”专家型教师为发展愿景。通过对国内外教师发展理论的文献梳理和对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所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状况的调研,挖掘“双师型”专家型教师内涵及其要素,从专业化培训、教研共同体建设、教学反思、企业实践、自我指导五方面探讨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国家标准驱动、院校支持推动、教师发展主动”的“三动”职教教师发展模式,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影响着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牵动着职业院校的整体发展。为更直观地对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进行调研,文章构建了包含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一级指标,薪资与福利等16个二级指标的幸福感衡量体系,从广州市13所中、高职院校中随机抽取163名专任教师展开“职业幸福感”调查。文章基于层次分析理论将抽象概念“幸福感”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归因中,学校支持体系对职业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最显著,其中人文关怀与民主管理、薪资水平、进修与发展空间、社会认可度和声誉排在前四。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职业属性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普通院校教师相比,由于其教育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对象和活动环境不尽相同,高职院校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职业属性。鉴于此,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内容应从企业职业实践训练、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和高职教学实践训练三方面设计;在培训策略上,强调设计个性化培训方案,开辟程序化、层次化培训途径,创建“二元”学习型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对信息化教学改革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文章通过对海南高职教师基本信息、信息化教学意识的重要性、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需求及倾向和教师对信息化环境满意度等六个维度进行数据收集、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中青年教师参与调查比例较高且高度认同信息化的重要性,但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实施能力略显不足,期望参与更多的信息化教学培训。针对分析结果,作者建议高职院校通过加强构建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依托学科特色开展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育等多途径,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和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文章提出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应充分认清高职院校教师再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再培训的对策,以期实现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强调了高职师资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分析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教师“具有‘双师素质’特色”、“具备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等新要求,提出了通过“以合作企业为依托,培训‘双师素质’教师”、“变‘知识型’常规培训为‘能力型’的创新培训,培养教师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和“借鉴国外经验,使培训途径多样化”等提高教师工作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教学学术是一种传播知识的学术,其本质在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高职教育性质和教师实践性教学特点决定了教学学术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即,契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实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需要.要实现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应树立“教学即学术”的教师专业成长理念,建立健全以“双师型”教师建设为突破口的职称评审机制,构建以教学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教师教学学术多样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和素养,顺应了新时代教育环境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实意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概念,指出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存在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足、信息化创新应用能力欠缺,高职院校信息化培训体系不完善、重硬件轻软件等现实困境,据此从学校、教师两个层面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