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专栏,自1984年2月开篇以来,已经发表了近三百篇作品,主要是杂文、随笔之类,并有一些较短的时事评论。一般是每天一篇,千把字左右,或谈政治,或谈思想,或谈文化,或就具体问题发表看法。这些文章既针砭时弊,批评和抨击;又讴歌进步,引导和教育,受到青年及其他方面的读者欢迎,亦为评论界、杂文界所褒扬。  相似文献   

2.
继1981年《今日谈》第一集出版之后,第二集将于五月份出版。《今日谈》是人民日报的一个言论专栏。创办三年多来,发表短文800多篇,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支持。《今日谈》第二集选编了1981—1982年发表的200篇短文,所谈的是现实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写作上兼有短论和杂文的特点,适合各方面读者阅读,对初学写作者和有志于写短文的同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春回大地。一年的农事如何安排,如何落实,事关国计民生,几乎是党报社论年年要写的题目。引人注目的是,1961年春天,人民日报先后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两篇社论,而且谈的是同一个主题——实事求是。一篇的题目是《种植计划必须实事求是》,发表于3月1日;另一篇的题目是《种植计划要建筑在实际可能的基础上》,发表于4月22日。为什么在不长的时间内接连发表两篇社论呢?原来“大跃进”中农业生产方面出现的高指标、瞎指挥等错误作风,后来虽然经过纠正,到1961年尚未完全解决,制定种植计划时仍然存在不从实际出发,只强调需要不考虑可能,只看一方面的需要,不看多方面的需要,片面扩大一两种高产作物的种植等情况。正是针对这种情况,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一谈再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第一篇社论  相似文献   

4.
一在一幅漫画中,一些报纸上的栏目被画成饭店里的“风味菜”。琳琅满目的“菜牌”上,有文汇报的《瞭望角》、解放军报的《鸡毛信》、羊城晚报的《新闻漫画》、光明日报的《茗边老话》,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也在其中。“菜牌”下,“顾客”引颈而望,兴味盎然。风味,本来是指美好的口味,引申为事物所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把一些有特色的报纸栏目喻为“风味菜”,不失为一个生动形象的概括。《今日谈》入“风味菜”之列,是漫画作者,也是广大读者对我们办的这个栏目的鼓励。把《今日谈》办出“风味”来,这也是我们的初衷。二《今日谈》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是一九八○年一月二日,到现在已经办了五年十个月,共发表文章一千四百五十多篇,最多的一年发表了三百零八篇,最少的一年发表一百七十八篇,平均一年发表二  相似文献   

5.
评论的选题     
《今日谈》和《人民论坛》是人民日报评论部办的两个专栏,发表署名评论。其中《今日谈》每天都收到大量来稿,举办征文话动期间, 曾经有一个月收到5000多篇。可是来稿的采用率很低,往往是几十篇甚至100多篇才见报一篇。大量的来稿未能被采用。这是作者的心血!读着作者殷切的来信,看着一篇篇精心之作,许多是一笔一划、工工整整抄写的,使人为之无限惋惜。为什么那么多来稿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     
报纸的群众工作,特别是读者来信工作是办报的一项重大工作。其影响所及,绝不仅限于报纸工作本身,对促进各项实际工作,意义也极大。做好这项工作,既要深入地探讨有关的理论问题,提高认识;又要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严密而切合实际的制度。本期发表了几篇谈群众工作的文章。希望大家踊跃投稿,或探讨理论,或提出问题、建议,或介绍经验,或发表感想。来稿最好是一稿一事,短小精悍;属于重要的理论文章和经验介绍不在此限。  相似文献   

7.
滑县刘百荣同志谈通讯员苦恼的信,在本刊第二期发表后,不少同志来稿建言、解惑。这里选登的是其中的三篇。  相似文献   

8.
评论的选题     
《今日谈》和《人民论坛》是人民日报评论部办的两个专栏,发表署名评论。其中《今日谈》每天都收到大量来稿,举办征文活动期间,曾经有一个月收到5000多篇。可是来稿的采用率很低,往往是几十篇甚至100多篇才见报一篇。大量的来稿未能被采用。这是作者的心血!读着作者殷切的来信,看着一篇篇精心之作,许多是一笔一划、工工整整抄写的,使人为之无限惋惜。为什么那么多来稿遭到可悲的命运?分析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以为主要是选题不当。  相似文献   

9.
朱学勤先生前不久发表过一篇随笔,谈了他参与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的一段经历,朱学勤先生说:“凤凰卫视《鲁豫有约》邀约三人谈‘1977年的高考’,……人家是商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这里发表三篇论及新闻宣传合力的文章,涉及我国近几年来新闻宣传中出现的一些合力现象,几位作者经过深入分析、思考和研究,谈了各自的见解,有一定参考价值。希望有关专家和读者对此能有更深入的探讨新闻舆论合力,是指形成新闻舆论的各个方面、各要素同时或连...  相似文献   

11.
报纸专栏评论的现状 2002年,《人民日报》曾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两大典型群众型评论专栏“人民论坛”和“今日谈”,发表专栏评论共197篇,其中“人民论坛”114篇,“今日谈”83篇。这仅是评论部编发的刊载在要闻版上的专栏评论文章,在经济版、社会版、法制版、军事版、国际版、体育版、文艺版等众多版面上还有不少的专业评论。  相似文献   

12.
1993年4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这个收听率很高的新闻节目里,头条播出了记者胡占凡采写的述评《拜金主义要不得》。这篇新闻评论在听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或某人通过新闻媒体,对当时的某件事、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发表的意见和讲述的道理。我认为,一篇评论讲述的道理或意见有人听,听后还表示“是这么个理儿”,这篇评论就算有了反响,而这反响如果达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就可以说该评论产生了反响效应(我们这里所谈的效应显然指的是正效应)。每位新闻评论工作者都在追求自己写出的评论产生反响效应,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能起到更好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评论怎样才能产生反响效应呢?可谈的方面很多,但其中比较重要的我以为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3.
春回大地。一年的农事如何安排,如何落实,事关国计民生,几乎是党报社论年年要写的题目。引人注目的是,1961年春天,人民日报先后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两篇社论,而且谈的是同一个主题——实事求是。一篇的题目是《种植计划必须实事求是》,发表于3月1日;另一篇的题目是《种植计划要建筑在实际可能的基础上》,发表于4月22日。为什么在不长的时间内接连发表两篇社论呢?原来“大跃进”中农业生产方面出现的高指标、瞎指挥等错误作风,后来虽然经过纠正,到1961年尚未完全解决,制定种植计划时仍然  相似文献   

14.
1961年1月21日至26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以《粤西行》为总题,选载了南方日报发表的《随行纪谈》中的文章六篇。 1960年9月至11月,《南方日报》以《随行纪谈》为总题,陆续发表了二十七篇关于粤西地区和海南岛的工作情况的文章。这些文章是1960年9、10月间随同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到这些地方考察的几位同志,根据在考察中同各级干部和群众共同议论的一些意见写成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后,受到广东省各级干部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广东人民出版社把这二十七篇文章汇编成书出版,陶铸同志为这本书写了序言。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从7月7日《众志成城战洪灾》开始,到9月29日《学习抗洪英模 弘扬抗洪精神》止,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人民日报共发表评论36篇(不含“今日谈”、“人民论坛”专栏评论),其中社论2篇,任仲平文章1篇,短评1篇,其余32篇均为评论员文章。尤其是,从8月9日到9月8目,也就是在抗洪抢险斗争最为紧要的时刻,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每日一篇,有时两篇,篇篇掷地有声。这组评论经过报纸转载,广播电视转播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读  相似文献   

16.
1959年7月到今年3月,我们报纸上一连发表了五十多篇工农群众写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大部分在“工农讲话台”、“大家谈”两个专栏内发表,少数则作为本报评论发表。现在,我们已有二十名工农评论员,其中三个是工人,十七个是农民。工农评论员都是生产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他们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斗争经验。工农评论员写的评论,可以分这么四类:一、谈党的领导、党的方针政策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个法宝的,“人民公社有回天之力”一文就属于这一类。这篇评论用1959年抗旱的伟大胜利阐明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二、谈当前生产问题的,“一季可以捞全年”一文属于这一类。这篇评论通过回忆对比说明只要加强夏收作物的田间管理,以夏季作物为主  相似文献   

17.
人民出版社在出版《胡乔木文集》后又出版了《胡乔木谈新闻出版》。前者共刊载有关新闻工作的论文11篇 ,有关出版工作的论文3篇 ,共14篇。《胡乔木谈新闻出版》收录有关新闻出版工作的文章、文稿、讲话、谈话、书信等共90篇 ,其中有关新闻工作的61篇 ,有关出版工作的29篇。这些文章、文稿 ,很多是根据手稿和档案刊印 ,过去没有发表过。我读了以后 ,得以全面了解乔木对新闻出版工作的论述 ,大大地开阔了视野 ,感到得益非浅。为此 ,要对人民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乔木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长期担任…  相似文献   

18.
《按价值规律办事的关键——正确对待农业,平等对待农民》是一篇记者述评,发表在1988年4月12日的《农民日报》一版这是我们农民日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组织的四篇记者述评系列报道中的最后一篇。在此之前发表的三篇是:《不按价值规律办事的背后——决策的城市倾向》;《要把农业放在被保护地位》:《不讲价值规律农民岂肯下本——谈农产品波动与农业投资减少的原因》。这四篇报道都是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以记者述评形式,对我国农村前进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有益探索,是  相似文献   

19.
从2003年4月中旬至6月初,在一个多月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人民日报充分发挥评论优势,连续发表了两篇任仲平文章、两篇社论、16篇评论员文章、28篇人民论坛、24篇今日谈。这些评论,紧密配合党中央、国务院防治非典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紧随抗击非典斗争的形势发展和疫情变化,把握大局,导向正确,筹划周密,推进有  相似文献   

20.
谈“像”与“象”的用法编者按:本刊曾于1993年第4期发表了聂方熙同志写的《谈谈“象”与“像”》。同年第6期发表了卢慧筠同志写的《也谈“象”与“像”》。之后每年都有几篇来稿讨论“象”与“像”的用法问题,本刊便没有再刊登。现在刊登张小白同志写的《谈“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