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本文对党的十八大之后舆论监督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概述,对当前舆论监督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提出当前舆论监督面临三个主要困境:公权力干预、法律盲区和部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最后,从创新新闻舆论工作的方法手段、积极探索舆论监督立法和加强采编人员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舆论监督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张萍 《今传媒》2012,(12):29-30
新闻舆论监督是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乱纪以及不良行为,通过新闻报道揭批,达到惩恶扬善,保证社会良好运行秩序的手段,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在体制、机制、舆论监督环境等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吸收前人理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出几点建议:推进我国的政治和新闻体制改革,给舆论监督空间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完善新闻立法,建立和健全媒体从业人员的保障制度,规范新闻舆论监督;通过法律管理网络舆论,有效合理地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 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受众面前,发挥着其他监督形式无可替代的强大威力,但是,由于目前舆论监督机制还不完善,监督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在缺乏新闻法律有效保护的情况下,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处于困境之中,影响了舆论监督的顺利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媒体监督受到不正当干预、经济利益促使媒体间竞争无序、新闻从业者背离职业道德、新闻法律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新闻舆论监督的进一步拓展。舆论监督需要舆论监督主体、客体各方面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当前媒体监督受到不正当干预、经济利益促使媒体间竞争无序、新闻从业者背离职业道德、新闻法律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新闻舆论监督的进一步拓展。舆论监督需要舆论监督主体、客体各方面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权、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认清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以新闻采访权的实现为媒介,延伸和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发挥其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塑造并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达成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互动、理解、和解和信任。同时,借助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从法律上保障公民知情权和新闻采访权的有效实现,使整个社会处于良性的发展状态,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民主化、法治化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但也面临着监督缺失、监督偏差、滥用监督的现实困境。政府部门公务人员与传媒从业人员媒介素质的欠缺阻碍了新闻舆论监督的顺利实施。提升政府部门公务人员和传媒业人员媒介素养是构建健康和谐的舆论监督环境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8.
随着舆论监督数量的增多和力度的加大,引发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被冠以“新闻侵权”而让送上被告席的事情屡屡发生,由此给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带来的困扰和负面影响也不小。 由于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法律上并无豁免权,更由于新闻媒体在法制社会中同样是一介法人,所以,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搞舆论监督时,必须高度重视“新闻侵权”问题,使舆论监督在法制轨道上进行。  相似文献   

9.
新闻,越来越多地承担起舆论监督的责任。在舆论监督中,法律的制约和规范是必备的条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被推上被告席,究其原因,正是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所致。因此在呼唤《新闻法》出台的同时,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应当在现有法律规范下,切实加强法律意识,承担起应有的法律责任。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任奎菊 《青年记者》2012,(11):19-20
实现新闻法治化,一方面是对整个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层面的明确.一切新闻活动都应该在法治化的环境下展开.从我国现有的有关新闻行业的法律法规出发,结合现实中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出台一部全面具体的新闻法已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新闻法治化是新闻自由的重要保证 新闻事业必须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理解舆论监督的内涵实施正确有效的舆论监督,是广播电视应有的社会功能,是广播电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政治和社会责任。舆论监督的生动实践也迫切要求类似于《新闻法》或《舆论监督法》等法律条文的尽快出台。因为眼下,对舆论监督的主体、对象、目的等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存在着种种误区乃至错误的认识,因此,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应正确理解舆论监督的内涵。从舆论监督的主体看,舆论监督的真正主体应是党和人民,而不应是传播媒体或新闻从业人员,这是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广电工作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舆论监督作为传播媒体行使的一种公共权力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可见我们党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新闻监督是舆论监督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在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中,新闻记者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帮忙不添乱"的原则,注意策略和方法,讲究批评艺术。  相似文献   

13.
守法与用法     
目前,正是我国法制不断完善的时期,各种新闻侵权、新闻涉诉、新闻纠纷对簿公堂的事件屡有发生,严重败坏了新闻界的声誉、影响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威力,同时新闻单位、新闻从业人员的合法、正当权益受到侵犯和威胁,自1997年11月《福州晚报》记者顾伟因揭露某些娱乐场所赌博和违法活动遭遇黑枪事件以来,“打记者”的事件屡有发生,大有升级之势。时下,随着媒体“舆论监督”这一重要作用的增强,无疑会对促进和维护公正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媒体的自律机制并不健全,再加上一些记者不注意自身的法律素质,一味夸大监督的作用,就很容易打破行…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闻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党和政府对舆论监督向来非常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要支持新闻媒体的采访活动,基层单位不得封锁消息、隐瞒事实、干涉舆论监督。如何正确地开展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成为新闻从业人员责无旁贷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借助于新闻工具,了解国家大事,探讨党的方针、政策的得失,鞭挞和批评党和政府各部门中的官僚主义和一切不正之风。以舆论监督来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当前,正当全国范围内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大决策的同时,加强和完善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在加强,但并非一帆顺,阻力很大一有些地方、部门和少数领导对新闻舆论监督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严重干扰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笔认为,当前,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监督对反腐倡廉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王新 《新闻前哨》2008,(6):32-36
世上的万物有阴阳.相反相成:媒体的传播内容有褒贬,不离不弃。舆论和监督自古有之.媒体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天经地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座右铭和敬业精神的写照.开展舆论监督是媒体及其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所在。目前在国内,虽然舆论监督已成媒体常态,但是一些人甚至新闻从业人员,时常在舆论监督的常识性问题上出错,这是需要厘清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体公信力下降的因素是多重的,体现在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精神与道德的弱化、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界限不清以及个别权力部门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压制。针对此,媒体要取信于公众,提高其公信力,需要从根本上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环境。  相似文献   

19.
舆论和监督自古有之,媒体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天经地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座右铭和敬业精神的写照,开展舆论监督是媒体及其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的价值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梅芳 《现代传播》2004,(6):134-135
近些年来我国的舆论监督活动空前活跃 ,舆论监督工作受到百姓的欢迎 ,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要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 ,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 :“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朱基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视察时说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有学者认为这“标志着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开始走向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