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峰 《滁州学院学报》2007,9(1):30-31,45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挖掘人的本性,唤醒、激发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使欣赏者能够形成审美网络并引发出其创造潜能,达到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音乐艺术形式的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种教育作用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途径来达到的。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愉悦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学生为审美主体,最终实现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3.
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欣赏三大环节。在音乐创作中,创作者主动寻求和创造符合自己审美意愿的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从乐谱变为生动的音响,必须通过演唱、演奏者的表演活动。在音乐表演活动中融汇了表演者的心血和对音乐的再创造,即音乐的“二度创造”。因此音乐表演也是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音乐欣赏是欣赏者(主体)与被欣赏的音乐作品(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欣赏者不断将自身的情感和想象等投入到音乐作品中,把音乐作品这个外在的审美客体,变为欣赏者主体的审美感受。因此,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活动也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以欣赏者的聆听为主要手段,以阅读分析乐谱、有关音乐资料及认识作曲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为辅助手段,进而达到领悟音乐的真谛、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实现音乐审美目标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通过音乐欣赏可使欣赏者获得有关作品、音乐家、音乐表现手段、音乐体裁、音乐史等音乐欣赏基本知识,扩大音乐欣赏的领域,开阔音乐视野,培养和提高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音乐理解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许多师范生朋友…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音乐艺术形式的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种教育作用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途径来达到的.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愉悦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  相似文献   

6.
<正>音乐欣赏是欣赏者与音乐作品相互交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不断投身到音乐作品中,将作品的外在审美变为自身的审美感受并产生出具有相对个性的音乐形象和审美体验,这也是欣赏者一个积极创造的过程。音乐艺术不仅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享受,还能直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们的创造能力等,以达到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了解音乐、认识音乐、感受音乐、不断地探索音乐的奥秘成为人们一直以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教育,要以培养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通过欣赏和理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了解浅显的音乐语言,逐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从而完善音乐审美情趣,培养欣赏者正确、高雅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审美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所以说音乐欣赏中体现了审美意识,而且这种意识贯穿了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教育,要以培养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通过欣赏和理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了解浅显的音乐语言,逐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从而完善音乐审美情趣,培养欣赏者正确、高雅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音乐欣赏,以欣赏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为基础,它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欣赏者通过这些心理活动去体验、发现和判断音乐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凌干 《儿童音乐》2013,(4):50-51
正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从具体的能力要求来说,音乐欣赏能力主要是指个体能够在良好审美心境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听赏与评析,能够感悟体验音乐内在的情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一定意义上来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音乐欣赏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音乐欣赏,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3.
<正>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儿童智力、陶冶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养儿童良好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音乐欣赏是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然而,传统  相似文献   

14.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重大促进作用。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挖掘审美要素,进行审美训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优良审美情境;倡导合作学习,交流审美体验;发挥音乐学科特点,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等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天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音乐作品听得愈积极、愈深入,那么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愈能快速地发展。在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也越来越被教育界重视。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使我认识到: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张小红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4):79-81,92
音乐欣赏是一种基于差异性的、特定的审美行为。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必须具备三个层面的品质,即一定的音乐技能和知识修养、可以被激发的审美主体内在性和一定的音乐理解力。  相似文献   

18.
刘佳 《湖南教育》2004,(21):24-24
音乐审美价值是音乐价值系统中的核心价值、本质价值。要探讨音乐审美价值,就要确定价值关系中的主体与客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是欣赏者,即审美主体。音乐审美价值的客体包括各种各样的音乐体裁,如歌曲、标题音乐、交响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还包括很多非音乐因素,如文学、绘画、社会事件等。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对音乐的聆听,从中获得音乐美的感受。感受鉴赏音乐美,使人的精神得到愉悦、满足,身心健康发展。初中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欣赏曲的理解,提高审美能力,是目前需要思考与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课是学生了解和欣赏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有效途径。因此,上好音乐欣赏课非常重要。音乐欣赏是音乐作品赖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任何音乐作品,只有当它被人们欣赏并接受的时候,才能把自身的审美价值展现出来。欣赏本身是一个过程,它是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声响,体验音乐作品的思想情绪,进而感染自身,引起共鸣,产生强烈情绪体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无论是体味作品的思想感情,还是欣赏自身的感情体验,都离不开一个“憎”字。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