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信访是带有较为浓厚中国色彩的社会现象,信访治理的方式和途径也因此具有某种“中国特色”。尤其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复杂化,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权力缺位、权力越位以及权力腐败所引起的利益冲突导致大量信访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信访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信访治理问题,是中国法治建设和宪政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6,(10):35-40
腐败与权力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权力的诞生就意味着腐败的现实可能性。现实的个人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动力。权力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有权力的人都容易受私利的驱动而滥用权力。治理腐败必须斩断权力和利益的勾连,使权力的触角无法渗透到利益的边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规范权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内客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先进生产力标准、先进思想文化标准和人民利益至上标准;腐败权力观是腐败主体对权力的本质、来源、目的、运用和监督等方面的整体认识;两者尖锐对立。在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进程中,铲除腐败权力观,确立正确的为官准则,是我们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腐败是权力主体为谋取个人的不正当的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其实质就是以权谋私。权力的利益属性使腐败成为可能,而权力的不受监督制约则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因此,要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就应适当淡化权力的个人利益属性,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聘任中的利益关系及其制度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关系及其调整是审视教师聘任制改革的一个独特视角。高校教师聘任中存在教师个体、学术群体和高校行政人员三个行动者,他们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理想的教师聘任制要能够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目前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存在学术评议机构泛行政化、行政权力膨胀等弊端,损害了学术利益和教师个体利益,并使其得不到保障。教师聘任制存在的问题要求从深层次上进行高校治理变革,可以采取分权、改造利益代表制度、提升权力主体的道德自主性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公共权力私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私有化是一切形式腐败的直接根源。公共权力私有化产生的原因既有不能忽视的客观环境,又有种种主观心理机制因素。公共权力私有化得以实现至少依赖于三条路径。公共权力私有化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公共权力私有化对于党和国家等公共利益和家庭私人利益的破坏具有巨大的冲击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公共权力私有化。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移的趋势下,学院掌握的权力和资源越来越多,科学配置运行学院内部的权力关系、利益关系关系到现代大学制度的落实。治理主体多元参与、治理方式分权制衡、治理程序民主有效,优化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二元结构,五大权力系统和谐运作,是现代大学制度下学院治理的重要特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党政联席会议领导、班子成员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制度保障"的"六位一体"分权制衡治理范式。要制定学院治理章程、提高学院治理机构的权威性和合法性;科学分权并协调权力机构关系;推进信息公开,确保权力阳光运行。  相似文献   

8.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推动了大学内部权力机构和权力主体重置,形成了决策权、执行权、审议权、监督权、选举权和罢免权分权而立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事务决策的权力制衡机制。这种混合型治理结构促成了各方利益诉求的有效整合,形成了大学内部动态的价值与利益平衡。日本国立大学改革在带来成功的同时,也暴露出学部权力和责任关系不对等、校长集权缺乏有效监督等一系列问题。我国高校要批判地借鉴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权力配置变革的经验,完善政策制度顶层设计,优化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形成多元参与的决策权结构。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人们都没有停止过对腐败成因的探索。权力腐败是腐败的实质与轴心,权力内在的异化机制为权力腐败提供了可能性,权力主体、客体和环境的合力作用使权力腐败从可能走向了现实。治理权力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建全和完善一个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体系,通过对权力腐败成因的逐一遏制,才能有力、有效地防治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10.
教育分权内涵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分权的内涵可以从其客体、授权主体和受权主体三个方面做出新的阐释。教育分权的客体是隶属于第三部门教育领域的一种公共权力,它包括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和学校自主权。教育分权的授权主体与权力来源主体一样,都是政府。消解政府在公共教育权力配置中的垄断地位,重新定义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行为范式,是在新的现实条件下的迫切需求。教育分权的受权主体是社会与学校。从社会角度来讲,主要考虑建立市场参与教育事务的运行机制;从学校层面上讲,主要考虑赋予学校自主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权力腐败是不正当地运用公共权力捞取个人好处的一种行为,也就是指为私人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当前,权力腐败在社会转型时期又有发展,主要表现为: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腐化堕落。它污染了社会风气,威胁着社会稳定。能否正确认识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关系到能否准确寻求消除权力腐败思路的方向性问题。笔者通过对权力腐败道德成因的分析,凸现道德反腐制腐的价值,指出要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加大权力道德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善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状况。  相似文献   

12.
贪腐犯罪的主要心理生成机制是腐败官员对不良客观现实的反映,将权力投入不正当交易并获取巨额利润,即是其腐败心理的外化。领导干部贪腐现象的产生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为此探究腐败官员实施腐败行为背后的腐败心理,并觅寻与之相对的化解对策是我们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领导干部贪腐犯罪心理的特点、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从心理透视与矫治的角度思考对于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犯罪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社会团结何以可能,或者说社会统一性的依据何在,这并不是一个想象的议题,而是当代社会发展必须回答的重大实践课题。社会团结的依据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还是满足个人现实欲望的工具,再或是一种社会发展与个人欲望妥协结合而成的社会现实也即组织行为,构成了社会学分析社会团结的三大视角。而事实上"社会团结的依据"是一个无法一概而论的议题。因为没有超越特定时代的"一般性社会团结"的存在,也没有普适古今的"一般性社会团结"的存在。强调社会团结依据的存在,就是要恢复它对社会建构的积极意义而不是某种宣讲教条的必须。社会团结的依据只有与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群体生存需求联系起来,才能提供有价值的社会建构尺度。关注现实,强调机会公平,是当代社会团结的重要依据所在。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于贿赂的范围规定为包括"性贿赂"在内的所有不正当好处,各国立法中也将"性贿赂"等非物质利益纳入贿赂类犯罪的调整范围。而中国现有刑法规定的贿赂的范围只包括财产性贿赂,不符合国际潮流。结合当前立法趋势与社会现实,"性贿赂"入罪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性贿赂"入罪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在可操作性层面也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时期,即社会失调时期或社会“不和谐”时期。在形成这种“不和谐”社会局面的众多原因中,除了有诸多的直接原因外,还有其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协调”。因此,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就在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相协调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职务消费的过度膨胀和腐败现象已成为整个社会问题,目前审计委托人或内部审计隶属人缺乏独立性是对权力层审计监督无效的问题所在。防止职务消费的过度膨胀和腐败的根本方法就是让老百姓参与到权力机制中来进行监督并让他们有发挥自身权力的机会。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审计委托人或内部审计隶属人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论政治腐败的德法兼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腐败是国家秩序生活中的异质因素 ,是政治权力根基的蛀虫 ,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阻力。政治腐败在我国主要指公共权力行使者超越或滥用公共权力。政治腐败的原因可从公共权力行使者和公共权力本身来分析。从这一分析可以看出 ,对政治腐败进行德治和法治应是防治政治腐败的治标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8.
腐败尤其是政治权力的腐败,世界各国都不能幸免,我国任何历史时期中也始终存在。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我国的腐败现象都是十分严重的,并有不断蔓延的趋势。本文重在探索考察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演变中,导致腐败的深层社会原因。以对中国社会培育的特质性政治文化的分析为基点,揭示中国社会权力腐败发生机制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9.
政治腐败是危害政府和国家的非常态行为。它严重地损害政府、政党的威信,破坏国家的权威,造成严重的社会道德后果。积极探索反腐败途径和举措是各国政府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论学术腐败的内在根源及社会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学术腐败的界定、危害性、内在根源以及社会控制等问题作出了深入的探讨。认为学术资源分配中的利益失街、学术的“失范”、学术民主的匮乏等是产生学术腐败的内在原因,主张通过重树学术诚信之风、建立学术公正制度以及通过正确处理学术自由与学术自律、学术惩罚与学术宽容的关系,来战胜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