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呈现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海量档案信息资源数据读写效率中存在着诸多的性能瓶颈,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存储需求成为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的重点。在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存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档案信息资源存储系统进行了模块设计,提出了采用HDFS结合Redis作为共享平台数据存储系统的总体架构的方法,并对档案信息资源存储的性能进行测试对比。采用HDFS作为共享平台的存储系统架构支撑,结合Redis缓存技术,能够快速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储处理性能,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数据服务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采用有效的隐私保护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安全共享,防止敏感信息的泄露和被非法访问,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档案界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研究基于受限访问和自由访问的档案信息共享隐私保护的两种主流技术,并进行语义处理能力的分析;提出档案信息隐私保护的技术策略,一是以信息拥有者的隐私策略为研究对象,研究和实现基于策略的档案信息隐私保护技术,二是从知识和语义的角度研究信息匿名保护和隐私推理攻击的检测和防范,改进传统的匿名化隐私保护方法;采用基于知识技术的访问控制策略,研究档案信息共享隐私保护框架,使档案信息的共享安全具备智能处理的基础,在档案网站中的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特征1.档案资源的信息化。档案资源的信息化是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创新产物,主要利用网络传输与信息加工技术将档案资源进行整合管理,数字化与网络技术可建立起规范的档案资源共享数据与内容。另外,通过档案网络管理系统或平台的建设,为档案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将档案信息以网络化的方式进行传输,实现了档案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亦实现了公司内部档案资源信息的共享。2.一体化的管理平台。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打破了传  相似文献   

4.
不断开发创新当前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升其数据处理能力,方能满足庞大的档案信息资源需求.文章从必要性方面对构建档案信息服务体系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大数据背景下应该更多地采用多源异构档案数据整合法,通过构建档案信息服务体系,优化设计相关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等文件要求,解决前端业务系统与后端档案平台的连接交互及前端系统电子文件归档问题,以便更好地保存数字档案资源,实现电子档案信息按权限共享利用,对分散于各处、存储于前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集成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则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建设原则、系统架构、建设模式及运行管理四方面提出了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路径,并对平台可持续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赵晓慧 《兰台世界》2017,(14):34-36
大数据时代,医学档案信息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人们迫切需要实现信息共享。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势在必行。医院信息系统(HIS)平台是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基础。电子病历信息系统(EMRS)平台是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核心部分。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是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一环。医学档案是非常宝贵的医学资源,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可以提供医疗、保险、司法、科研等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8.
如何更高效地实现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档案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中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就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工作,提出构建档案信息资源目录中心、搭建综档系统共享平台、实现档案数据全文检索等有效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科技系统信息化发展迅速,并建立了各类信息资源系统以及网络系统,许多已陆续投入使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已经建成的系统,以及整合多源、异构的科技数据资源,使其纳入统一的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是科技信息机构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拟就构建省级科技资源信息系统基础共享平台框架模型,以及所涉及的结构体系和可采用的共享技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闻档案的开发利用手段将大大改善,新闻档案利用率将会有大幅提高,技术进步将会给全世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搭建一个平台,促进新闻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共享。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在新闻档案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上下工夫。档案数据基础库是建设数字档案馆和开展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统一管理、高效检  相似文献   

11.
赵天昀 《兰台世界》2012,(26):15-16
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科技信息网在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后,采用基于NET的WSRF技术解决方案构建了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2.
张文元 《山西档案》2023,(4):124-131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和公众对档案利用需求呈现全球化、多元化,由对本馆的档案资源需求升级为跨馆、跨区域的利用需求。高校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区域联盟共享平台构建可以实现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高校档案机构的资源互补,在更大的平台上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本文结合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发展现状,分析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区域联盟共享平台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区域联盟共享平台建设模式并提出建设策略,以契合《“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将档案查询利用服务融入区域内“一网通办”服务体系”“促进档案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Web2.0信息技术时代,微博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络信息传播主流平台,档案文化产品无疑是宣传档案与档案工作的最佳形式,档案部门能否借助微博平台实现档案文化产品的共享也是值得档案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档案文化产品微博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现状分析,提出以微博为平台的档案文化产品进行微博共享模式的运行机理,并从理性角度分析档案文化产品微博共享模式的广度与深度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恒  曾婷  张伟 《兰台世界》2017,(5):46-49
国土规划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与共享服务是挖掘其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系统内部档案信息资源分散管理、非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结合国土资源和规划档案的特点及国土规划信息化建设契机,提出从档案资源整合网络框架、城乡一体化的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国土规划档案共享资源库等3个方面的设计来实现"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手机档案网站是指在移动互联网上,按移动门户的内容标准和展现标准,以现有档案网站为基础,整合网站的框架、栏目、信息及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建立能够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移动互联平台. 1 手机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 手机档案网站信息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设计适合手机终端浏览的WAP站点,二是针对特定用户需求开发的APP手机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晓萌  任越 《兰台世界》2016,(12):48-50
当今社会,随着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系列思维,成为各个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重塑核心竞争力的主流方式。本文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切入点,剖析了大数据时代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以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其共建共享的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措施,使其成为解放发展企业生产力的新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档案资源共享是在对档案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的前提下,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传递信息,同时加强科学管理,实现档案信息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和共享。档案信息共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多个方面,本文仅就水利系统档案资源共享作以初探。一、水利系统档案资源共享核心数据管理1.建立水利系统档案资源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数字档案资源共享与管理的需求,综合分析云技术的最新成果,结合云技术的特性,根据数字档案资源共性,提出云计算技术中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思路,构建数字档案资源云服务平台的框架体系、存储架构、云服务平台、云终端生产流程以及数字档案资源共享与管理政策与机制等功能的技术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VPN架构的档案信息共享网络具有其他技术方案所无法比拟的技术与经济优势。利用VPN技术将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档案资源和档案服务在公网上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建立起开放、安全、广泛、有序的全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终将成为档案信息资源广域共享的明智选择。本  相似文献   

20.
网络背景下档案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信息资源是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作为档案机构,要在网络时代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储存、传递、共享的作用,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等设备,并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对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和整合,更好地为档案信息的利用者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