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湖北档案》2002,(4):43-44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兼"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曾多次建议并邀请蒋介石派兵参加朝鲜战争,蒋介石也先后三次准备派遣其第52军入朝参战.  相似文献   

2.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兼"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曾多次建议并邀请蒋介石派兵参加朝鲜战争,蒋介石也先后三次准备派遣其第52军入朝参战.  相似文献   

3.
1923年8月,由蒋介石担任"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代替孙中山前往苏联考察,主要目的是"考察其政治、军事和党务,而特别关心的是所谓红军的长处和短处."[3]1220三个多月的考察,蒋介石看到苏联红军训练有方、装备精良、士气高涨,感到应该以红军为榜样,建立真正的革命军队.也正是这三个多月的考察,在蒋介石的脑海中深刻地烙印上"反苏反共"四个字.  相似文献   

4.
林凡 《湖北档案》2011,(3):43-44
戴笠与蒋介石的关系始于1924年至1925年间,当时,戴笠来到广州,被黄埔军校录取.在黄埔军校,戴笠受到蒋介石的训导.在以后的岁月里,戴笠既把自己看作蒋介石传统意义上的弟子,又把自己视为蒋介石的政治追随者.  相似文献   

5.
刘维荣 《天津档案》2007,(3):37-37,41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对已被杜鲁门冷落的蒋介石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的喜讯。蒋介石曾三次向美国提出派遣3.3万精锐军队赴朝鲜半岛参战的建议。但是令蒋介石感到沮丧的是,美国政府并未接受蒋介石的建议。蒋介石缘何三次提出出兵赴朝参战,而美国政府又缘何拒绝了蒋介石的这一建议?这其中隐藏着什么历史的玄机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日记现状根据现有资料,蒋介石的日记约始于1915年,28岁,止于1972年8月,85岁,距离去世只有三年。这一年,蒋介石手肌萎缩,不能执笔,因此停止了长达57年的日记。蒋的这57年日记,有四年遗失。其中1915、1916、1917三年,遗失于1918年底的福建永泰战役。当时,蒋介石遭北军袭击,孤身逃出,日记、书籍大部失落。现在能见到的1915年日记仅存13  相似文献   

7.
1929年军阀混战中,在蒋介石的拉拢下,韩复榘归顺了蒋介石.但是作为杂牌军将领,韩复榘在蒋介石集团中备受排挤,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直和蒋介石在明争暗斗.  相似文献   

8.
上海专栏作家小宝(真名何平)写了一篇"以笔墨为刑具"的文章(收录于《老而不死是为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内容是评李敖、汪荣祖《蒋介石评传》。文章不长,却足以看出当今一些文人的毛病。  相似文献   

9.
李圆 《兰台内外》2013,(1):22-23
陈洁如是蒋介石继毛福梅、姚冶诚之后的第三个妻子。从1921年与蒋介石结合,到1927年被蒋介石抛弃,陈洁如与蒋介石共同生活了近7个年头。(一)陈洁如原名陈凤,1906年出生在浙江镇海,自小随父亲到了上海,住在西藏路33号。1918年,陈洁如12岁时,被母亲吴氏送进位于海宁路由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女子学校学习。正是在这一期间,陈洁如与后来成为上海滩大财阀张静江续弦夫人的朱逸民结为了密友。  相似文献   

10.
刘维荣 《档案天地》2006,(5):22-23,20
蒋介石于1927年4月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后,曾三次下野。第一次是1927年8月13日至1928年1月4日.第二次是1931年12月15日至1932年1月28日.第三次是1949年1月21日至1950年3月1日。蒋介石每次下野.都要回家乡奉化溪口作或长或短的停留.第三次下野停留时间最长,共3月余。当时主管蒋介石警卫和侍卫工作的总统府军务局局长俞济时记录下了不少珍贵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11.
扑朔迷离的密约 《李宗仁回忆录》第三十九章里提到这样一桩历史迷案。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于9月东渡日本.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等人秘密会谈.会谈后达成四项主要的密约:(一)蒋介石承认日本在满洲有特殊权益;(二)蒋介石坚决反共到底;(三)日本支持蒋介石政权;(四)日本借予蒋介石四千万日元.以帮助蒋介石安定中国后,中日两国进行经济合作等等。蒋介石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达成密约后.即挟巨资回国.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2.
一 1936年12月12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之后,蒋介石被张学良护送回南京.谁料张学良就此一去不返,被蒋介石软禁. 1937年初,张学良将军由南京被秘密转移到蒋介石的家乡--浙江奉化溪口镇附近的雪窦山禁锢.  相似文献   

13.
汪精卫早年是孙中山的追随者,1925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改组,汪精卫被推举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汪精卫仍任国民政府主席.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相对抗,自此他与蒋介石不和. 1938年7月,日本决定撇开蒋介石,诱降一向亲日主和的汪精卫.12月19日,汪精卫率陈璧君、曾仲鸣、周佛海等10余人乘飞机逃离昆明,飞抵越南河内.10天后,汪精卫发表“艳电”,希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与日和谈.第二天,汪精卫又建议日本对重庆施以致命的轰炸.蒋介石闻之大怒,1939年元旦,他下令军统特务追杀汪精卫.  相似文献   

14.
李宗仁想让蒋介石流亡 1949年1月,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决定下野,把包袱甩给副总统李宗仁.1月21日,蒋介石带着儿子及少数随从离开南京,22日回到奉化老家.  相似文献   

15.
1946年10月21日下午,蒋介石夫妇乘坐"美龄号"专机,飞抵台北松山机场.当天的台北浓云密雨,阴沉沉地看不见一丝阳光,但蒋介石的心情却是异常的舒畅.时任台湾省行政长官的陈仪用一辆敞篷汽车来接蒋介石.从松山机场到台北市区,长达数公里的路旁挤满了迎候的人群,蒋介石频频向台北市民微笑致意.  相似文献   

16.
薛念 《新闻世界》2008,(5):51-52
蒋介石有写日记的习惯。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以前.已经有过三位妻妾,但是他在日记中一直认为自己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1927年12月以后,他对婚姻的看法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日记中开始有大量的篇幅写宋美龄。蒋介石日记中的宋美龄是多姿多彩的。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首都警卫师"的前身是蒋介石及其高级将领的内部卫队.所辖第289团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警卫团,直接负责蒋介石本人的警卫工作;第290团是陈诚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和军政部长时的警卫团;第291团是顾祝同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的警卫团,三个团共1.3万人,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御林军.1949年3月24日,该师在师长王晏清的率领下举行起义,"御林军"倒戈之壮举,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国民党领导核心营垒里开了花,引起了强烈的震撼.蒋介石逃台好几年后,对他的贴身警卫团倒戈,仍咬牙切齿,愤慨不已.  相似文献   

18.
1949年元旦,走投无路的蒋介石突然发表文告,表示愿与共产党和谈.1月21日蒋介石宣布引退,让代总统李宗仁来作挡箭牌.  相似文献   

19.
访问李济深     
1947年下半年,是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第二年。经过一年的较量,人民解放军开始从积极防御逐步转向全面的战略进攻;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国统区的民族民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但是,有些人对蒋介石及其政府还有幻想,对英美帝国主义的“援助”、对第三种势力也还存有一定的幻想,因而一些糊涂观念  相似文献   

20.
1946年10月31日为蒋介石60岁生日.为了庆祝蒋介石的六秩寿辰,国民党中部分蒋介石的忠实信徒,特地自9月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一场持续月时间达一年之久的献校运动,即捐献国民学校运动,以资祝寿.通过这场在国统区几乎是全民参与的运动,各地纷纷兴建了数量众多的初、中级国民学校,抗战后国民党提出的"教育复兴"的口号,似乎已经付诸实践.但是,翻阅青岛市商会一宗有关献校运动的档案后可见,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其出发点并非"教育复兴",而是为了借教育之名,提高蒋介石的声望,为达到对蒋介石的个人崇拜制造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