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为纪念第十个国际档案日,进一步宣传档案工作和档案文化,市档案局以"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为主题开展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一是组织全市档案工作者参与"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活动;二是参与省档案局举办的以"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为主题的档案教育活动,为北京师范大学沈阳附属学校400余名学  相似文献   

2.
社会记忆作为人们对共同记忆的认知和重构,在人类文明传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在构建社会记忆的实践工作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本文主要围绕档案与社会记忆两者展开研究,首先从两者的基本概念以及两者相结合产生的档案记忆理论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对档案与社会记忆之间呈现的关系以及建构功能进行阐述,探究档案对于构建社会记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引导意义,进而提出社会记忆的构建需要理论与实践统筹共同发展。通过从社会记忆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探讨档案的功能与价值,可以促进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熟的理论中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价值,并有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文化内涵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29日,由《中国档案》杂志社和上海市档案局共同主办的"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办。来自全国14个城市和本市的档案工作者80多人参加了论坛,对城市记忆的概念、档案与城市记忆的关系、档案界在构建城市记忆中的作用、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部门与社会互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现将部分文章择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上海档案工作》2008,(1):12-12
2007年11月29日,由《中国档案》杂志社和上海市档案局共同主办的"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办。来自全国14个城市和本市的档案工作者80多人参加了论坛,对城市记忆的概念、档案与城市记忆的关系、档案界在构建城市记忆中的作用、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部门与社会互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现将部分文章择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社会记忆的构建存在"档案空缺",需要将社区档案纳入社会记忆的构建体系.对于国家而言,社区档案可以填补"档案空缺",对于社区民众而言,社区档案可以存贮、保护和传播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为民众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和集体记忆,增强基于共同记忆的文化认同.市场经济时期,社区档案应创新性地探索实施"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公益补充"的参与路径,共同建构社会记忆,促进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6.
<正>6月9日是第十个国际档案日,朝阳市档案局紧紧围绕"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活动主题,以档案知识和档案法制知识为宣传重点,以街头宣传、标语宣传、挂图宣传为主要形式,扎实有效开展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在街头零距离与群众开展档案知识普及与互动,共发放宣传单5000张,张贴"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宣传挂图22  相似文献   

7.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从"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这些珍贵的档案完整而真实地还原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历史,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成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共同铭记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6月9日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确定的第10个"国际档案日"。为庆祝"国际档案日",积极发挥档案的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不断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提高全民档案意识,6月9日,市档案局(馆)开展了以"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为主题的"国际档案日"集中宣传活动。当天,市档案局(馆)在机关门前张贴  相似文献   

9.
<正>省档案局今年6月9日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确定的第12个国际档案日。为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帮助社会公众认识档案价值、增强档案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云南省档案局、云南大学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以"新中国的记忆"为主题,在6月5日和6月6日共同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档案是凝固的历史记忆。为了纪念"6·9国际档案日",6月9日,振兴区档案局在六纬路附近开展档案宣传活动。这次档案日的宣传主题是"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在原有民生档案宣传的基础上,活动当天还特别展出"家的记忆"等家庭档案系列展板,我局的工作人员为群众进行了现场的讲解和介绍,并解答了群众关心的档  相似文献   

11.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从社会记忆视角研究北京冬奥档案征集工作,可促进北京冬奥档案征集工作更好地开展,为今后重大活动档案征集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将理论框架限定在社会记忆视角下,讨论社会记忆理论对档案征集工作的指导意义,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访谈法分析总结北京冬奥档案征集工作的机制与成效,从征集制度、征集主体、征集时间三方面指出档案征集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档案征集工作应当更加注重完善顶层设计与标准规范、加强记忆机构间的交流协作、建立全生命周期档案征集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集体记忆视角下的艺术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档案是一种社会(历史或者集体)记忆,它以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记载方式固化记忆。高等艺术院校构筑集体记忆需要丰富的艺术档案来支撑。艺术档案具有档案的共同属性——原始记录性,是构筑高等艺术院校集体记忆的载体。如何把分散、零碎的艺术档案有效地构筑成集中的、官方的集体记忆,凸显高等艺术院校的文化内涵是高校档案部门关注的问题。艺术档案是构筑高等艺术院校集体  相似文献   

13.
<正>为做好2017年国际档案日集中宣传活动,大连市档案局积极拓展宣传思路,丰富宣传手段,增加传播渠道,以"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为主题,与市广告协会联合设计广告宣传片,通过形式多样的户外广告媒体平台,面向全市广泛进行档案宣传,以增强社会档案意识。自6月2日开始至16日,广大市民可以在中山路、人民路、五惠路、友好街等市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国际档案日期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紧扣"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主题,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手段,提升宣传质量,面向社会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纷呈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发挥馆藏优势,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人走近档案品魅力。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充分发挥档案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档案馆新馆启用日与国际档案日在同一天,浙江省档案局馆紧扣“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这一主题,在新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6.
档案是社会记忆的主要载体,是构筑人类记忆宫殿的基石.档案与生俱来就与社会记忆管控关系密切.基于档案与社会记忆管控的关联,围绕两者的基本概念以及档案管控社会记忆的合理性、必要性,通过对档案管控社会记忆三要素的解构:对叙事客体的解构,对鉴定过程的解构,对主体地位的解构,分析档案在管控社会记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档案合理管控社会记忆的重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社会记忆与档案记忆,总结了档案记忆的实际运用,分析了档案记忆建构存储性、选择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探讨了权利和档案工作者对档案记忆建构的影响,以及档案记忆建构在传承社会文化与延续社会记忆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记忆"即社会共有的记忆,是人类社会历史和传统的继承和连续。作为历史承载物的档案,与社会记忆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集中表现为"社会记忆工程"档案文献资源。它包含档案文献遗产与社会记忆、城市档案与城市记忆、家庭档案与平民记忆、乡村档案与乡村记忆等方面。本文从主体、客体、协作三方面剖析了"社会记忆工程"档案文献资源的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是社会记忆建构的重要载体。档案伦理作为规范档案主体行为的道德准则,可为社会记忆的合理建构提供内在指引。结合档案伦理与社会记忆建构的基本概念,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档案伦理对社会记忆建构起正向促进作用的同时,社会记忆建构活动也在不断充实档案伦理内容。基于档案伦理与社会记忆建构的内涵及二者间的关系,文章从档案主体、正义、技术与法理四个伦理维度出发探索社会记忆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6月9日是第十个国际档案日,当天,本溪市档案局在楼前广场举办主题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档案图片展,由此拉开了全市纪念6·9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的序幕。今年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是"档案——我们的共同记忆",旨在传播档案知识,宣传档案工作,使社会各界关注档案、走近档案,社会公众认识档案价值,增强档案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