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果巷始建于明万历年前,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青果巷临靠大运河支流,船舶云集,南北果品汇集于此,旧称“千果巷”.《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青果巷之美,最美的还是小巷里走出来的人,赵元任就是其中之一. 赵元任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音乐家和翻译家,他被调侃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不小心”就玩成了世界级杰出的“大家”[1].胡适和季羡林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每与人评论留美人物,辄推常州赵君元任为第一”[2],“一代宗师,是不可超越的”.赵元任的语言、音乐和翻译成就,铸就了青果巷一段佳话,被誉为青果巷“好声音”.  相似文献   

2.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洋务运动和中国近代化的引领者和奠基者,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等领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商父”. 青果巷盛宣怀故居 盛宣怀在青果巷故居原是盛宣怀父亲盛康和侄子盛宇怀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合资购建,占地约十亩,原大门设在青果巷北侧(今长安大厦附近).青果巷故居原有7进,由于兴建长安大厦,前4进房屋被拆,只在西侧开了一个小门(公园路东面大马园巷18号).  相似文献   

3.
难忘青果巷     
我家于1940年2月租住常州青果巷133号.这是一所典型的清式江南民居,临南市河.该房原先为唐氏礼和堂的一部分,后又为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出生地.2012年10月,因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我们家离开了这个住了73年的老房子. 我从青涩懵懂的少年到成长成熟的中年,有41年是在青果巷度过的.过去亲历的一切,如今都成了留在心底的怀念.  相似文献   

4.
2016年5月份,常州市档案馆收获一批230余张家庭照片,其中有十余张是青果巷普选工作人员合影.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查考,弄清楚这些是常州市文化局原副局长王润元家庭照片.炎夏6月的一个周末,我和王润元老人相约在常州市档案馆,通过照片一起追忆青果巷那段普选历史.青果巷作为江南第一巷,拥有近千年历史,是整个常州乃至江南水乡文化的代表,完整保留了常州水乡文化整体的历史风貌和精华所在.1953年,百业待兴,常州青果巷迎来人民普选.  相似文献   

5.
弓楷 《档案与建设》2017,(11):44-46
进入20世纪的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常州青果巷正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在青果巷中也可以寻找出些许痕迹.政治生活方面,青果巷与清末新政、军阀战争、爱国运动紧密联系;经济生活方面,青果巷与捍卫国家经济权益、时髦事物、赠奖活动、商业会议紧密联系;文化生活方面,青果巷与新式教育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6.
常州学派经世致用的观念,使得青果巷名人辈出.从常州深巷中走出的盛宣怀,可以称得上青果巷的重要名人.他在清代晚期积极作为,其在工商业、金融、教育、慈善、图书等多方面的建树流芳至今,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怀玉为“毗陵七子”之一,清代常州郡城高门望族子弟,其学识、才华渊源所自,地域文化熏陶是重要一环.梳理有关文献,可见赵怀玉与青果巷“半园”唐氏的精神联接、与“半园之半”钱维乔的密切交游,既对其自身成长大有助力,对地域文化传承也大有贡献.一城之中,两个文化中心互动互补,催生明清时期常州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熟悉青果巷的人都知道,巷子里有座很有名的八桂堂,瞿秋白就出生在八桂堂的天香楼上,后来著名的民族工商业家刘国钧买下此宅,八桂堂成为刘国钧故居,是青果巷门面最气派的宅邸.如今的八桂堂大门紧闭,平日由刘家的一位老管事看管,刘家后人回常州总要到青果巷走走看看,找寻、回味那一缕悠远绵长的乡愁.  相似文献   

9.
1898年6月17日,张太雷诞生于江苏省常州古城西门外西仓街,取名张泰来.其父张亮采在取此名时因不满家境窘迫境遇,取《周易》包含的“剥极将复”——“否极泰来”之意,饱含对儿子未来光宗耀祖、重振家业的无限希望.1905年2月,其父去世,年幼的张太雷随母亲、姐姐一同回到常州,失去了经济来源的一家人过起了清苦的生活.突然的变故让张太雷反而成长了起来,后在热心人张绍曾的资助下进入青果巷贞和堂的私塾读书.因之前受父亲和张光斗的教育,张太雷在学习中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最近,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局表彰了本系统1994——1995年度的通讯报道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北京25中、2中、灯市口小学等荣获“优秀集体标兵奖”,东四九条小学等22个单位分获“优秀集体奖”、“集体表扬奖”;7人荣获“优秀通讯员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无锡市公安局秉承“做好公安档案工作,首在负责、重在规范、贵在坚持”的理念,坚持以公安档案信息化和规范化为两大抓手,紧抓档案资源、安全管理和服务利用“三大体系”建设,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创出了公安特色品牌.档案工作先后两次获得“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连续27年被评为“全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获省“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市级“巾帼示范岗”荣誉称号、两次记集体三等功,2015年8月,荣立集体二等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乱针绣的创始人杨守玉出生于常州青果巷.杨守玉(1895-1981),原名韫,字瘦玉,又字冰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刺绣艺术家.1903年杨守玉的母亲刘氏聘请了当时学识渊博的史聘三先生做家庭教师,在良师的谆谆教诲之下,杨守玉开始阅读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打下了扎实的文学修养基础.在课余期间,杨守玉深受其表姐的影响开始学做刺绣,并逐步掌握了一些传统的刺绣针法.由于她能画善绣,又有文学功底,更显得才气横溢,被时人誉为“才女”.  相似文献   

13.
从众包到众筹新闻 当前的“众筹”这一概念来自于“众包”,2006年,互联网杂志《连线》主编杰夫·豪在《众包:大众力量缘何推动未来》一书中提出了“众包”,即利用互联网发现创意并把工作分配外包.其中包括集体智慧、集体创造、集体投票和众筹.“众包”这一概念发展至今刚刚超过十年,从封闭独占到开放共享,众包让参与者主动选择做自己擅长且喜欢的事情,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巨大工作压力,是互联网思维的典型运用.  相似文献   

14.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老城区的历史名巷青果巷,被誉为"江南第一巷".历经400多年,从这条小巷中走出的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们,给社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青果巷自形成以来的400多年间,曾走出过近百个进士和数不胜数的名人,有明清时期的各色文人墨客,亦有近现代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众多名人."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中共党史上"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中国民主同盟"常州三杰"华罗庚、李公朴、史良,文化艺术领域的多位大师刘海粟、吴祖光、赵元任、周有光等,均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5.
在辛亥百年纪念日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武汉各家媒体拉开了辛亥百年纪念报道的序幕,形成了“建构辛亥百年文化”的集体报道行动.本文以现有的辛亥百年纪念报道文本为例,探讨此次集体报道行动对于城市形象的建构.本文认为,作为媒介关于辛亥百年的集体报道行动,通过寻找有意味的象征符号一一一公共空间,建构“过程(———)事件分析”、“主观想象”和“日常生活视野”的空间话语叙事,对于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形塑地方主义文化景观、寻求民众的城市文化认同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1987年6月,A县举行小学生游泳比赛,育民小学取得了团体冠军. 2.1986年初,育民小学一位老师提出建议:“我们这里河湖港(?)很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为校内学生举办游泳训练班.”3.1986年4月,育民小学校务会议同意了这一建议,并决定请一位教练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出生于青果巷八桂堂.在他只有36个春秋的一生中,其革命生涯如从五四运动算起有16年之久,并且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工作,其中担任党的政治领导(包括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主持中央工作)就长达8年(1923-1931年).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是巨大和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年轻记者在重大新闻系列报道采写上缺少经验,如何引导他们释放内在能量,使其迅速成长为重大系列报道采写的佼佼者?运用“集体策划、集体采访、分头执笔、集体修改、集体署名”,鼓励他们“合作中展开竞争,竞争中强化合作”,可有效促动年轻记者快速成才.  相似文献   

19.
“文革”中的山阴路其实,“文革”期间横行一时的“成分论”或为“血统论”,并非始于“文革”,而是在大饥荒刚过去的六十年代初就开始大行其道了,“文革”期间只是愈演愈烈的大爆发而已.“文革”前,住在我隔壁一个冯姓同学的姐姐从小学弹钢琴,而且刻苦程度在那年月很是罕见.我小时候因为多病,小学时期基本没怎么去学校上课每天清早我在她行云流水般的琴声中醒来,晚上又在她抑扬顿挫的琴声中入睡.有时半夜醒来,还能听见那不绝于耳的乐曲.但是因为她的父亲1957年被错划为有派,所以专业成绩再好也进不了音乐学院.此人“文革”后去了美国,博上毕业后成了一家著名乐团的独奏演员.  相似文献   

20.
陈振华  梁铮 《青年记者》2016,(11):22-23
20世纪70年代末,记忆研究被人文社会学科纳入研究范畴,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探讨的新兴课题.近几年,互联网作为新的记忆媒介改变了集体记忆的建构机制,集体记忆研究开始在传播学界崭露头角.本文以“集体记忆”为理论基础,探讨传播学效果研究里程碑的建构机制,提出效果研究应当追溯既往,形成历史和当下两个参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