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大名派,是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融合典型代表.少林武术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精髓.研究认为,少林武术之所以能够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与其它武术流派的独特性特征,主要原因在于佛家倡导的"三教合一"思想的成功应用,以及儒、释、道三家文化对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少林棍术是少林武术中最主要的兵器,也是少林寺武术名冠天下的基础兵器。我们根据少林棍术基本动作姿势,按照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的指示精神:“为了便于在群众中普及武术活动,将一些主要的拳种编成简化的套路,这是普及武术活动的一个好办法,……”。特  相似文献   

3.
解读少林精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少林精神是少林武术在历史的实践中形成的日求精进的尚武精神、舍身救难的侠义作风、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和心存天下的爱国情怀。少林精神是少林文化的灵魂,也是少林武术历久不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分析少林武术产业的现状,阐释少林武术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征.通过产业集群的理论,揭示少林武术产业集群发展的途径;并运用SWOT分析少林武术产业集群的优、劣势,提出少林武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9月13日上午,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的396名学子在湖南千年凤凰古城的世界上最大的围棋棋盘上演绎了精彩纷呈的少林绝技后载誉返校。这是该院近日继组织1500名师生参加第五届“嵩山少林杯”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代表登封队参加第五届武术之乡武术大赛以8金6银的优异成绩勇夺套路团体第一名后的又一重大盛事。  相似文献   

6.
初读韩雪新著《中州武术文化研究》(以下简称《中州》),让我有了再一次重新思考苌乃周的机会。在武术史上,历来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天下武术数中州"的说法。河南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5,(10):56-56
9月13日上午,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的396名学子在湖南千年凤凰古城的世界上最大的围棋棋盘上演绎了精彩纷呈的少林绝技后载誉返校。这是该院近日继组织1500名师生参加第五届“嵩山少林杯”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代表登封队参加第五届武术之乡武术大赛以8金6银的优异成绩勇夺套路团体第一名后的又一重大盛事。  相似文献   

8.
少林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少林拳又是少林武术的精华体现.它以内外兼修为并重的鲜明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摄养生之精髓,强身健体之功效,集技击之大成及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9.
体育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武术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功夫在全球享有美誉,少林武术产业则在我国武术产业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北少林武术产业建立相对完善,南少林武术产业正处在起步中.文章着重对南北少林武术产业进行罗列、分析与比较,促进南少林武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少林鹰派武术的源流、基本特点、基本内容、练气发劲、基本作用的考证,认定少林鹰派武术是一个独具风格的少林武术大支系,对少林鹰派武术的挖掘整理,将会为中华武术宝库增添新的内容,丰富少林武术体系,为少林武术的普及与发展作出贡献。尤其是少林鹰派武术的练气发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同时也会澄清武术上力与劲的概念,为武术学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少林武术形成的文化因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林武术的形成是长期积累、演变的结果,既与佛教的中国化这一外在文化因素密切相关,更是禅拳相融这一内在文化因素的直接产物。佛教的中国化不仅使少林寺接纳了武术,在汇集百家的基础上综合创造了少林武术;而且使少林武术映射出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光芒,由保护寺院发展到济世报国,并因此而扬名天下。禅拳相融表现为禅拳的内在一致性,以及禅拳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贾丰卫  屈国锋  高飞  刘聪 《体育科学》2011,31(11):94-97
提出了目前学术界对佛教武术认识的几个偏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对"佛教武术不只有少林武术"、"佛教与武术融合的原因有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之分"、"对‘少林舶来品’另一种视角"等观点进行阐述。佛教武术是一个宽泛的、历史的概念,不能仅局限于少林一个地方,一个历史阶段;佛教与武术产生关系的本质原因是佛教文化对待身体、生命的独特态度,而保护财产等只是外在的衍生出来的原因,并不属于佛教文化的范畴;少林对道家文化、武士道文化的借鉴是历史所趋,也是发展的一种必然,从目前看来,这种"少林舶来品"在某个历史时期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登封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经济链为研究对象,分析登封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总结登封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以期为同行产业提供借鉴,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磊  赵文龙 《体育学刊》2012,(2):128-131
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广东武术的诸多拳种,在吸收少林武术的某些特征以后,进而发展成南拳精品;广东诸多武林豪杰,大多和南北少林寺有不同程度的师承关系;广东诸多武术组织,大多以少林武术精神标榜。更由于少林寺禅宗和广东的南禅宗具有一脉传承关系,佛家拳在广东佛教发达地区也比较流行。总的来看,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诸多共同点,把广东武术称之为南少林武术也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5.
浅析少林武术的禅武结合与异质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本土文化代表之一的武术,与禅宗这一外来教派在少林寺特殊历史环境中的有机融合产生了震撼世界的中华瑰宝-少林武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禅宗思想与少林武术的结合过程进行了理性分析,认为少林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作用。禅宗教义彻底而深远地影响了少林武术的技术风格及其理论发展,并深深地渗透于少林僧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享有名门正派之称的少林武术也对禅宗在中国的推广与传播起到了助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少林拳近年来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自身所携带的语言、习惯、习练场所等方面被人们忽视。文章以登封市少林拳为例,对少林拳传播过程中容易被人遗漏的文化空间进行阐述,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少林拳文化空间实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力求为少林拳文化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海超  王晏 《体育学刊》2004,11(5):69-71
少林武术教育对少林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巨大影响。少林武术虽已实现了制度化教育,但在教育制度、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探讨了少林武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规范化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