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具体讨论了中国与西方在婚礼文化上的不同。主要是通过准备婚礼、婚礼仪式等方面产生的不同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俗差异,探讨跨文化交际中民俗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由中西婚礼习俗看东西方价值观之异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具体讨论了中国与西方在婚礼文化上的不同.主要是通过对中西方婚礼风俗的不同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俗差异,探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中的不同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婚礼是开启情侣通往幸福生活的一扇门,是各个国家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伴随婚礼的是各种各样的庆祝仪式。近些年来,中国婚礼不断借鉴西式婚礼的仪式流程,但是婚礼的内涵根本区别不仅仅在着装、婚礼地点、婚礼内容之上,更多的,则是文化、民俗、宗教的差异。本文主要对中德婚礼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德文化的差异以及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诗经》爱情诗中的婚俗与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的爱情诗对当时婚俗与民俗的揭示 ,具有研究价值。从中反映出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婚礼制度以及某些民俗内容。  相似文献   

5.
方言与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民俗词是民俗事象在方言词汇中的积淀,是民俗和方言长期演变发展的凝结体。不同地域的婚俗词,不仅能够反映各地婚俗的特点,更是彰显地域文化与民情心理的“民俗化石”。河东方言婚俗词即是其多种文化的综合显现。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又使其各自婚礼习俗具有了不同的文化形式,并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中西方婚礼文化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在现代多元文化时代中的融合互相,以及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莆田学院学报》2015,(4):64-68
婚俗是传统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英汉宗教文化对婚姻观、婚礼地点、仪式的影响,以及英汉审美意象文化对中西婚礼服饰的影响,着重以颜色词意义差异为视角,分析中西婚礼习俗差异的成因,从一个侧面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婚礼是人生仪礼中十分重要的大礼,从传承民俗的角度来说,我国许多地区的婚礼仪式也应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但是当一项传统民俗被演变得过于铺张浪费,给农民增加严重经济负担时,移风易俗也许更为必要,更能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易传》中把婚姻描述为人伦之首,婚姻的缔结被称为人生大事。婚礼作为人类缔结婚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其习俗展现出了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风貌、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婚俗文化是人类民俗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吉祥文化作为一个分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植根于整个婚俗文化之中。吉祥文化用最通俗的语言和最质朴的形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祝福、希望、颂扬等美好心愿和趋吉心理。本文通过探寻中西不同的婚俗规约,涉猎中西婚礼流程设计,对比中西趋吉做法差异,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0.
羌族婚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从羌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羌族婚礼的形成及其特征看,羌族婚俗具有其深层的文化内涵:羌族婚俗不光是一种单纯的民俗现象,而且是羌族宗教意识的体现物,民族精神的象征物,民族的人文观念、伦理道德的寄托物。  相似文献   

11.
中美文化在爱情、婚俗、对待孩子未来方面表达相同愿望时具有相似性:都用植物果实象征爱情;在婚礼上都希望一对新人早日生儿育女;在婚礼上都有"闹婚"的习俗;在举行婚礼时都有合吃食物的习俗;婚俗特点非常相似;都在孩子出生后用"抓阄"这种方式试探孩子对未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婚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六礼、说媒、祝子等习俗.而中西方婚俗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但近年来中国婚礼多是中西结合的.  相似文献   

13.
元杂剧《桃花女》是一部根植于民间文化、民间习俗土壤之中的剧作,其中所反映的民间风俗习惯等民俗价值远远高于其艺术价值。文章试从该剧中管窥元代民间的婚礼习俗。  相似文献   

14.
印度尼西亚爪哇族的婚礼仪式过程繁复多样,在婚礼前、婚礼时与婚礼后不同的具体体现,其仪式所用的物品也具有地方民俗特色,象征意义和内涵别具一格,代表着印度尼西亚爪哇族文化的宗教性、自然性和以女性为主导的特点,这与信仰的伊斯兰文化的阿拉伯国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以韩国民俗文化中的婚礼习俗为透视点,论述了从古至今的韩国婚俗中始终渗透着鲜明的儒家文化特征,尽管韩国现代婚礼已将东西方文化巧妙融合,体现了韩国古代传统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的特征,但是整个婚礼形式仍然保持着儒文化色彩。我们可以从中窥视韩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与重构,儒家文化传统始终存在于韩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对于塑造民族精神起着多元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传统婚俗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传统婚俗面临着弱化和消亡的危机.如何实行既富有传统婚俗风格又兼具现代文明特征的新婚礼,实现传统婚俗的转型,保护传统婚俗的传承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山西孝义贾家庄婚俗是汉族传统婚俗的典型代表,通过研究其文化内涵以及发展与演变的一般规律,来探讨传统婚俗的转型和保护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特殊的婚俗礼仪文化,西方英语国家的婚俗也有其特色,与中国婚俗的差异表现在文化根源不同、婚姻目的不同、婚神信仰不同、审美情趣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婚俗是一面镜子,不仅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性格、审美观、价值观、伦理道德和宗教文化,也反映了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运的起伏。汉民族传统的婚礼实际上是传宗接代的庆典,热闹而喜庆;而对传统的英国人来说,举行婚礼是在上帝面前签下神圣的誓约,自然是严肃而庄重的。  相似文献   

19.
甘肃庆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这里曾经活跃着周的祖先.在先周文化的影响下,庆阳人民也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民风,在这里,我只对庆阳民俗中的结婚习俗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从话语分析角度对比英汉婚礼致辞中的隐喻及其文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礼习俗在整个中华文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对中国传统婚礼中的特殊语言现象——婚礼致辞的研究却只局限于社会文化研究及民俗研究层面。文章从话语分析角度对中美两国的英汉婚礼致辞进行对比阐释,揭示两国在婚礼致辞中最常使用的隐喻,并分析与其相应的社会文化模式。一方面证明了婚礼致辞是一种特殊的话语行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隐喻表达,不同国家因受到其社会文化模式的影响,既有相同点,又都各有特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社会的文化模式会影响人们的话语表达,而话语表达又可以鲜明地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文化,两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研究婚礼致辞的隐喻表迭,对社会发展,对文化进步以及我们的现实生活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