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对于旅游产品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是旅游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起点和重要基础,学界多年来一直在探讨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视角各异,尚未达成一致。笔者在对目前旅游产品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体验经济的视角下分析与理解旅游产品概念,认为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旅游体验,旅游者的旅游经历与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旅游体验是对等的,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旅游体验,体验经济中旅游产品的本质特征具有毋庸置疑的无形性与显著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2.
旅游经济(Tourism Economy)是指由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引起的,旅游者同旅游企业之间以及旅游企业同相关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相应吃、住、行、游、购、娱乐等服务,而旅游者给付一定报酬,从而形成了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旅游企业为安排好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需要同有关其他企业或部门发生经济联系。这些经济联系便构成了旅游经济的内容,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旅游者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和指导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对旅游者变化各异的出游动机的分析是旅游经营者制定经营计划和策略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旅游者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和指导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对旅游者变化各异的出游动机的分析是旅游经营者制定经营计划和策略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具有承揽性质的旅游合同在中国旅行社行业内的推广,打乱了旅游活动中各方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风险,对旅游者的权益保护,旅行社乃至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极为不利,如果把旅游合同按照委托合同来定性,则完全可以将旅游活动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解释透彻,还可以克服承揽性质的旅游合同所带来的大量法律漏洞问题,比较符合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和目前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6.
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就是健康,它是人类进行各种旅游活动的最初动机,也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健康旅游强调的不只是旅游者对自己健康的追求,同时也要使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得到满足.健康旅游在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伟大战略目标的媒介[1].  相似文献   

7.
旅游学是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涉及到与众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学科理论基础包涵面广。旅游学研究涉及两大领域: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与所依存的资源环境;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当地居民等之间的关系。因而本文提出把“人———地关系”和“人———人(社会行为)关系”理论作为旅游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这两种理论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业向大众化的普及和发展,旅游安全也日趋成为旅游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这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各种各样的旅游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防不胜防的安全隐患并直接对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旅行社产品的完美、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等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分析旅游活动中存在的这些安全隐患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各环节中不同的安全心理需要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将使各旅游企业充分意识到旅游活动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旅游安全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高度重视旅游活动中各环节的安全问题,加强旅游安全的防范工作,为充分把握旅游者的安全心理需要、旅游决策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旅游业和旅游者的角度来分析,旅游要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有关旅游要素的问题,尤其是有关旅游"三要素"的分类和"六要素"的分类问题在旅游学研究中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其实,从旅游活动的实际情况看,旅游活动具有多种要素,六要素只是旅游要素中的一部分,同时各种要素在旅游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这种界定有利于旅游业在开展旅游服务和策划时根据具体情况把握旅游活动中的相关要素。  相似文献   

10.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旅游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研究旅游学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评价目前有关旅游学研究对象的四种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认为,旅游学应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和探讨旅游活动的成因、运动规律及其影响。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是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的具体化。可以从形成旅游活动的驱动系统、旅游活动自身的核心系统和旅游活动对外造成影响的外延系统三个方面确定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分析和探讨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对于促进旅游学及其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态、精致城市,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促使扬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在拥有政府、经济、技术三大支持与资源优势的条件下,扬州乡村低碳旅游模式需要政府、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扬州市、县政府应构建乡村低碳旅游产业体系,乡村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公司与旅行社等旅游经营者应提供乡村低碳旅游产品及服务,旅游者应践行乡村低碳旅游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基于主、客体运动指向的视角,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旅游活动中的主体趋向于客体运动的结论,并借此从经济、文化和环境三个方面理解旅游活动中的现象及其成因,以认识旅游。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产品由观光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过渡,温泉旅游产品通过游客体验温泉水,得到养生、健康、休闲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享受,是身和心的同步升华,日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从旅游者的生活形态着手,研究温泉旅游重游者类型,通过在江西天沐温泉度假村的问卷调查,对影响温泉旅游者生活形态的因素进行因子和聚类分析,可将重游者划分为"亲情至上族"、"积极进取族"、"消极懈怠族"三类,各具其人口学及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临沧市区域旅游现状、营销优势、营销劣势等几个方面的分析,阐释了临沧市区域旅游的特征,并对临沧市区域内的旅游相关组织从旅游者的角度作逆向思考,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他们意愿为此付出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临沧市区域旅游整合营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说服旅游者态度朝既定方向发生转变,对旅游经营者来说意义重大。旅游者的行为受到态度的调控。以态度为基础形成的旅游偏好指导了人们的旅游决策。研究旅游者态度就是要通过影响旅游者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引导旅游者行为。外部信息的刺激方式和旅游者心理抵抗程度影响着旅游者态度的改变。把握旅游者内心利益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传递及表征方式,用旅游者最信任的信息源——旅游者自身为说服渠道,让其在自我说服中接受说服者的意图,并产生相应旅游行为,不失为一条可取思路。以“信息情境——自我说服——态度转变”为主线,结合旅游者诉求特点,创设必要的利益引诱信息情境,实现旅游者自我说服,是转变旅游者态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景区导游词创新能够满足旅游者个性需求的发展,能够提高景区品质和导游工作的质量,适应旅游产品形态的变化。我国景区导游词存在语言艰涩、文意空洞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导游员自身、行业性质、旅行社、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导游员、旅行社以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方面都应为景区导游词创新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资源的体验和评价,旅游化资源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客体,是旅游获得精神化满足的重要保障。在云南旅游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存在以物质资源为中心的倾向,在未来云南旅游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必须加强以旅游为中心的旅游物质化建设、旅游精神化建设和旅游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龚鹏 《宜春学院学报》2020,(2):66-69,98
当前,文旅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所向。本文以宜丰陶渊明故里发展乡村旅游为例,探讨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形。文章认为陶渊明故里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以及类型多样的旅游资源等,故而宜丰陶渊明故里应编制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陶渊明文化为核心,精心打造多想旅游产品和旅游购物品,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提高陶渊明故里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相似文献   

19.
衡水湖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吸引着多方游客,要持续性地促进衡水湖休闲旅游业发展需要关注旅游区文化渗透、重视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和大力发展休闲精品农业,以充分发挥衡水湖旅游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