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隐性文化在给人类尤其是青少年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带来根本性变化的同时,其内在的痼疾也为规范青少年网络道德品性、型塑网络道德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认识网络时代与现实社会的际遇,了解网络社会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明确网络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挑战,拓宽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既从中获益匪浅,又让人感受到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网络日益为青少年学生所熟知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浮出水面,直接危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给德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利用多种途径与方式在中学生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在学校创造绿色的网络空间,让学生成为网络时代的受益者,而不是成为网络时代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3.
浅析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具有开放性、隐蔽性、无拘束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心理不成熟,道德人格不健全,缺乏自律。无论从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客观环境,还是从主观因素考察,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准和道德自律能力。只有实现青少年道德人格的不断提升,才能有效地遏制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学为圣贤”的德育目标,以及“血脉上感移”的德育模式在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形成与提升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让青少年在扩大知识视野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道德失范的危机。从社会学角度检视,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普遍,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学校应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帮助青少年树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道德,塑造青少年的网络人格,促进网络时代道德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进而使青少年在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股影响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力量对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道德认知纬度,深入分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从而立足于网络时代背景,为学校改革、完善现有的德育教学模式,指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达到高层次的道德水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网络主体道德意识,在网络生活和实践中注重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自觉抵御“网络陷阱”和“电子海洛因”的诱惑,遵守网络规则,成为文明网民,政府与学校也应为青少年的道德自律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确实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认为,网络说到底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述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网民飞速增长,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凸现,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围绕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成因、解决对策等内容,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发表、出版了许多高质量的论文、著作。本文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青少年网络德育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深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反观现行的学校德育,尚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德育形势,主要表现为德育内容的陈旧、德育网站的滞后、德育工作者网络素质的欠缺等。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从加强网络道德课程建设、校园网络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关注学生心理动态以及建立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渠道等方面,实现创新,以应对不断出现的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确实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探讨了网络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具体办法。我们应当把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更如一把双刃剑,为青少年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成长成才带来诸多影响。青少年由于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比较强烈,容易迷恋网络,逐渐与现实社会疏远,从而导致网络道德的失范。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影响,大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其道德修养水平,使他们能够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我校的经验,探讨了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提出了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之父"泰普斯科特把当今世界称为"网络时代"。"网络时代"与网络一同诞生,与网络一同成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网络在我国青少年道德观念形成中带来的巨大冲击,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方式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根据网络对青少年道德观念形成的影响,总结归纳了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观念的新特征,明确提出在青少年道德观念形成的过程中,要从抢占道德教育新阵地、渗透道德教育内容、健全外部制约机制、加强道德自律四个方面对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形成进行合理干预,充分发挥网络在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确实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探讨了网络对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具体办法。本人认为,网络说到底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若巨大的机遇。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网络给传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网络时代应从规范网络秩序,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一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网络优势,创新德育的手段、内容和方法,以及注重实践等方面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更如一把双刃剑,为青少年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成长成才带来诸多影响.青少年由于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比较强烈,容易迷恋网络,逐渐与现实社会疏远,从而导致网络道德的失范.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影响,大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其道德修养水平,使他们能够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当今时代网络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引导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形成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网络道德,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开放性、双向互动性、自由平等性、及时便捷性为青少年展现了一个崭新而又神奇的世界,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给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乐趣,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并形成一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产生了负面影响和冲击:意识形态西化的危险;民族认同感弱化的倾向;道德判断力削弱和价值取向紊乱;人际交往障碍和人际关系冷漠;社会责任感弱化和无政府主义抬头。我们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用优秀的思想教育资源占领网络阵地;突出网络时代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内容;创新网络时代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网络道德与法规建设,维护电子空间秩序;加强网络信息监控,创建良好网络环境;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引导青少年科学利用互联网,树立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就具有了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块神奇的土地,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