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伴随着新课程的开始和推进,对公开课的反思和改革的呼声日益增高。纷纷攘攘的讨论过后是理性的思考, 人们更关注的是如何让公开课成为宣传新理念、新教法的有力抓手。为了让公开课发挥其在推进新课程中的更大作用,本刊专门组织了"如何上好公开课"的学术沙龙研讨会,并利用网络平台广泛地征集各方意见。现将部分有代表性的观点摘编出来,希望读者能更好地认识、对待公开课,使公开课真正伴随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伴随着新课程的开始和推进,对公开课的反思和改革的呼声日益增高。纷纷攘攘的讨论过后是理性的思考, 人们更关注的是如何让公开课成为宣传新理念、新教法的有力抓手。为了让公开课发挥其在推进新课程中的更大作用,本刊专门组织了“如何上好公开课”的学术沙龙研讨会,并利用网络平台广泛地征集各方意见。现将部分有代表性的观点摘编出来,希望读者能更好地认识、对待公开课,使公开课真正伴随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伴随着新课程的开始和推进,对公开课的反思和改革的呼声日益增高。纷纷攘攘的讨论过后是理性的思考,人们更关注的是如何让公开课成为宣传新理念、新教法的有力抓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它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行之有效的好途径。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公开课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和欢迎。特别是“专家型”特级教师的公开课教学,已被广大一线教师视为传播新理念,传授新教法的有力抓手,笔者也以为,就新课程改革而官,公开课教学无疑是一个连接新课程与教师的重要载体,在此,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公开课教学谈一些自己浅显的认识和看法,以资和诸位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5.
二期课改强调"关注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在新课程实验的探索、培训和实施中,教师不断地开设、大量地观摩公开课,在实践中提高,在观摩中学习研究。公开课是推进新课程实验,贯彻课程标准、用好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的主要方式。从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区别,公开课的价值以及如何借公开课的研究、示范作用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推进新课程以来,公开课的课堂成为更新教育理念、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的公开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简单做一下梳理。  相似文献   

7.
关茜 《山东教育科研》2009,(22):61-62,64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一代学生的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引导教师由对“理想模式”课的追求转向富有生活化、个性化与生命力的教学探索?怎样建立更为合理的公开课组织形式与评价方式,突出公开课的导向功能,促进广大教师卓有实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上好每一堂常态课”是关键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青青♂小草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的重要舞台。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公开课的磨砺。因此,如何上好公开课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青青♂小草公开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的重要舞台。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公开课的磨砺。因此,如何上好公开课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新教材、新课程、新理念和实际教学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开课,如何将崭新的理念落实到课堂上,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并对教学产生有效的指导示范作用,值得反思和研究。如何才能上好一堂公开课呢?一、调整心态,理清认识我们清楚地知道,教师怕上公开课,是因为在上课教师的心里,总认为听课者是来挑刺的,如果被他们挑出些毛病,便会"死"在他们手里。教师一旦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就会变得瞻前顾后、心神不  相似文献   

11.
任英武 《家教世界》2013,(9X):156-156
"公开课"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理应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抓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难发现许多公开课似乎中看不中用,甚至出现"课上热闹课后补"的怪现象。冷静分析自己所经历的众多公开课,笔者认为目前的公开课存在以下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12.
董宏伟 《辅导员》2012,(Z2):8-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培训""校本研训"逐渐成为学校关注的问题,也是新课改的重点。"校本"在新课改中备受关注,成为关键词之一。"校本培训"是基于本校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需要,伴随以教育教学过程的,由学校组织的校内的学习培训。本期,让我们一同分享北京光明小学等学校的实践经验,看看他们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如何注重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那么,怎样才能让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落实呢?笔者认为,新课程研究必不可少。教师只有通过课程教学实践,通过反复地研究探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要研究、探讨,就得有老师上公开课,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准备好一堂语文公开课呢?可以从选准教材,吃透教材,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韩忠 《教育》2014,(9):75
正传统的数学教学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已渐渐离去,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创造出了许多富有时代色彩的教学方法,数学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从课堂教学现状来看,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新的问题也同时出现,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形式多样、花样翻新、热闹的课堂教学就是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然而数学课堂如何真正地"活"起来?让教师"活"起来教师要"活"用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师生对话的基础,对教材要学会加、减、乘、除。教师要有专业底气,对教材做到"懂、透、化",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学习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新课程推进以来,每位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而现在的一些新课程公开课、示范课却让人困惑不解:课堂中怎么还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怎么还是课堂教学的统治者,学生怎么还是处于被动地位?这类穿新鞋走老路的课堂教学形式会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局面如何打破呢?笔者以为,这样的问题不解决,语文新课程改革就不可能顺利地推  相似文献   

16.
公开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特别是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它对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难发现很多公开课似乎中看不中用,甚至出现“课上热闹课后补”的怪现象。冷静分析自己所经历的众多公开课,我认为目前的公开课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很多探究式、启发式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公开课脱颖而出。教师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满堂灌"方式,以提问讨论等形式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其教学效果如何,应引起教师的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的专业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专业品格伴随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始终,显著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效果,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新课程表面上是"课程"的改革,实际上是由"课程改革"牵动"教师发展".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19.
公开课不可取代的六种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凭心而论,我对公开课始终有着深厚的情感。可以说,是公开课使我由一个普通的教师变成一个专业的教学研究人员,是公开课让我找到了教育人生的无穷乐趣。亲身经历,让我看到了公开课十分独特的功能,它是其他任何方式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20.
公开课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形式,具有交流、研究、示范、考核、竞赛等诸多功能,对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有着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分别处于持续发展期、成熟期和发展期的3位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公开课经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动力;公开课促进自我反思成为教师的习惯;"专家点拨"对教师具引领作用;"同伴互助"是有益的教研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