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及品质。一、体育健身意识终身体育观要纳入体育活动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学生体育健身意识首先要从健身目标出发,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  相似文献   

2.
根据调查得知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课余体育活动由于受到学生体育观念淡漠、群体活动组织不力、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学生缺乏自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笔者认为各高职院校应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健身娱乐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是全民体育的基础,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重点在学校。体育教师在围绕“增强体质”、传授“三基”的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体育心理状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同时又为他们毕业走向社会、走向基层学校,直接组织、指导和影响周围学生及群众的体育活动奠定基础,促进体育的社会化、科学化、生活化和普遍化过程,实现全民健身计划。  相似文献   

4.
陈大庆 《小学生》2013,(8):69-69
小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健身意识、指导学生学会健身的启蒙阶段。一直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不论教材内容,还是教学目标,不论是教师的教法,还是学生的学法,都紧紧围绕竞技体育。因而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在这缺乏自主的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要培养一代懂得健身、乐于健身的建设者,必须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成为  相似文献   

5.
建立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特长,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发挥体育的功效,关键是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提高的平台。那么,如何搭建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平台,并依托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专项技术水平和发挥体育的特殊功效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以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为个案,对建立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旨在系统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兴趣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有82%的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兴趣,健身、调节心理与娱乐是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场地器材短缺、体育课不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生理体验,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因素.建议增加学校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改革体育教学,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建设,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学生融入“全民健身”的潮流中去,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因材施教,以特色体育支持“全民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8.
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健身意识形成、健身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本文对洛阳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体育锻炼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大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并给学校如何组织科学、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付年有 《成才之路》2013,(14):56-57
体育健康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性的实践活动,无论如何改革,体育课始终是体育文化教育的运作主环。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就要不断挖掘,多为学生服务,让学生的人格更加完善,情感更加丰富,自由愉悦与涵养得到更快的提升。同时体育教学应该多为学生终身体育着想,应该"授之以渔",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意志和科学健身习惯为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才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能体育”是指围绕学生的自觉主动性或主体能动性开展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主张“自能体育”教学,是素养时代的要求、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学现状的呼唤。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练、发展体能、智慧健身,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身体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发展体育核心素养,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盛丽文 《考试周刊》2010,(1):133-134
学校体育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要以终身健身为主要内容,学生不仅要增强自身体质,而且要树立终身体育的健身意识,注重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着重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要和社会体育接轨,要与全民健身计划相适应,必须对现行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改革,调整和补充,以简单易行、能长期坚持、容易收到健身实效且为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代替那些单调、技术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使之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姜威 《辽宁高职学报》2005,7(3):114-115
高职体育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要以终身健身为主要内容,不仅要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健身意识.  相似文献   

14.
李立美 《成才之路》2009,(18):20-20
一、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教学。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身和活跃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来讲应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教育的基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应是以研究学校体育教学与全民健身体育为目标,使教师、学生转变传统观念,增强现代体育意识,加快教材建设,增强体育保健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作出学校体育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健康的体魄,使身心全面发展,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医疗体育教学,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全面认识,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自我健身意识并提高对全民健身进行科学指导的能力,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有赖于思想观念的更新。至今,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忽视健身知识(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造成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中断了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转变旧观念,树立以增强体质,培养健身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健身习惯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使学校体育延续到学生的一生,终生健身,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8.
杨文波  常百灵 《辅导员》2009,(18):56-56
体育节作为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还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构建校园体育文化,进而全面促进学校的体育工作,这种优势是其他体育活动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对于设立学校体育节的可行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发展全民健身的重要基地。而作为学生——培养的对象,更是对其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培养体育兴趣、意识、技能和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将来贯彻执行全民健身的“生力军”,体育兴趣、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具体施行到学校体育上,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体育课。  相似文献   

20.
对全国12所大学1 200名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与健身行为现状进行调空与分析,找出了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专家的预测,对提高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促进体育健身行为,利用大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