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喜欢和留恋的乐园,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舞台。如何让学生在校园内幸福地、自主地、积极地生活和学习,让学生心中荡漾着学习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萌生无数的梦想,点燃人生追求的无限激情呢?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教育活动的直接作用者和感受者,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教育的主观感受和期盼。因此,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创造一种安全、愉快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持一个充满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使学生感到安全、  相似文献   

2.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这是黄浦学校的教育理念。该校从体育、智育、德育等路径入手,研究学生需求,塑造学生喜欢的教育氛圈,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困难。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该校学生充满阳光、充满激情、怀揣梦想,对学校生活喜欢而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让学生亲近书籍,走进书的世界。播下爱读书的种子,让阅读成为学生最为自然的生活和学习状态,用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亮丽起来”,应该成为打造班级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4.
见微知著应该成为校长领导力的必备品质。见微知著需要校长以敏锐的眼光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发现教育规律,从而帮助教师成为新课改的积极建设者,需要给学生选择的权力,让学习的过程充满幸福和快乐,注重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长久效应,注重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同时,校长要洞察校本研修的发展趋势,并以价值领导力推进学校发展。把教育的合力激发出来,突破已有的管理机制,大胆创新,不断寻求新的支点,使学校实现新的样态。  相似文献   

5.
"让教师理解教育,让学生享受教育"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是师生共同发展的总体目标.学校为教师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开展融"学习、工作、研究"、"科研、教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研修活动,促使教师在学习、反思、研讨、合作、交流中成长.  相似文献   

6.
作为职高学校应该强化职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说职业道德教育是职高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职高学校的教师更应该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特别是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渗透,通过学生在职高的三年学习,以及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让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品行,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侯治富 《成才之路》2010,(11):13-13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我想是对高效课堂很精确的表述。课堂能否回归学生主体。应该成为评价教学成败的关键。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努力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张春清 《教学随笔》2014,(10):20093+93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教师应追求充满智慧、充满快乐的语文课堂。要让"读"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让课堂充满开心、智慧,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充分,让多媒体手段充分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正>"好学校应该更加重视人的感受,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校园里每一个人的幸福感。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学校充满留恋和不舍,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校园里开花。"这是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科大附中")王世东校长的筑梦自白和教育情怀,也是科大附中的教育价值追求。在一个炎热的午后,笔者一行走访了科大附中,在深入了解这所特色鲜明的学  相似文献   

10.
我想学生的学习是应该有信念支撑的。当我们把学习成绩作为信念的时候,学校教育的目标就变成让学生通过一层层考试,"一个也不放弃"地提高分数;而当我们进一步把推动人类发展作为信念的时候,那么学校教育就会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性向潜能和兴趣能力来研发富有"力量"的课程,而我们的教师就会从一个代言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鼓励者。这也是课堂转型的意义和走向。谁的学校充满富有"力量"的课程,谁就是受学生欢迎的最棒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学校不是考试培训机构,它应该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行动。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育人为本是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致力于学生人格品质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成绩只是学生发展的衍生物。让学生享有生命的尊严。教育是  相似文献   

12.
王琪 《天津教育》2006,(6):22-23
教育应该是阳光地带,校园应该充满阳光,而教师更应该是播洒阳光的人,学生纯洁的心灵不应被世俗的喧嚣和丑陋所污染。阳光不仅来自太阳,应更多地来自学生美丽的内心世界。应该让教育充满阳光,让阳光带给学生无限的快乐,并伴随着学生走过中学时代这一段人生旅途中最美好的时光。荣辱观教育可以让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充满灿烂的阳光。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有生命的,是有活力的.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应该朝气蓬勃地学习,工作,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充满兴趣,乐意接受很多知识,这样,学习效果才卓有成效.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蓬勃生机。基于这一理论,钟楼实验中学物理教研组着手以《物理实验结构重组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胡娜娜 《小学生》2013,(9):97-97
时光荏苒,转瞬间,我已执教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作为一名小  相似文献   

16.
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渗透正确的行为规范,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不仅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对生活也非常乐观和执着。因此,在新时期,寄宿制学校必须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尝试,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成为一个爱学习、守纪律、懂文明的新一代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社团的发展引入到初中学习生活,学校应该站在时代教育的高度,在社团建设领域深化发展,优先发展,加快发展,对学生的选拔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新课程理念为背景,对社团进行大刀阔斧地改进,让社团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不要被社团里烦琐的事情耽误学习,社团是在一定层次上丰富学生的校园活动,提升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一种解压方式。社团应该进一步真正将教育内涵映射到学生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  相似文献   

18.
王秀芬 《天津教育》2006,(12):44-45
教育的成功在于“让每一个学生对未知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幻想,对人生充满自信,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充满强烈的追求欲望,进而满怀激情和乐趣去学习,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执著追求的教学境界,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实践着、验证着。2002年,蓟县教育局启动了“以特色建设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策略研究”的科研课题,使我开始于1998年的教学尝试由幕后走向了前台,由个人的单独尝试转向了教师群体的联手实验。我们实验的首要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实验几年来,我也有了一些体会。一、要让学生快乐学习,首先应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每一个小学生都对学习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希望,参与课内外教学活动时好说爱动,喜欢刨根问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开始逐渐减退。究其原因,不排除学生生理发展引起性格变化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应试教育中“统一标准、统一答案”的评价方式和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原有兴趣的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地学习和成长,我在低年级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1.迎合童心,放飞小学生的想象力。先看图说意...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1日在"开学第一课"专题节目中,教育部特别推出了"幸福"主题,讨论"如何让孩子拥有幸福",一时间"幸福教育"成为热点话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幸福教育涉及社会、家庭、学校许多方面,笔者认为快乐课堂应该是幸福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而在校80%的时间又是在课堂上度过。如果我们的课堂充满趣味,就可以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向,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良好心理基础上进行,就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教育的幸福。那么快乐课堂从哪来呢?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有一种天性那就是爱玩好动,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因此,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互动”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